官學春
摘 要:目前的教育對學生有著全方位的素質培養要求,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要注重身體素質的鍛煉。需加強青少年的身體素質,促使其健康地成長。其中學生的生活學習的場所主要是在學校,因此學校有責任和義務對高中生進行全面性的素質教育。本文通過對協同教學的意義與作用作簡單的闡述,提出在高中體育和健康課程中使用協同教學的具體應用策略。此項研究在教學上有著時代性的意義。
關鍵詞:高中體育;健康課程;協同教學
在目前的高中體育健康教學中,讓學生更加全面地熟知體育的技能,提高身體素質,是每位體育教師必須要實現的教學目標。但是在體育中的教學內容很多,許多的教師大多專攻一門,而在其他的學科上比較弱。若是只是由一名體育教師教導體育,就難以實現其教學的目標。因此,在當前就出現了一項協同教學的方式,這是高中體育教學中比較主流的教學手段。
一、 協同教學在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意義
無論在什么樣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都是其中的重要參與者,在體育與健康教育中也是這樣的。在高中體育與健康中使用協同教學,可以提高教學的效果,同時還可以促使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 融合教師力量,提高教學效果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中的引導者,其教學水平是能夠直接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產生影響的。當前我國的高中體育與健康都采用的是一班一教的模式。雖然這種標準的配置能夠滿足高中體育與健康的基本教學需求。但是每一位教師都有其自身的專長以及弱點。所以在素質教育培養的方面考慮,在師資力量上還是比較缺乏的。協同教學的實施具體是把多個教師組成教學團體。以此實現在一名基礎教學的教師上綜合多名教師的力量。這樣就可以把教師的教學優勢發揮出來,對現有的教學缺點進行有效的補充。當師資水平呈現這樣的現象時,對學生的教學水平就會大幅度的提高。
(二) 客觀看待學生之間存在的差距,培養其獨有的個性
協同教學在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時還能夠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培養其獨立的個性。這種教學方式所具備的優點是其他教學手段不具備的。在實際的學習和教學中,每個學生對相關的體育項目所喜好的程度不一。在這樣的局面下若還是只配置一名體育教師,就有可能導致教師不擅長教學生喜好的那一項目,從而致使學生對喜歡的體育項目失去興趣以致于浪費天賦。但是協同教學的方式運用在其中后,其龐大的教師隊伍可以相互的彌補,盡可能地提高教師在不同的項目上的教學需要。從而實現對學生在體育健康學科上的個性培養,發展學生的特長。
二、 協同教學在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 根據教師力量,合理搭配
如果想把協同教學在高中體育與健康中的作用發揮出來,體育教師需要先做好師資力量的分配工作,保障協同教學搭配的師資力量的科學性以及規范性。在這個環節中,每個教師要對自身所擅長的教學項目進行仔細地分析,依照協同教學的規定進行師資的搭配,盡可能地做到教師隊伍的科學合理。比如在教材中有很多的足球、籃球以及排球等教學項目。若只是由一名教師進行教學的話肯定是不夠的。在配置教師隊伍的時候,就要盡可能多安排教師擅長的項目,分類進行上課,擅長此類運動的教師就教導這門運動。盡量地把每一節課都教導得專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二) 妥善規劃與設計
在教師團隊組建確定以后,要確定不同的教師教授不同的部分。在高中體育與健康中要眼觀整體教學結構,考慮其中的教學目標,然后把課堂教學目標落到實處。比如要讓學生熟練地掌握一到兩項運動技能,然后進行有層次性分水平的教學安排。比如有些學生在高一的時候選了籃球初級,在高二的時候選了籃球中級。那么就要安排兩個老師進行不同水平的教學,兩個老師之間就要對這個教學項目的內容、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評價等方面進行討論和對接的工作。要讓學生的學習形成統一性的整體,并且讓教師之間的合作能力有所提高。
(三) 結合實際情況,擬定教學計劃
由于高中時期的學生處在叛逆階段,且來自于不同的學校。因此在學生的知識水平方面差異比較大。很多的學生多數時間只在學習理論知識,很少參加體育鍛煉。因此在高中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中,可以對學生進行相關的問卷調查。其中主要內容為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教師講課的要求以及學科的影響力。在實際的協同教學過程中,學生會親身地感受到其中的教學方式以及產生的結果。比如在教學武術類和舞蹈類的體育項目時候,可能就會存在男女之間的差異,男孩子可能更加傾向于武術,女孩子會更加喜歡舞蹈的這種情況。針對這種情況,負責教學的教師團隊要做出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可以先問以下學生的意見,看看學生的具體要求,然后作同一進度的不同內容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以后,向學生發相關的調查問卷,獲得學生的真實反饋,總結學生的問題以及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情況。然后在后面的教學中注意糾正或者繼續沿用好的方式。
(四) 持續溝通與反饋
協同教學是一項團隊性的工作,在其組成成員方面需要對教學設計、實施、評價做工作,客觀性地處理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然后做出專業性的對策和行為。在這樣的過程中要求成員之間相互交流,在協同教學實施的過程中也要進行不斷地溝通,以此調整教師團隊的協調性。若是在教學中發生一些偶然事件,就能夠及時地進行解決。在協同教學接受之后,教師團隊要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進行思考。例如協同教學的實施有無實現預計的目標?其中課程的設計和實施有什么問題?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有什么表現和意見等。協同教學不僅能夠要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更是在教師的自身發展上也有推動。
三、 結束語
總而言之,協同教學方式就是現代的教育行業對教師的專業能力進行有效地結合,讓教師之間產生默契,進而實行有效的教學,對學生形成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教學效果。和其他的學科相比,體育與健康這門學科對學生十分重要,其存在主要是為了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意志力。協同教學的實施能夠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以往那種一名教師完成全科目的局限性教學模式,讓教學方式變得更加開放、自由以及獨具針對性。以此方式讓學生更加健康地成長和學習,進而讓教師的教學水平也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潘素平.循環式協同教學在高中體育與健康選項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體育教學,2010,(02):18-20.
[2]劉曉劍.試論協同教學的團隊建設[J].大學教育科學,2011,(01):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