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幼妹
摘 要:語文核心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當前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這一理論的基礎上,小學語文教學活動要重視對學生多種能力的培養,以課堂小練筆的形式來設計活動方案,確保活動實施有效,核心素質培養理論下語文課堂練筆活動要從閱讀理解、閱讀語言、閱讀體驗、聯想想象、課外拓展幾方面來設計內容,引導學生讀懂文章內容,了解文章主旨,感受表達方式的精心設計,在讀中悟寫,以寫促讀,有助于讀寫能力的均衡發展。本文分析了核心素質培養理論下的語文課堂練筆要點,提出了核心素質培養理論下開展語文課堂練筆活動設計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課堂練筆;要點;策略
語文核心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當前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這一理論的基礎上,小學語文教學活動要重視對學生多種能力的培養,以課堂小練筆的形式來設計活動方案,確保活動實施有效。本文分析了核心素質培養理論下的語文課堂練筆要點,提出了核心素質培養理論下開展語文課堂練筆活動設計策略。
一、 核心素質培養理論下的語文課堂練筆要點
核心素養由知識、能力、態度綜合化而來,具有高遷移性與高生長性。語文課程核心素養的外延應該包括對學生審美能力、感知能力和表達能力的綜合培養,簡單來講就是說核心素養理論強調教學活動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核心素養培養理論下開展的語文課堂練筆活動要重視如下幾點:第一,練筆活動要有感而發,不是強硬地布置任務。練筆的最終目的雖然是要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是這種寫作能力的訓練要考慮到學生的真實感受,而不是沒有依據的憑空想象,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情感的調動,硬性地布置任務只會讓學生對“課堂小練筆”這種活動感到厭煩,進而影響教學效果。第二,練筆活動要與閱讀活動結合起來,讀寫綜合能力全面發展。課堂小練筆不同于其他的作文內容,更多的是強調讀寫結合,是在閱讀之后有所感悟之后的筆端傾訴,教師要在課堂練筆的時候更好地組織閱讀活動,確保練筆的有效性。第三,練筆活動要抓住機會,在課堂情感的高潮處噴發,或者是作者、文本的情感與學生教師的情感產生共鳴之際。練筆活動要重視情感激發,在布置任務之前,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的情感,在情感最濃處設計任務,確保教學效果。總之,在練筆活動的設計過程中要把握這些關鍵點就要重視活動設計的具體節點。
二、 核心素質培養理論下開展語文課堂練筆活動設計
(一) 從課堂理解的角度設計小練筆
從課堂理解的角度來設計課堂小練筆,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重點是要突破閱讀理解的重難點,從關鍵問題出發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形成自己的體驗,同時也訓練了自己的寫作能力。例如:教學北師大版課文《釣魚的啟示》(詹姆斯·勒菲斯特)的時候,教學的重難點是讓學生懂得只有受到嚴格的教育并勇于在實踐中鍛煉自己才能成為有道德的人。從這個角度來講教師可以布置課堂小練筆:在學校、在家庭、在公共場所你曾經禁不住哪些誘惑?給你留下了什么啟示?敢否也像作者一樣真誠地與大家共享?學生寫出了自己的感受,自然也就對課文內容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理解與寫作的內容相融合是對閱讀教學的全面豐富,也培養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能力,形成了核心素養。
(二) 從閱讀語言的角度設計小練筆
從閱讀語言的角度來設計課堂小練筆,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更好地組織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訓練。課堂小練筆活動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而當前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之所以較差就是心里有很多事情,但是不會用正確的語言表達出來,利用課堂小練筆的形式能夠全面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教學北師大版第十一冊的課文《故鄉的河》的時候,有一段文字是對文章內容的總結,同時也展現了較強的語言表達魅力。“當我第一次學寫‘泉字的時候,我想到的是賢山寺背后那股叮咚的泉水。當我第一次學寫‘河字的時候,我想到的是獅河。此后,當我一千次、一萬次寫‘河字的時候,我想到的還是獅河,那條在我心靈中永不干涸、故鄉的河!”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感受這段文字的美,通過朗讀、分析來體會文字的魅力,然后讓學生仿寫這段話,一開始學生可能感覺仿寫有困難,教師可以提煉出關鍵詞“當我的時候;當我的時候;當我的時候,我想到的還是。”類似這樣的優美語句都可以進行課堂練筆仿寫訓練,長期堅持,學生的寫作語言自然能夠有所積累,有所提升。
(三) 從閱讀體驗的角度設計小練筆
生活中,有一種收獲,讓人一生受益,那就是讀書的收獲;人生中,有一種經歷,讓人難以忘懷,那就是讀書的經歷。閱讀要從體驗出發,讀一篇文章自然會聯系自己的生活,形成自己的體驗,將這種體驗表達出來就是最好的寫作資料。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感受,讓學生從閱讀體驗著手來寫出自己的感受。例如:教學北師大版課文何其芳的名作《一夜的工作》之后,學生對周恩來的工作態度和奉獻精神有了深刻地感受,教師這時候就要從感受入手,鼓勵學生將自己對周總理的了解和敬重之情用文字表達出來,一小段話來寫出主要感想。這種從閱讀體驗出發來進行小練筆的教學模式其實與之前經常開展的寫讀后感的教學模式有所類似,但是相對于讀后感,寫自己的閱讀體驗是更為簡單和短小的,學生不需要保證所寫的體驗能夠形成完整的文章,只需要記錄下自己的感受就可以了。這種閱讀體驗的練筆活動不僅僅是鍛煉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更多的是為文章的寫作積累了素材,同時也為學生的思維拓展打開了思路。例如:前面提到的《一夜的工作》的體會書寫,很多學生在寫體會的同時對于“周總理”的一生有了充分的興趣,就查閱資料,請教家長老師,進行了更多的資料準備,最后完成了自己的長篇文章,可以說是小學教學的一項成功。
(四) 從放飛想象的角度設計小練筆
人們在讀書的時候,看到書本上所寫的內容,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把它們和別的事物聯系起來,人們把這種思維活動叫“聯想”。聯想的范圍是非常廣泛的。有時候是把書本上所寫的事物和道理與現實生活相聯系。比如,我們讀詩句:“胡天八月即飛雪,千樹萬樹梨花開”,就會想到雪花飛舞的場景,想到北方寒冷的氣候,以及邊塞苦寒的生活環境。聯想為語文教學插上了多彩的翅膀,課堂小練筆活動可以從聯想的角度設計內容,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的寫作空間不斷擴大。例如:教學北師大版教材《只有一個地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聯想:1億年后的外星人來到了地球,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象?學生展開想象,有的同學想象地球一片荒蕪,外星人發現了人類化石標本;有的同學想象地球人就是遷移到外太空的“外星人”,回答荒蕪的地球感慨萬千。很多學生展開了合理的想象,教師可以在學生寫完的小練筆的基礎上做出適當地點撥,鼓勵學生課后形成完整的文章。
(五) 從課外拓展的角度設計小練筆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這些內容明確提出了語文課堂教學要積極地開發和利用豐富的語文課程資源,溝通與生活的聯系,擴大學生語文學習的視野。課堂小練筆是作文教材的補充和延伸,我們可以根據課文的類型、教學的需要,因地制宜,適時擴展,拓展文本的知識層面,活躍學生的思維。語文教學不能局限在課堂內,教師要重視課外拓展活動,從多個角度拓展寫作空間。例如:教學了李賀的古詩《馬詩》之后,教師可以布置課后的拓展任務,讓學生來收集李賀所有的《馬詩》內容,形成對李賀詩詞的累積,配上自己繪制的小插圖,做出個性化展示。總之,語文教學的主陣地是課堂, 課堂教學過程中基本上每一課都可以進行大量的閱讀拓展:了解字詞運用的環境,通過閱讀“資料城”不同類型、不同主題的文章等等。教學拓展是根據教學實際、學生實際展開的,課堂練筆的有效拓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把學生獲取信息的觸角向外延伸,能夠“潤物細無聲”地融入到語文教學的活動之中,開拓學生視野,獲得豐富知識,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形成個性化的展示。
綜上所述,核心素質培養理論下語文課堂練筆活動要從閱讀理解、閱讀語言、閱讀體驗、聯想想象、課外拓展幾方面來設計內容,引導學生讀懂文章內容,了解文章主旨,感受表達方式的精心設計,在讀中悟寫,以寫促讀,有助于讀寫能力的均衡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智芹.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隨文練筆初探[J].課外語文,2016(19).
[2] 徐贊.小學語文課堂小練筆教學設計的有效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04).
[3] 王玲.淺析語文教學中練筆促就精彩課堂[J].新課程(上),2016(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