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新嵐
摘要:生活是思想品德課的源頭活水,思想品德課教學只有根植生動、豐富的現實生活世界,才具有與時俱進的生命活力。教學中貼近學生生活,關注學生生活經驗,創設貼近初中學生生活實際的思想品德課堂,才能真正體現新課改的具體目標,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興趣,才能真正對學生起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本文主要闡述了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意義,探討了促進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關鍵詞:教學情境;學習興趣;教學評價
品德教師要在平時教學中把生活內容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激活思想品德課的課堂。讓思想品德教學貼近生活,回歸生活。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要將課本理論與生活實際有機結合,創設生活化課堂情境,讓課堂生活化,激發學生的情感,引導他們用心體驗,發展能力。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那么如何進一步改進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課堂教學,加強課程與生活之間的溝通和聯系,提升思想品德課程的生活化水平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該門課程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將生活化理念引入教學內容
最好的課堂導入方式是結合學生自身生活進行導入,比如在開始思想道德課程時,可以提前設計好貼近學生生活的語言,讓學生認識到這節課要學到的知識都是自己身邊的知識,是能夠真正應用到生活當中、回家跟父母講述的。生活化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對課程產生興趣的關鍵因素。這就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內容符合生活化的要求。結合學生們已經具有的社會經驗和科學體驗,發掘他們對新鮮事物的感知能力,以及對社會關系,社會秩序的重新認識。給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讓同學們在課程中學到豐富多彩的知識。思想品德這門課程是一門延伸性很強的課程,因此可以把這門課程延伸到科學、歷史、自然、地理等方面,結合生活現象,解釋教材內容,這樣可以使課程內容具有全面性、綜合性,更有教育意義。將教材內容和學生們的自身經歷相結合,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真正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才能夠學有所用,學有所得。在平時生活中多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和生活經歷情況,根據他們所能接受知識的程度設計課程,多設計一些開拓思維的游戲或者趣味活動,引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二、將生活化理念引入教學情境
教學情景化對于思想品德這門課程來說非常重要,僅僅將教材上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們往往很難接受,這就需要設置相應的教學情境。教學情境是指將課本上的一些抽象的理論加以改編,形成一個個小故事或者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件,這樣更容易理解課程內容。而將生活化理念引入教學情境對于當代的教育來說更是非常必要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表現也尤為重要。教育者是整個教學過程的掌控者,這就要求教師有一定的自身素質,能夠有效地帶動課堂氣氛,把握課堂節奏。當學生們提出問題時要進行積極的、正確的引導。在課上要和學生們積極互動,分享自己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于學生們感興趣的話題可以適當的進行拓展,讓課堂氣氛更加輕松愉悅。學生們對于生活的感知能力比對教材的感知能力強得多,所以他們更喜歡從生活的角度學習知識,這樣也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學習的激情。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幾個短視頻給學生們播放,也可以找一些短情景劇劇本讓學生們自己表演,這樣不僅是他們學習到了知識,也從學習中獲得了樂趣。
三、密切聯系學生實際生活
認識到我們社會所倡導的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人生價值觀與人類社會真、善、美相統一的終極價值目標的指向是相吻合的,并能真正理解這種人生價值觀的價值。思想品德的教學內容很多在現實生活中找到案例,老師可以舉一些例子來吸引學生,也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給學生形成認識上的沖擊,思想上的震撼。宣傳法制欄目,尤其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多加勸誡,用實際的例子教育學生拒絕誘惑、打架斗毆,不要迷失自我,讓學生切實感受思想品德教育的意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盡量做到生活化在課堂上感受不同角色的轉換,要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感到深層次的理解,進而理解思想品德的教育目的,使學生提升品質。
四、生活化促進學生對思想品德的興趣
興趣是人的一種心理特征,由愛好而產生的愉快情緒,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人的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在需要的基礎上,在生活、實踐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有了對某一事物的興趣,才能積極地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新課標強調讓學生自己產生興趣,要合理化教學,在教學中首先要重視轉變學生思想,提高學生對思想品德的認識。教學方法還是分很多種的,生活化教學可以讓一成不變的思想品德知識變得簡單易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教學中,教師需要多種方式聯系生活的實際,從而提高教學水平。
五、教學評價的生活化
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為了讓他們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養,并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成為國家需要的優秀人才。教學評價方式是教學課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學生可以通過對自己的評價不斷改正學習和生活中的不足。因此我們可以說,課堂評價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思想品德教育來說,在課堂教學中除了要重視學生的成績之外,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以及學生學習之后的結果,也就是利用評價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同樣,在教學評價中,教師也可以通過生活化的方式讓學生更容易接受。
思想品德課程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學習課本內容,在應試考試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更是為了將正在成長的中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有用之才,為今后更好地報效祖國奠定堅實的基礎。思想品德課堂知識雖然有很強的理論性,但是其源泉就是我們身邊的現實生活,而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生活化教學模式巧妙地將課堂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在一起,切實地實現了教學與育人的完美結合,是新課改形勢下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邱善海.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科教文匯旬刊,2013(10):172-173.
[2]何賽美.中學思想品德課的生活化教學[J].文學教育:下,2016(5):156-1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