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才
摘要: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同時一直以來也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沒有語文作文的教學,就無法構成語文教學的完整性。自新課改提出以來,作文教學也在摸索中前進,以期適應新時期下教學模式與教學目標。然而,雖然作文教學一直在探索中不斷發展,卻依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
寫作一直是語文學科的重點,更是學生拿分的主要組成部分。而小學高段時期的作文更是自成一格,與低年級的看圖寫作有著本質的區別,這個時期的作文是學生以后初中學習的關鍵。在寫作課堂中,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作文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對作文的重視度。教師通過對學生的興趣引導,能力提升,使得學生可以獲取較為完善的寫作技巧和寫作方法,全面的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寫作觀念,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從而為他們的作文增添光彩。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缺乏新意,作文內容空洞
就老師而言,作文教學存在著很大的漏洞,也就是教師根本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只是一味的采用自己以為很正確的教學方式來教授作文寫作,學生當然不會買賬。同時關于作文課學校一般會安排一上午或者一下午的時間進行整體的教學,通常老師會講一節課,就將要寫的作文進行分析,從立意、結構、題材等方面帶領學生模擬寫作,之后則會將后兩節課的時間交給學生自己寫作,這樣的教學可以將學生集中起來,促使學生集中精神進行寫作,不至于半途而廢,但是這樣的教學往往使學生產生恐懼心理,害怕寫作課的到來。就學生而言,學生的寫作內容往往不盡如人意,情感不夠真摯,內容空洞,存在假大空的現象,沒有生活實際的加入,使得學生的作文像是在空中樓閣,搖搖欲墜,不夠穩,同時學生也會投機取巧,往往抄襲作文書上別人的內容來與自己的作文嫁接,使得自己的文章四不像。
(二)教師批改作文不夠“引人入勝”
我們經??吹接械膶W生對于老師的批改不屑一顧,拿到作文之后略微的掃一眼,就合上本子去看其他,更別提學生會在課余時間找老師交流作文。這說明學生根本不在乎作文的分數,一方面是老師作文教學的問題,不夠給學生足夠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是教師在作文批改的形式上出現了問題,只專注自己的批改而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小學作文作為簡單的作文形式,不需要極強的語言組織能力與語言功底,有的只是簡單的事件敘述和真摯的情感表達,但教師往往會忽略,此時的作文最能體現純天然的獨特作文風格與擅長領域,如果我們只是千篇一律的用同一種作文標準去要求不同文風的作文,這樣學生也就不會有長足的發展,對于這樣的批改方式教師必須改變,“因材施教”才是教師在小學作文批改中最應該采取的方式。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的創新
(一)鼓勵學生的獨特性
文字是內心情感流露與表達的載體,優秀的作文一定是學生內心最為真摯的反應,有些學生喜歡用樸素的文字來展示自己的世界與生活,而有些學生則喜歡那些華麗文字帶來的絢麗感與沖擊間感;有些學生喜歡簡單的時間排列,而有些學生則喜歡時空的交錯;有些學生喜歡情感的直接宣泄與強烈迸發,而有些學生則喜歡含蓄內斂的情感流露。因此我們應該鼓勵些有著不同風格的“作家”們,幫助他們更好的發揮自己的風格,成為自己的文字標志,有著自己應有的文字自信與文字創作。
(二)觀察生活,走進自然
3.學生的作文之所以缺乏生活,遠離實際,就是因為現在的學生不夠熟悉生活。當下的孩子已經沒有了童趣,也就是沒有了童年生活,一個沒有多姿童年生活的孩子,又如何能夠創作出有生活味道的文章?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的時候,除了在課堂上進行必要的理論教學之外,可以有條件的、選擇性的進行生活教學。
(三)培養小學生寫作興趣、塑造良好的寫作習慣
其一,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選擇一些趣味性的讀物,讓學生在閱讀中收獲語言的運用和積累,豐富自身的詞匯量,從而幫助他們更好的構思自己的文章,寫出符合要求的作文。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主創作文章,不局限他們的題材和思路,在學生寫完之后,教師做出必要的引導和糾正,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寫作不足之處,予以改正。
其二,好的寫作來源于學生的靈感和思維,更取決于學生的主觀意識,即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興趣發展和導向。教師要盡可能的了解每一名學生的喜好,為學生營造一個興趣的課堂,通過不同的事物來引導學生對作文產生興趣,從而運用興趣來激發他們對作文的熱情,進而促進學生的作文水平逐步提升。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培養出寫作水平高的學生,才可以為他們塑造良好的寫作習慣,學生才能產生對作文感興趣,才可以更好的投入到寫作中,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四)綜合鍛煉學生寫作能力、全面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學生的寫作能力高低將會影響他們能邁入哪一所初中學校,更是會影響他們未來更多的人生走向。正是由于作文的分值較高,教師必須要采取適宜的教學方法,為學生量身打造一個不一樣的作文課堂。
其一,教師要培養學生自主寫作習慣。在課堂中,教師列出幾個選項,讓學生隨意選擇主題,自己構思、列提綱、寫作,一系列活動都是自己獨立完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觀察學生的思考方式,找出學生的學習薄弱項,在寫完之后,教師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和評價。通過這樣的方式,全面的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對素材的運用能力。
其二,鼓勵學生多讀和多寫。教師要經常鼓勵學生多讀書,讀有用的書。學生平日讀的書越多,他們積累的知識點就會越全面,在真正的寫作時才能有句可用,有詞可寫。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高段學生而言,作文已經是習以為常的內容,但是對于作文的質量卻是教師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只有注重對學生的興趣培養,通過興趣才能帶動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才可以增強這部分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法,教會學生正確的寫作思路和技巧,全面的培養他們良好的寫作習慣,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和運用能力,從而為學生構建一個寫作框架,真正的讓作文走入學生心中,促進他們更好的應對未來的困難。
參考文獻:
[1]桂新根.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作文教學淺議[J].知識窗(教師版),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