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移動微學習不受時空限制,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將其引入高職英語的教學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各項語言技能,開展自主化和個性化的學習,與課堂教學相輔相成。本文重點闡述了高職英語教學中依托智能手機展開移動微學習模式的可行性與優勢,并且深入探討了通過英語學習類的手機應用軟件及微信公眾號平臺進行移動微學習的幾種應用途經。
【關鍵詞】移動微學習 智能手機 英語學習 網絡 高職學生
引言
近年來,隨著移動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交際方式,學習方式等方面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高校教育領域深受這個大背景的影響,高職英語的教學方式也經歷了種種變革,從多媒體教學,到互聯網+教學,“微課”,“幕課”等平臺的興起,各種教學方式日新月異,學習已經從數字化發展到了移動化,進一步變得微型化。高職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學生的語言技能及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這些學習內容都可以分割成相對獨立的知識點,比較適合微型的移動學習。因此,對于如何將移動微學習的模式應用于高職英語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展開自主化個性化的學習,是一個非常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
一、移動微學習的概念介紹
移動學習,指的是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隨時隨地接觸到信息,進行學習。2004年,奧地利學習研究專家林德納首次提出了微學習的概念,這是一種面向全民個性化學習需求的全新學習方式,特點是時間短、小片段、個性化,強調微型移動終端和片段化的,具有獨立性的學習內容。移動微學習,是移動學習與微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模式,即運用移動設備,隨時隨地進行的一種微型學習。移動微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公交車,地鐵上很多低頭族刷微信訂閱號,朋友圈,微博,獲取各種信息資訊,閱讀各類電子書,獲取知識。本文中要的探討的移動微學習,是以智能手機為媒介。
二、高職英語教學中移動微學習模式的可行性與優勢
1.移動微學習的可行性。
(1)硬件條件——智能手機與移動網絡的普及。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智能手機早已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也是大學生日常必備之物。各種應用軟件的開發日新月異,給人們生活的不同方面都帶來各種變化與便利。
智能手機具有大容量的信息儲存功能,輕松取代傳統厚重的紙質書本,裝載各種電子詞典,電子書,英語音頻和視頻,以及英語學習類的各種應用軟件。各種豐富多樣化的學習資源為英語學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網絡是保障移動微學習順利展開的另一大必要條件。目前,大學校園內的無線網絡非常普及,學生在校園各處可以隨意上網。即使在沒有Wifi的條件下,學生通常也訂購了一定量的網絡流量包,可以利用3G/4G網絡,自由選擇時間地點,利用手機進行微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2)軟件條件——符合高職學生的特點。目前在校的高職學生都是90后,生長在信息時代,從小就接觸到各類電子產品,不管是學習還是娛樂,電腦,筆記本,iPad,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在生活中已經變得必不可少。因此,他們具有較高的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力和電子產品的操控能力。同時,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依賴微信,QQ,微博等各種社交軟件,用碎片化的模式進行交際或獲取各類信息資源。基于這樣的交際與學習娛樂的習慣,通過手機利用移動微學習的模式學習英語就非常符合高職學生的這些特點,可謂既順應潮流,又合乎天性。
2.移動微學習的優勢移動微學習不受時空限制,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時間,提升學習效率。學生可以利用智能手機隨時隨地的學習英語。課間,吃飯,睡前,交通工具上,排隊等候等一些閑散,零碎的時間可以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學習不再拘泥于教室,寢室,圖書館等特定的場所,也不再束縛于書本,電腦,筆記本等沉重不方便的工具。
移動微學習打破傳統教學方式,模式豐富多樣,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高職院校的學生英語基礎普遍比較薄弱,導致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積極性也不高,學習動力不足。而課堂教學上時間有限,教師無法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進行一對一的教學。智能手機上的各種英語學習軟件種類全面,可以根據學生自身條件來進行選擇,從而適應學生的不同的英語學習水平和能力,打造個性化學習。比如喜馬拉雅電臺里有不少關于音標的學習節目,對于未學過音標或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可以從根源上糾正發音,打下良好的語音基礎。這是無法在課堂教學上通過若干次的發音糾正來實現的。再比如,有些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詞匯積累非常有限。一些詞匯背誦類的軟件可以讓學生在課后自主學習,來記憶單詞,通過各種有趣的功能,打破傳統依靠單詞書或課本記單詞的呆板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促進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移動微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借助智能手機進行英語方面的移動微學習,在語言技能的培養方面,可以脫離書本紙筆,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學生可以自己做主,自由掌控學習的時間,地點,學習的時長,也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挑選學習的內容,取長補短。學習者在學習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上,擁有很大的自主性,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移動微學習可以促進課堂教學,相輔相成。移動微學習打破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也不同于基于互聯網的課程,依托人手一只的智能手機,就可線上線下相結合,形成時間、空間、主體等多個維度的語言訓練互動,這種互動可以是課前預習、課內討論,也可以是課后鞏固的互動。這種大學英語教學的互動方式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移動微學習成為課堂教學的良性補充方式。
移動微學習成本較低,性價比較高。絕大多數的英語應用軟件都是免費的,有些軟件需要APP內購買產品,也有些微信上的公眾號會推出收費課程,但大都價格較低,在學生可以承擔的合理范圍之內,比上培訓班之類的學習方式,更加方便迅捷。
三、高職英語教學中移動微學習模式的具體應用endprint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引導學生接受并喜歡移動微學習模式。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大學英語的教學上,不管是課堂上,還是課后,即使制作“微課”“幕課”進行教學,畢竟教師的時間與個人能力都很有限,所能傳授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也有局限性。因此,要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要讓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得到各項語言技能的提升,教師需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要充分發揮自主學習的精神。然后,在此基礎上,將移動微學習的概念灌輸給學生,引導學生接受并喜歡上移動微學習的模式,從而高效利用移動微學習的方式,充分利用好移動終端里的海量學習資源,在片段化,個性化,多媒介的模式中,促進自主學習,達到學習的良性循環。
2.充分利用移動交流社區。移動微學習特點之一就是交互性。所謂交互性,是指學習者與網絡服務器或專家之間進行的不間斷的信息交流,在高校移動交流社區中就表現為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即時的交流和溝通。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中建立的班級QQ群、微信群等互動交流平臺,通過這些平臺發布通知,布置課前任務,課后作業,分享英語學習相關的各種信息。同時,教師也必須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指導或幫助,對他們的學習過程實施有效的監督。另一方面,利用這些平臺,學生之間可以及時交流學習心得,分享學習資源,尋求疑難問題的解答,還可以進行小組討論等等,能夠充分將碎片時間連續使用。
3.引導學生下載使用各種英語學習的APP,有效提升各項語言技能。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深入發展,各種英語學習類的手機應用軟件的開發不斷推陳出新,呈現一片百花齊放之態。這些APP新穎有趣,旨在從聽說讀寫譯幾個方面,分別訓練和提升用戶的英語語言技能。比如詞典翻譯類的有道詞典,口語練習類的英語趣配音,聽力學習類的懶人英語等軟件,深受廣大英語學習者的歡迎。這些應用軟件大都特色鮮明,學習方式新穎,富有創意,有利于調動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比如,背誦單詞類的軟件百詞斬是同類軟件中的佼佼者。學習者可以自主選擇所背單詞的范圍種類。單詞背誦界面活潑新穎,通過圖像和有聲例句形象化的記憶單詞,并提供各種復習模式,每日少量背誦,積少成多。同時,也采用朋友圈,微博打卡,各種小班,群組PK等活潑有效的激勵機制,鼓勵學習者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
學生對于種類繁多的英語學習軟件,往往很難選擇,感到無從下手。因此,教師必須與時俱進,時時關注英語學習的各類軟件的動向,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和多年的教學經驗,通過自己的嘗試和實踐,認真篩選,從中發現適合高職學生使用的優秀的英語學習軟件,及時推薦給學生,介紹各項功能,督促學生下載使用。同時也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與監督機制,不斷鼓勵推動學生長期持續使用這些軟件進行學習。
4.利用微信的公眾號平臺進行英語學習。微信在近幾年發展極其迅速,幾乎每個人都有微信賬戶,也都關注了微信中的各種感興趣的訂閱號。公眾訂閱號的定期推送,使微信不僅是一款聊天社交軟件,還成為全方位的信息資訊中心。教師經過自身訂閱篩選后,可以推薦一些適合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相關的公眾號,讓學生關注,引導他們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閱讀一些有趣的英語短文,學習單詞短語的小知識,在刷微信的時候,寓教于樂地積累語言技能和背景知識。同時,教師也可以自己建立一個公眾號,讓學生關注,定期推送一些與有用的英語材料或是與課堂教學相關的學習材料,作為對課堂教學的補充,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用微信的各種功能輔助大學英語教學。
四、結語
信息技術是把雙刃劍,雖然智能手機的存在,經常會分散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學校常將其視為學習的對立面。但是,堵不如疏,在信息化時代,教師應與時俱進,創新教學方式,豐富教學手段,讓智能手機成為移動微學習的優良載體。利用移動微學習,可以開發豐富的學習資源,構建新穎的學習平臺,使學習增加趣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提升學生語言技能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學生在移動微學習過程中成為絕對的主體,移動微學習隨意性,非連續性等的特點也對高職學生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對于教師來說,還要對學生加強全方位的指導與監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之適應且習慣移動微學習的模式。
參考文獻:
[1]劉豫鈞,鬲淑芳.移動學習———國外研究現狀之綜述[J].現代教育技術,2004,(03):12-16.
[2]朱學偉.基于碎片化應用的微型學習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 2011(12):91.
[3]吳軍其,彭玉秋,呂爽 .基于手機終端移動微學習的可行性分析[J].中國教育信息化:高教職教,2012,(10):13-15.
[4]張振虹,楊慶英,韓智.微學習研究:現狀與未來[J].中國電化教育,2013,(11):12-20.
[5]魏艷,劉明東.新轉型:移動學習模式下的大學英語教學[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5(2):48-51.
作者簡介:卓然(1980-),女,浙江普陀人,浙江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