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文耀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越來越認識到課堂教學不僅要有效,而且應該高效。高效的課堂強調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也就是說以盡量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使課堂教學活動的結果與預期的教學目標之間相吻合,使全體學生的素質得到提高。教學是否高效,要看每位學生是否在最大范圍內得到提高。
關鍵詞:高效;小組;合作
一、學生課前預習要扎實
學生課前預習好了,聽課才能有的放矢,課堂才能順利進行。
我是三年級語文教師,在每次上課之前我除了讓學生完成導學稿上的內容而外,還要求學生做好以下幾件事:
1.借助工具書讀準字音,在新教材中生字沒有注音,所以說學生必須通過查字典等方式讀準字音。
2.讀通課文,并且知道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在課文中能提出自認為重要的一些問題。這個問題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自己能解決了得,提出來在課堂中與學生一起分享;一類是自己解決不了,提出了等待學生幫助解決。
二、教師備課要充分
要構建高效的課堂,充分用好這四十分鐘的每一秒,充分的課前準備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在備課的過程中我必須要弄清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教學重點是什么?教學難點是什么?”我認為只要這樣教師才能不偏講,學生才能不偏學。要想備好一節課我認為是需要在時間上,和精力上做很大的投入,正如人常所說:“場上一分鐘,場下十年功”簡單的舉一個例子吧:我通常在備課的時候不僅自己仔細的思考,而且還要查閱大量的資料,比如在資料書中找,利用網絡查,最后現在教案上批注在課本上。
三、教師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要構建高效的課堂,就要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這也是新課標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發展為主線”的新的教學理念。抓學生主體作用,教師應該擺正位置,只起引導的作用。教與學的過程中不是老師教了什么,關鍵是看學生學到多少知識和怎樣學到知識。正如一句話所說:“予人以魚,惠其一時,授之以漁,惠其一世”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生活的能力,因為他們有一天要走入社會面對生活。
四、發揮小組的作用
1.“知識困惑”時的合作學習。
在新授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會提出一些質疑,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探索的欲望,然而大多數學生對新知識的本質認識不清,表現為迷惑,無法獲取新知識。甚至經過反復的思考、實踐,自身也不能獨立解決,真可謂之“山窮水盡疑無路”。此時采用合作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形成濃厚的研究氛圍,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2.“新舊知識碰撞、矛盾交鋒”時的合作學習。
不同的學生對不同的問題總會持有不同的觀點,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會有學習認知上的矛盾交鋒。如一旦有爭議問題提出,孩子們都會持自己的觀點與對方互相爭執,往往爭得面紅耳赤。此時采用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競爭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3.“當學生積極舉手,為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時的合作學習。
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當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后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老師,我說……”,“老師,我說……”,學生急于表現自己的想法,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但有限的時間不能滿足每一個學生的表現欲望,這個時候的小組合作學習能讓生生之間暢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傾訴,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課堂中我也常常聽到學生的抱怨聲,舉一個例子吧:我們一個班分8個小組,就在每一個組急切想展示的時候,我叫起了一些組,由于時間關系而有些組卻失去了機會,從而抱怨說:“這不公平,老師偏心”因為展示成功了我要給小組獎勵加分,包括上黑板寫生字我都必要每組給學生展示的機會,在抱怨中讓我看出了我們的組與組形成了競爭,在抱怨中讓我看出了小組的力量是巨大的。
4.在開展小競賽、小游戲或情景演練時的合作學習。
對小學生來說,他們更傾向于趣味性強的小活動、小游戲、小比賽。為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會創設一定的活動、游戲情境,而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完成,更能使學生形成相互競爭,相互團結,相互合作的優勢,使學生富有個性地學習。舉一個我班的例子:“我們班一個女同學叫戚翠翠,學習成績十分優異,但她是一個性格十分內向,沉默寡言不喜歡與學生交往,更不要說是參加什么活動了,但是為了小組的榮譽她在小組同學的幫助和鼓勵下她漸漸的與人交往了,性格也較開朗了。從這個小事情讓我得出了大結論,得出了:“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智商,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情商。”
五、多種方法激勵學生,從而達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鼓勵是學生樹立信心的源泉,成人需要鼓勵,學生更需要鼓勵。有時,老師不經意間的一句表揚或鼓勵的話語,可能使一個學生從此樹立學習的信心和勇氣,甚至可能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使其終生受益。
舉一個例子吧,我們一個女同學同學,白某某,懶惰家庭作業是常常不完成,書寫凌亂導致學習成績很差,個人的養成習慣不值一提,好多女同學向我反應不和她一起住,看到這些我是我真是怒火中燒,找來就是一頓批評,但是感覺這些不良習慣一點都沒改變,最后我就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對它加以耐心教育,此后,多次找他談話,鼓勵他,課堂中特意給她出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她回答,慢慢的發現這個同學簡直變了一個人似的,原來鼓勵和欣賞有這么奇特的功效!
人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調動我們班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除了用各種方法激勵還用各種形式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
1.班級學生的獎勵及評價機制
我們班除了學校給定制的激勵卡而外,我還制作了“喜報、金牌、銀牌、小老師資格證”等等,這些獎牌不是只用在學習上,而是方方面面,那么這些獎牌各代表多少分值,具體是怎樣用的?我來說一下。A=15 B=10 C=5 喜報=30 金牌=40銀牌=35 小老師資格證=15
不同是就是作業——我給每次的作業根據書寫程度和正確程度都打了ABCD得A的加15分,得B的加10分,得C的加5分得D的減5分。一個月下來按組進行匯總加分評比。
2.對學生的承諾
除了對學生上述的激勵我還對學生給了其他的承諾,具體有:看電影、照相、打籃球。比如:如果我們班搞一些活動或者是學校搞一些活動,或者是同學們整體一段時間表現都很好,讓他們暫且輕松放下學習擔不是放棄學習我提起就對他們說如果我們成功了將兌現以上承諾,因為上周我培訓兩天回來之后學生都能把我安排的學習任務完成而且質量較高,并且學生都能聽從班干部的管理,我昨天就拿上學校相機給他們照相(他們可以在校園內選擇地點,或者是邀請的合影人可以自己喜歡的是老師)
3.豐富生活,發揮才能
為了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發揮學生的才能我們班定于單周二晚自習“才藝展示”雙周二晚自習定于“經典演說”這兩個我們從去年就開始搞了,學生對這個興趣很大,效果也很不錯。學生有以前的小部分參加慢慢到了所有同學,由以前的男的只和男的到現在男的和女的搭檔,有的表演劇本,有的自編自演,有的唱歌,慢慢我就發現每一個同學都有每一個同學的特長對于星期二學生都迫不及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