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語音是文化的載體。顏色詞雖只占據英語詞匯中極小的部分, 卻體現了豐富的文化內涵。為了使英語學習者在英語學習時更為準確地使用顏色詞,本文從國家間歷史文化和民族認知角度出發,以紅色、黃色和白色為例探討在中英文化差異影響下的文化內涵差異,闡釋了除色彩詞所能表達的基本含義之外的更多的聯想意義。通過對英漢一些基本顏色的語義和象征意義進行比較,并分析其差異原因,指出兩者的共性和差異性,從而幫助英語學習者更深入地了解英語語言文化。
關鍵詞:顏色詞;中英文化;跨文化交際;文化內涵
一、引言
我們生活在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里,色彩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由于人類生活環境的相似性或人類認知的趨同性,使得中英顏色詞中有著相同或相似的民族文化語義;同時,特定的民族文化及歷史的沉淀也賦予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延伸意義。布倫特·柏林和保羅·凱伊研究一百多種語言后得出每一種語言都有色彩詞的結論,世界各民族語言表達顏色的詞語數量不一,含義不同。漢語中有赤、橙、黃、綠、青、藍、紫等基本的顏色,英語中有yellow, orange, black,red, blue,white等顏色詞。中英色彩詞在存在共通性的同時,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慣和地理環境等又帶來了聯想意義的不同,若不能理解這種差異,會給英語學習和跨文化交流帶來障礙。因此,正確掌握顏色詞在英漢兩種語言中的深層涵義,更好地運用顏色詞,有助于英語學習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西語言、文化的異同,幫助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能更好地溝通,避免在跨文化交際中產生誤會,對實現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本文通過中英顏色詞在文化內涵上聯想意義的差異進行了對比分析。
二、顏色詞在文化內涵上的聯想差異
所謂聯想意義,英國語言學家利奇(Geoffery Leech)在《語義學》(Semantics)一書中將語義分為七種主要類型,即(1)概念意義;(2)內涵意義;(3)社會意義;(4)情感意義;(5)反映意義;(6)搭配意義;(7)主題意義。利奇認為第(2)(3)(4)(5)(6)類具有非限定、可變化等特征,可用聯想意義概括。[1] 聯想是顏色詞產生文化內涵差異的主要基礎之一,促使顏色詞在社會的發展、歷史的沉淀中形成不同的象征意義,將顏色詞和另一事物聯系起來,能起到詞意的延伸作用。由于這類詞語所體現的文化內涵與其所處的社會環境密切相關,中英兩種語言在很多顏色詞上有著截然不同的聯想差異。
1.黃色(yellow):由于華夏祖先生活在黃土高原,華夏文化發源于黃河流域,由此黃色一直是漢民族崇尚的顏色之一,被視為是神圣、正統的顏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封建帝王多黃袍加身,所以黃色后來便成為帝王之色,這在宋代王橋《野客叢書·禁用黃》中的記載:“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服黃袍,遂禁庶民不得服,而服黃有禁自此始”中得以體現。[2] 而在英美文化中,黃色的文化含義沒有中國的高貴,正面之意。西方文化中的黃色(yellow)使人聯想到背叛耶穌的猶太(Judas)所穿衣服的顏色,所以黃色帶有不好的象征意義, 代表“膽小、懦弱、背叛”的含義,如:You are yellow!你是膽小鬼! Yellow dog卑鄙的人; yellow alert(空襲)預備警報。據說美國紐約的《世界報》用黃色油墨印刷低級趣味的漫畫以爭取銷路,人們便稱這一類不健康的刊物為“黃色刊物”,即指低級趣味的報刊、毫無文學價值的書籍:如yellow press黃色報刊;[3] yellow peril指希特勒散布的黃種人危害西方文明的東方文明威脅論)。
2.紅色(red):紅色是中華民族最喜歡的顏色之一,由早在一萬多年先人鉆木取火和刀耕火種的生活奠定了對紅色的偏愛,引起古往今來中國人對其充滿了褒義的聯想。在中國古代,許多宮殿和廟宇的墻壁大都是紅色的,正如《七律·登景山觀故宮》中的描述“金碧輝煌紫禁城,紅墻宮里萬重門”那樣有著威嚴肅穆之感;紅色在西方文化中的聯想意義與中國大相徑庭,西方文化中認為紅色(red)是貶義性很強的詞,象征著生氣、虧損、粗俗與暴力,比如see red形容人怒不可遏;in the red表示虧損;red revenge表示血腥復仇。英美人還認為紅色有激發人的情欲的特點,以此用紅色形容紅男綠女們的放蕩生活,比如red-light district(紅燈區)指的是色情服務集中的地方,在美國小說家納撒尼爾·霍桑創作的The Scarlet Letter(紅字)這一著作中,在犯有私通罪的女主人公白蘭胸前佩戴代表私通(adultory)的紅字“A”,都體現出了紅色在西方文化中的負面意義。
3.白色(White):在傳統的漢文化中, 白色是禁忌色,與死亡緊密聯系。因為在中國的五行說的概念里,五色“ 青、赤、黃、白、黑”中的白與五方“東、南、中、西、北”中的西相對應,所以賦予了白色有“歸西”這一象征死亡的意義。同時青、赤、白、黑四色又代表了春、夏、秋、冬四季,白與秋相對應,秋天是萬物凋零的季節,給人一種凄涼孤寂之感。中國自古以來,親人死亡后家屬都要披麻戴孝,并設白色靈堂,出殯時也要打百幡來追悼亡靈。[4] 而在英美文化背景下,白色象征著美德、純潔、忠誠等,因此,在西方婚禮中,新娘通常穿白禮服,手捧白色的鮮花,穿白鞋,戴白手套等象征著愛情的忠貞和純潔。因此,在英語中,a white day 代表吉日;a white man一個正直可靠的人;white lie指善意的謊言;a white soul純潔的心靈;英美文化中以黑色代表喪事,如be dressed in black指身穿喪服。白色還有無惡意、莊嚴、合法之意,如在美國華盛頓的象征國家權力的的“白宮”(White- House);英國行政部門部門代稱的“白廳”(WhiteHall);英美政府關于某一問題發布的官方報告的“白皮書”(whitepaper)等。
三、結語
色彩在民族習俗和文明發展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定歷史背景和社會習俗造成了顏色詞的不同意義。上述內容展示了英漢歷史傳統、風俗習慣的不同,使顏色詞的象征含義在不同的民族文化里產生巨大差異,從而烙下了鮮明的文化印記。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顏色詞不斷豐富,并逐漸派生出許多新的意義。在英語學習中,我們只有做到充分了解英漢文化間的背景差異,掌握顏色詞在英漢兩種語言中蘊含的獨特文化意味與語言特性,才能最大程度上降低母語對英語學習的限制,掌握更地道的英語,最終也有利于實現更順利、高效的跨文化交際。
【參考文獻】
[1]王英.淺析詞匯的聯想意義在翻譯中的應用[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06):100-101.
[2]王莉.試論“黃”這一顏色詞的語言文化意含[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08):1546.
[3]關靜.中西文化中顏色詞語的比較[J].海峽科學,2008(05):62-69.
[4]張靜.淺談中西文化中紅白黑三種顏色詞語的象征意義[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11):131-134.
作者簡介:年家繁(1996-),女,南陽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本科英語專業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