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英
摘 要:幼兒處在發展的萌芽階段,他們天生活潑好動,對外界新奇的事物都充滿了無限的好奇和興趣,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創設游戲情境,運用游戲教學,啟發幼兒的創新思維,挖掘幼兒的潛能,培養他們動手操作能力,促進他們身心各方面的健康發展。文章主要針對游戲教學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分析和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教學;游戲教學;應用策略
一、幼兒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的重要性
1.有助于幼兒對常識性知識的了解和認識
幼兒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會孩子能夠了解和熟悉生活常識,對外界事物獲得感知和認識。因此,常識性教育在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模塊。教師可在教材的輔助下,通過組織和開展有趣的教學活動來實現教學目的。幼兒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教師如果只是采用說課式的教學方法,根本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善于利用教具,在游戲中讓孩子去了解和認識不同的物體,了解它們各自的用途。這樣,原本枯燥的課堂變得活躍起來,幼兒們的興致也高漲起來,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學習目的。
2.提升幼兒語言應用能力
在語言游戲教學中,教師通常會將一些童話故事、神話故事引入教學中,讓大家根據故事中的人物進行角色扮演,讓孩子們通過模仿故事中不同人物的語言和動作來詮釋故事中的角色。這種游戲教學和語言教學結合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們深入角色,通過角色之間的溝通和表達,將人物的情感表達和抒發出來,對于提升兒童的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3.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 培養幼兒創造能力
通過游戲教學,讓幼兒自主參與到實踐活動中,讓他們通過親身體驗來感受活動的樂趣。開展一些手工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同時還可以有效激發幼兒的潛能,積極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培養其創新創造能力。
二、幼兒教學中游戲教學的應用策略
1.開展角色游戲教學, 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
良好的品行和行為習慣的養成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是非常關鍵的。在幼兒教育中,我們要注重正確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培養幼兒優秀的道德品質。在游戲中,我們可以讓幼兒參與到故事的角色扮演中來,通過模仿和感知來體會不同角色在整體活動中的重要價值和意義。比如“老鷹捉小雞”“抬花轎”“貼燒餅”等,讓大家在這種團體性的游戲中體會到互相幫助、互相協作的重要性,培養幼兒的團結協作意識,培養他們樂于助人、勇敢、堅持的優秀品質,
2.開展動手游戲,增強幼兒的操作能力
手工游戲活動是幼兒教學中常見的活動之一,主要鍛煉幼兒眼、手的協調性,培養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幼兒天性活潑好動,在游戲活動中,我們要充分利用幼兒的這些性格特點,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適當開展手工游戲活動。比如,游戲“線翻花”,這個游戲主要鍛煉學生手指操作的靈活性,通過進行支、 撐、 勾、 挑、 翻、 收、 放等一系列手部動作,形成各種豐富的圖案造型。這個游戲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力、靈活的思維,以及手眼的協調性等,使幼兒視覺、 觸覺、 運動覺、知覺等都得到全面的鍛煉和提升。
3.區域活動游戲化,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
在幼兒教學中,區域性活動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自主創建屬于自己的活動區域,如活動區域的位置、空間大小以及所使用到的物品種類等,讓孩子親自參與到物品擺放、區域設計中來,游戲環節的設置必須具有趣味性,讓他們擔任“小設計師”,并為自己的活動區域取名,比如“七彩天地”“彩虹屋” “歡樂小城堡” “幸福樹” 等,這樣可以增添活動的樂趣,大家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形成一種輕松、歡快的教學氛圍。例如,我先以一個故事情境來導入活動:“奶奶要縫衣服,可是針掉到地上,奶奶年紀大了眼睛花,找了半天都沒找著,那么大家誰能幫助奶奶找到針呢?”大家都紛紛舉手回答,這時教師便可引入“磁鐵的秘密”探索活動,在不同的區域放入相應的操作材料,如各種形狀的磁鐵、 回形針、 積木、 泡沫、 塑料塊、 玻璃珠等,讓大家進行探索,通過對磁鐵的特點以及用途進行探索,從而培養孩子探究問題的能力,在活動中要注意觀察和記錄幼兒的活動內容和行為,適當的時候,給予他們一定的啟發和延伸,從而使活動更加豐富、充滿趣味性。
三、結語
在幼兒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游戲情境,將游戲融入到教學中,精心組織設計教學活動內容和環節,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的自主參與意識,充分挖掘幼兒的潛能,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為培養祖國未來優秀的接班人打下良好的基礎,促進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梁亞琳.益智游戲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中外企業家,2015(27):257.
[2]楊東亮.淺談游戲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8):239.
[3]宋 青.教育游戲與幼兒漢字教學的整合[J].新絲路(下旬刊),2015(10):79,81.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平縣教師進修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