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許
摘 要: 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是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發展產生的重要價值取向。本文就實現并優化小學語文的生活化教學提出幾點思考,從而表達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 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思考
小學語文課程是幫助小學生們學習語言文字相關知識的,同時它還幫助學生們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鍛煉邏輯思維能力等,教學學生們如何做人、如何生活,旨在培養既能夠主動地適應社會又能夠積極合理的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小學生們。因此,教師們必須要加強語文教學與生活的聯系,緊密圍繞實際生活開展教學活動,全面提高小學生們的小學語文生活化水平。
一、 轉變教學觀念,用生活引導教學
教師們首先要樹立教學回歸生活的思想,我國著名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曾經提出“生活即教育”,這對于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價值,教育的四個支柱必須緊緊圍繞生活才能夠更加穩固,才能夠真正做到幫助學生們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生活、學會生存。因此,小學語文的教學活動必須要擺脫過去的脫離生活實際的形式,要敞開門教學,從根本上轉變教師們的教學觀念,將教學工作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起來,讓教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做到教學與生活合一,將生活作為學生們學習的指導。
其次,教師們要在教學過程中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從而充分體現出學生們的主體地位。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將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放在首位,制定以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為基礎的教學目標,發散多種靈活的教學內容,從而實現小學語文的育人價值和知識性。當然,教師們的教學方法不能單一,要科學地將已有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以吸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再次,教師們要創設構建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做到教師家長齊抓共管。小學語文教學是一項系統化的工程,這需要教師、家庭和社會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要加強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系,要主動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身心狀況,提醒家長們多帶學生外出,感受自然,在生活中學習。教師們還要加強與社會的溝通和聯系,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讓學生們能夠深入的了解社會,營造出有利于學生們學習和成長的良好氛圍。
二、 改變教學內容,用生活豐富教學
改變首先要從教材開始,目前階段,小學語文的教材種類繁多,學校在選擇教材時,一定要選擇正規渠道發行并且符合新課標要求的高質量教材,還要考慮教材中的課文選材和作業選擇是否合理,配圖是否生動,教學內容是否能夠貼合生活實際,能否有利于教師們開展教學工作,符合學生們的性格特點,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好地掌握知識內容、加強各方面能力的培養。當然,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結合學生們的學習狀況和當地的社會狀況編寫部分教材,以作為教學中的有力補充資料。例如,可以在教材中添加表達謝意、歉意、請求幫助等需要學生們口語表達的教學內容,作為師生之間的交流對話主體,培養學生們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將課堂中學到的知識真正運用到生活當中。其次,要加強課程建設。當前階段,有部分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遠離生活,課程內容較為單一,過分的強調了教學知識的系統性,但是忽略了知識的實用性和生活性。因此,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要跳出課堂的禁錮,將課堂學習到的知識真正運用于生活當中。
三、 改革作業內容,將生活融入作業
既然要讓小學語文回歸生活化,那么教師就應將布置給學生的作業也變得更加生活化。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往往給學生留的都是一些書面作業,只需要學生坐在課桌上寫就可以了,這些都是短期性的作業。生活化的語文教學就是要在學生語文學習的方方面面都要融入生活的元素,作業是小學語文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那么更加不能缺少生活。教師在給學生布置的作業中,可以讓學生按自己在生活中幫助他人的行為、自己的心情、父母的生活和自己朋友的生活來進行作業方面的書面表達,讓學生感受到情感帶給文字的魅力。除了書面作業的生活化,教師還應該讓學生在平時的長期生活中去發現美,發現大自然的魅力,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小學語文《蒲公英》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種下一個植物種子,然后每天觀察它的發展狀態,記錄它的成長。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每人在家里拿一個雞蛋,然后每天保護它,不讓它摔破,這樣學生也可以更加了解責任的意義。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每人養一個蠶,每天喂養它,觀察它的變化狀態,直到它吐絲破繭的那一刻。這樣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大自然中生命的意義,體會到大自然的美,學生也能更加地了解生活的意義。因此,教師要想讓小學語文更加生活化,最重要的就是要改變作業的形式,讓學生不僅僅是完成書面表達作業,更重要的是在作業中融入生活的內容,讓學生知道生活和語文學習是密不可分的。語文本質上是來源于生活的,所以,教師必須要將生活融入到語文中。
以小學語文為首的小學階段教學工作必須要緊扣生活,將生活作為教師們開展教學的導師,從根本上提高教學生活化的水平,讓教師們做到教學不僅教書而且育人。通過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要讓學生們感受生活的真善美,體驗生活的樂趣,樹立健康積極的精神,保持一顆向上進取的心,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為社會所用,為今后繼續深造步入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打下牢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夏佳萍.針對新課標下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幾點思考[J].課外語文,2016,(05).
[2] 劉芳.實現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幾點思考[J]. 中國校外教育,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