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軍
【關鍵詞】 語文教學;傳統文化;重要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8—0056—01
就現實狀況來看,初中語文教學的傳統文化滲透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果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將會降低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也無法實現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對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的重要性進行分析,然后探討提升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的有效策略,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最終達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目標。
一、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首先,做好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工作,是推進我國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保障,如果學生只是單純學習語文知識,對中國傳統文化不夠了解,他們的語文視野將不會得到拓展,更不利于其學習成長。因此,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非常重要,它可以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可以活躍語文課堂氛圍,讓學生更深入地認識語文,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端正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其今后的發展提供有益幫助。最后,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他們的文化視野,使他們對身邊事物有更深入的認識,引導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二、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有效策略
1. 不斷提升初中語文教師傳統文化知識的廣度。首先,要提高教師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引導學生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無限魅力。其次,教師要積極鉆研我國古典文學,充分把握古詩詞、文言文當中的人文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在言傳身教中實現傳統文化的滲透。最后,教師要不斷增強自身的責任心,對授課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使學生能夠從不同層面看待傳統文化,剖析不同文章中包含的傳統文化信息,讓他們意識到傳統文化對自身和生活的重要性,以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更好地滿足他們今后的學習需求。
2. 深入挖掘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傳統文化知識。初中語文教師在滲透傳統文化知識時,應該深入挖掘語文教材中的相關內容,尤其要加大對傳統文化內涵的拓展,讓初中生意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以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深入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傳統文化知識,教師首先可以開展情景教學,利用多媒體設備、音樂、書畫等,創設出相應的情景,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傳統文化。其次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與文章有關的背景、史料、人物身份等,深入挖掘與文章相關的傳統文化內容,幫助學生學習其文化哲理、文化習俗,讓學生體驗古典文化之美,使其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為他們以后的成長、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3. 增強初中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參與語文知識學習的重要因素,初中教師在教學時應該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使其更深入地認識傳統文化的內涵。增強初中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教師首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語文中的傳統文化知識。其次要不斷開放課堂教學環境,做好教學方法上的創新,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以提升傳統文化滲透的效率。最后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了解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結合他們的實際狀況來調整教學方案,增強傳統文化的課堂感染力,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最終達到傳統文化滲透的目的。
4. 完善初中語文教學傳統文化滲透的方案。初中語文課堂傳統文化滲透教育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息息相關,教師要想提高學生參與傳統文化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就要轉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在引導學生學習字、詞、句的同時融入傳統文化,使其感受到傳統文化知識的魅力,并將這些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之中,以滿足他們今后的學習需求。比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登岳陽樓》一文時,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來讓學生探究該文章的內涵,明確該文章不僅展現了岳陽樓、洞庭湖的美景,也表達了杜甫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和無奈之情,從而學習中國古代文人墨客的愛國精神,端正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更好地完成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任務,提高初中生的整體素質水平。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該要做好傳統文化的滲透工作,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今后的發展需求。要想保障傳統文化滲透水平,教師就要不斷提升自身傳統文化的知識廣度,引導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最終達到語文課堂教學目標。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語文課堂教學實踐研究》課題的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GS[2016]GHB0376)
編輯:馬德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