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艮秀
摘要:現代美術的發展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美術畫作中展現的視覺沖擊也倍受大家的追捧和喜歡。而作為美術的基礎——素描,更是重中之重。要做好初中美術素描的教學,一方面美術老師自身的專業技能要過硬,另一方面則需要有更加科學的教學策略來幫助素描技法和書本知識有機的融合。
關鍵詞:初中美術;素描;教學策略
一、素描是基石,旨在培養學生的基礎技能
不論是城市風格還是鄉村風格,中國風或是西洋風。對于基礎素描來說,要求都是一樣的,只是對構成要素的側重方向不同而已。在素描教學中,我認為應該遵循現實主義的原則,讓學生盡量用寫實的方式來表達畫作。學生在我們的指導下,以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事物進行觀察認知,然后在筆下反應內心的感受。
“對客觀事物的認知觀察、用寫實手法展現審美、簡潔樸素的表現于畫作”是我們進行素描教學想要達成的目標。我目前不主張學生在在素描的同時使用變形的手法,素描學習之初,很容易因為使用變形的手法養成主觀上的隨意,對以后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不過我會鼓勵我的學生在對事物進行素描的同時可以由合理的夸大和簡單的寫意。因此,在初中美術的教學中教師是起主導作用的,應該正確指導學生去觀察和對畫面的提取,盡量規則化和簡潔化。
二、素描教學的兩個環節,確保學生不偏離教學軌道
整體輪廓和注重形體準確是我們進行初中素描教學的兩個重要環節。只有整體輪廓能夠展現出來才能夠避免素描出來的畫作不是似是而非的。而注重形體的準確則能夠鍛煉學生的韌性,培養嚴格求實的良好習慣。這里提到的的整體輪廓并不是要求素描一開始就要對輪廓細致的描繪。我認為素描之初,能夠做到布局合適,比例準確,突出要點,形象一目了然,就可以說是達到整體輪廓了。
注重形體準確是素描觀察物象的另一個環節,如果掌握得不好,會影響到學生畫作的品質。所以,教師在向學生教授技法時,更要注重指導同學們觀察的方法,例如我在教學中會讓學生先后從“上、下、左、右”四個方向觀察,讓他們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角度,又不失作品的表達。
當然,也有不少的同學觀察方法有誤,往往因為觀察的局限而忽視了事物的整體。這就要求學生在進行一幅素描創作時,要多耗費些時間,遵循這個過程中的感受并作出對應的設想。這就跟電影中的“視像”是一個道理。
三、素描訓練應該層層推進,從簡單到復雜有框架的學習
素描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所以在教學中,要像登山一樣,層層推進,學生們不但要有一個最終的目標,在每一個階段也要有所期許。只有踏實的踏出每一步,不停得進行素描,不斷的重復一個作品,才能得心應手的創作出每一個在你面前的事物。
美術老師要苛求也要鼓舞,布置一個長期的素描作業的同時,對學生的不良習慣進行及時的糾正。當然也要安排一些簡單的任務作為短期練習,這樣不僅能夠起到輔助的作用,還能扎實學生的基礎,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在進行授課過程中,教師們也要鼓動學生對詩詞美文進行涉獵,對歷史進行探索,在掌握了這些方面知識的同時,就是掌握了一些"畫外功夫"這樣能夠使學生對不同畫派都有所了解,能夠大大提升繪畫水平。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也有一些學生開始追求一些流派,我認為在這個時候是不合適的。因為這個時候很多孩子都沒有扎實的基本功作為基石,還不具備蓋起這個“房子”的能力。這個時候我就會告誡他們這樣做的弊端,私下我也會抽空跟他們談心,引導他們堅定打好素描基礎的信心。
四、素描教學要求發掘學生的表現力
我在課上經常跟我得學生們講:我們在進行素描鍛煉的時候,不僅僅是臨摹他人,同時也是對該藝術作品的一種再現。我們素描出來的那部分,雖然只是整個事物的一部分,但卻也是這個有機系統中不可或缺的基石。我們不僅要嚴格要求自己在臨摹素描正確,也要看看是否你的素描作品具有表現力。
五、注重素描的重要環節教學,讓學生掌握素描方法
這兩個環節是:輪廓準確和注意整體。要求輪廓準確是克服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辦法,造型似是而非是初學者最普遍的毛病,而要求輪廓準確,可以培養學生在學習上嚴格的作風和求實的態度。這里所說的輪廓準確并不是說要在素描的第一階段就細摳輪廓。我認為第一階段打輪廓時能做到構圖恰當,比例準確,要點鮮明,形象明了,就應該說是輪廓準確了。
在素描訓練過程中,應當要求學生在每一階段都不斷使輪廓更精確,特別是要求學生不要遷就輪廓的錯誤,那種明知有錯而湊合了事的態度是非常有害的。如果在基礎訓練中老是犯輪廓不準的毛病,就不能獲得物象結構的知識,就會造成不善于敏銳準確地表現物象特征的缺陷。注意整體是觀察物象和處理畫面的一種方法,這個方法掌握得是否恰當直接影響作品的質量。
六、培養學生掌握好素描基礎知識和技能
不管什么風格的基礎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對素描造型諸要素各有不同的側重而已。我認為在基礎素描教學中應本著現實主義的原則,要求用寫實的手法表現對物象的真實感受。作品應以客觀物象為依據,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根據對物象的認識和感受,藝術地表現一定環境與光影下的具體物象。學生的主觀感受應依據客現物象并受制于客觀物象,所謂"藝術地表現"是指概括、取舍、加強、減弱等藝術處理。
素描教學訓練要以培養學生對物象的認識能力、觀察能力、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為目的,即要達到基礎訓練所必須具備的各項要求,掌握好基礎知識和技能。同時,又應指導學生以客觀物象為依據,表現物象的真實,以寫實的手法表現對物象的真實感受。
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美術老師,在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時,能夠科學有效的指導學生們進行素描的練習,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長處。這樣不僅能夠幫助讓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技能,確保他們不偏離正確的道路,在層層推進的同時,讓孩子們進行系統有條理的學習。相信在教師和學生的堅持下,進行如此千錘百煉的磨礪,學生們在初中美術素描課程上一定會有突飛猛進,對以后的發展會更加的有利。
參考文獻:
[1] 陳旭遠主編.中小學教師視野中的美術基礎教育課程改革[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 陳光明.陳光明.城市發展與古城保護——以蘇州古城保護為例畫作指導[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