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興昌
摘要:小學生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厭學的心理,主要原因來自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自身定力不足,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導致不愿參與到課程的學習。因此,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參與到課堂的學習需要學校和老師共同努力想出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目前,小學數學課堂已經開始利用“參與式學習”的教學方法,它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化課堂教學水平起到一定幫助作用。所以,本文對“參與式學習”的教學必要性進行分析,然后根據具體教學情況提出一些優化“參與式學習”的教學方案,從而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數學;參與式;教學;策略
一、小學數學“參與式學習”教學的意義分析
“參與式學習”是一種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學習的教學方法,它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氣氛,優化課堂環境,從而刺激學生參與到課堂的學習,并讓學生完全投入到學習的氛圍。
小學數學教學需要學生利用創新的思維能力去解決問題,從問題中發現規律并學會總結,最后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學生想要提高自身的創新思維能力,學會學習和總結問題,就必須聽從老師的教導,積極參與到課堂的學習和討論。在課堂討論過程中,開放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縱觀目前的教學方法,“參與式學習”教學策略是一種很好的刺激學生學習,完全讓學生投入到課堂學習的方法,它對小學數學教學起到很大幫助作用。小學數學課堂“參與式學習”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高學生學習注意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比較好玩,通常都不愿意主動學習,需要老師和家長的督促。“參與式學習”能夠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的學習和討論,認真學好課堂知識,提高學習的注意力[1]。所以,“參與式學習“的教學策略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措施。只有提高學生的參與性,才能讓學生真正投入到課堂的教學氛圍。
(二)活躍課堂學習氣氛
小學數學的課程比較專業化,而且學習的時間有限。老師的注意力都投入到了教學中,對于課堂氛圍的營造很少關注。導致數學課堂教學稍顯沉悶,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參與式學習”既能提高教學質量,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通過學生之間互相感染刺激了學習熱情,活躍了課堂氣氛,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發揮學生的大腦思維能力
“參與式學習”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的學習,并積極參與到課堂的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學會了自我思考問題,發揮了自己的大腦思維能力。在思考問題中,調動了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學習的自覺性。學生只要肯學習,投入到學習的氛圍中,就能刺激他們的大腦開發,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
因此,小學數學應用“參與式學習”的教學策略,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學的效率,學生在參與課堂學習過程中,可以發揮自身的大腦思維能力,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后達到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
二、小學數學“參與式學習”的教學策略研究
因為“參與式學習”具有的優越性,越來越多的學校和老師開始重視對學生“參與式學習”的教學。經過不斷地努力,“參與式學習”教學策略在小學教學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起到很大幫助作用。因此,本文將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的有關案例來具體分析“參與式學習”策略的運用情況,從中總結教學的經驗和方法。
教學案例:《統計》
教學重點和難點:讓小學生學會對身邊的事物行為進行總結歸納,并制作成表格,通過表格回答有關問題。
本案例將采用“參與式學習”教學策略進行《統計》課程的教學,大概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一)通過小組合作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老師在安排統計課程學習時,將學生按照一定的學習能力進行小組劃分,小組之間通力合作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此節課的任務是要求學生統計小組成員的喜好,例如:喜歡的運動項目,統計中要將男女分開,并制作成一張統計表格。通過小組合作分工,成績好的同學負責資料的匯總,而稍差的學生則負責數據的收集。小組合作學習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是一種很有效的“參與式學習”策略。
(二)增加課堂討論環節的時間
學生經過小組合作,將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統計。然后,老師組織小組成員向講臺來分享自己統計的結果,包括小組中喜歡的運動項目有哪些,人數各占多數,男女比例是多少等內容。老師可以適當延長課堂的討論環節,課堂討論環節讓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同時增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讓學生感到學習不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小組的整體榮耀,從而刺激了學生學習的參與性。所以,課堂討論環節是提高“參與式學習”的一種方法。
(三)老師采用合理的鼓勵措施
小學生的心理比較脆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2]。因此,老師和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老師采用合適的鼓勵措施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讓他們感到學習不是一件沉重的事情,而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投入到課堂的學習,提高學習的參與度。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按照每個學生的表現給予適當鼓勵。比如,對于統計課程的學習,老師對收集和統計數據較好的小組給予高度的評價,并給予一些獎品來鼓勵學生。同時,其他小組老師也要進行合理的鼓勵和評價,比如言語上的激勵以及一些小獎品的贈送等,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從而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以上則是根據相關案例進行的“參與式學習”策略的分析,案例中我們采用了小組合作,課堂討論以及鼓勵措施等方法來進行“參與式學習”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提高了學習的熱情,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因此,“參與式學習”教學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的效率,促進小學數學的教學。
三、結語
綜合上述的內容分析,“參與式學習”策略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它能夠讓學生完全投入到學習的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關注度和熱情。但是,我們在使用“參與式學習”策略時,要結合具體的教學情況,在遇到教學問題時要及時做出調整,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參與式學習”的教學優勢。
參考文獻:
[1]高德楠. 創設參與式學習環境對小學數學課堂的作用[J]. 新課程·上旬, 2016.30(3):126-126.
[2]丁雅娟.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中引領學生主動提問的策略[J].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16,8(16):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