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昌德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出現了很多創新式的教學方式,體驗式教學就是其中的一種。它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及規律,利用情境再現的方式將教學內容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通過切身體驗,深刻的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本文先是闡述了為什么要將體驗式教學應用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然后分析了目前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存在的問題,最后從“創設教學情境”“進行角色扮演”“利用小組合作探析”闡述了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何應用體驗式教學。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初中;道德與法治
體驗式教學因尊重生命獨特性的特點與新課改要求不謀而合,被廣泛應用于初中教學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仍舊存在一些問題。雖然教學改革處于探索階段,但是每個教師都有責任與義務去不斷的完善、摸索創新式的教學方式。也就是說,教師需要根據目前的教學,分析存在的問題,然后結合自班學生的情況改善教學方式,從而能夠保證體驗式教學能夠最大化發揮出它在教學中的作用。
一、為什么要將體驗式教學應用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
之所以要將體驗式教學應用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原因有兩個方面: 1.在當今的教學中,教師開展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的目的只是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大部分教師會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不自覺的采用灌輸式教育。這樣的教學方式太過枯燥乏味了,學生無法產生興趣不說,還會對學習道德與法治產生一定的抗拒心理。2.學生可以理解知識,卻無法將這些知識在實際生活中靈活應用。也就是說,無法達到教學目標。
二、目前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目前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為———課堂氣氛太活躍和部分學生無法全身心投入教學活動。課堂氣氛太過活躍造成的后果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無法控制課堂紀律,影響到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部分學生因為自控能力較差,在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探索中無法全身心地投入,造成的后果就是:學生無法均衡發展。
三、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的策略
體驗式教學的核心為“體驗”,體驗的核心為“主動”。由此可見,在體驗式教學中,學生的“主動”是很重要的。不過應用體驗式教學的前提是讓學生處于一定的教育情境。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主動的體驗知識、產生領悟。
(一)創設教學情境
不管是什么學科,想要讓教學活動開展的順利,就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是說,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前,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創設出一個教學情境,而且要保證,這個教學情境具有一定的啟發性。只有這樣,才能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才能達到教學目的。
鑒于目前的教學設備越發的科技化,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結合教學內容應用圖片、視頻、音樂等。例如在教學“活出生命的精彩”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童年》等歌曲,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意識到時間的重要性,為“活出生命的精彩”做好鋪墊。播放《童年》的目的有二:一是創設教學情境,二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短時間內集中學生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保持全身心投入。又如,在教學“青春的情緒”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堂伊始提出問題“如果下節課要考試,你們的情緒是什么樣的呢?”這看似是一個簡單不過的問題,卻可以導入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聽到這個問題,學生會不由得陷入下節課要考試的情景中,情緒也會產生變化。通過琢磨自己的情緒變成了什么樣,學生會回答“緊張”“害怕”“激動”等詞語,正好與教學的情緒息息相關。這樣一個簡單問題,卻加深了學生對情緒的認識,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就會被激發出來。
(二)進行角色扮演
體驗式教學不僅有創設情境這一個方法,還可以讓學生切身去體驗知識。也就是說,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以角色的思維去分析、思考、解決問題。根據長時間的實踐證明,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可以將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提高,讓學生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能夠從不同角度思考,更加全面深入的解決問題,并將對有關內容的印象加深。例如在教學“珍視生命”這一單元的內容的時候,教師要明白教學目標不止是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而是讓學生通過教學活動能夠認識到生命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一定的自救辦法。因此,教師在講述完理論知識和講解了幾個自救辦法后,可以設計以下的情境,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系統的掌握知識。
情境1:放學后,你正晃晃悠悠的獨自走在回家的路上,這時迎面走來了幾個人,他們站在了你面前,并向你詢問一個離你家很近的地方要怎么走。你熱心的給這幾個人講了一遍怎么去那個地方,怕他們不懂還在說的時候比劃了一下。在你說完后,有一個人說“既然你家和我們要去的地方這么近,你要不坐我們的車回家吧,算是你幫我們指路的謝禮。”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你要怎么辦?
情境2:曉玲在去一個不怎么熟悉的地方的路上迷路了,她向附近的人問路的時候,停在旁邊的車上下來幾個穿著警服的人,說可以把曉玲送到她要去的地方。面對這種情況,曉玲應該怎么處理?
在進行情境表演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模擬,也就是說,將劇情的發展權交給學生。這樣的情景劇既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讓學生發揮想象,在表演的同時強化辨別危險的能力和自救能力。通過親身感受后,學生會對相關知識產生更深的理解,也可以讓學生在遇到相關問題的時候更加全面、深刻的思考,從而有效達到教學最終目標。
(三)利用小組合作探析
新課改要求課堂要以學生為主體,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小組合作教學法可以有效的達到這一目的。將體驗式教學應用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時,教師在課堂中的地位為主導。也就是說,教學的流程為: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然后師生針對問題進行討論,從而有效解決問題。鑒于小組合作教學法有很強的包容性,所以一些教師嘗試將體驗式教學與小組合作教學法結合起來教學。經過長時間的實驗證明,兩者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可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也更加凸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兩者結合起來。
例如在教學“我們的情感世界”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行閱讀教材內容,對所要學習的知識有大致的了解。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總結歸納在本課的學習中需要掌握哪些知識點,然后教師可以根據這些知識點提出一些具有深度的探索性問題。鑒于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限,無法全面深入的思考,所以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實力相當的小組,然后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習,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交流與探索。通過探索,學生會更深刻的理解知識,也會加深對知識的印象。這樣的教學方式的好處有三: 1.可以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究知識。3.從單純的理論知識教學轉變為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教學。又如,在教學“家的意義”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堂伊始提出這樣的問題“你覺得自己的家是什么樣的?”因為這個問題與實際生活有關,所以每個學生都能不假思索地回答。隨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家的意義是什么?”鑒于這個問題較難,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索。在學生探索出答案后,教師再引進教學內容,學生就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四、結束語
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法,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為教學的順利開展做好鋪墊,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由此可見,體驗式教學法的廣泛應用是順應時代所趨,也是新課改不斷深入產生的必然結果。
【參考文獻】
[1]戴蓉蓉.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探討[J].考試周刊,2017(53)
[2]尹鳳鳴.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體驗式教學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7(8)
[3]曾慶艇.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7(10)
(寧國市城南學校,安徽宣城24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