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要:近年來,我國在經濟建設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科學教育事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學效果逐漸提高。小學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對學生邏輯思維及數學能力的培養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將簡單分析現階段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障礙;應對策略
小學數學在教學目標上是培養小學生的動手能力及思維能力,是學生能夠將知識理論同現實實際相結合,運用相應的知識對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加以解決。在眾多的教學方法當中,數學應用題能夠較好地完成這一目標。利用創設相應的情景,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同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利用模擬實際生活狀況使學生們能夠學有所用,通過現實生活經驗對有關信息進行分析,進而建立起數學思維模式。
一、 小學數學應用題在教學中存在的障礙
(一) 教學的結構形式比較單一
現階段,很多小學數學教師進行應用題教學中的一個障礙就是形式比較單一,結構比較封閉,創新性不強。因為受認知水平及理解能力限制,小學生在理解應用題時還存在一定問題,所以編撰教材的時候,設計應用題的時候,低年級的數學應用題多以圖畫或表格方式出現,而高年級的數學應用題則通常是利用文字表達,但過多文字堆疊會造成簡單問題復雜化情況,所以學生提不起興趣或產生抵觸情緒,這就增加了小學數學教學的復雜性和累贅性。長此以往,學生就會不再喜歡數學應用題,教師無法保證教學質量。另外,形式單一,結構封閉的應用題還容易令學生產生慣性的思維,從而很難形成創新能力及創新思維。
(二) 具有嚴重的類型化傾向
數學應用題是小學數學教師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可以說是教學工具,所以小學數學教師絕對不可以全部依賴它,應積極注意教師本身在教學過程中對小學生的引導和啟發作用。一旦教師單純地將小學生看成是被動吸收數學知識的機器而進行照本宣科,忽視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作用,就違背了現代教學理念,從而無法有效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另外,教師為了使小學生很快掌握解答應用題的方法,就會對應用題進行歸納總結,明確每種類型題的解題方法。這樣的后果就是學生解相應應用題的時候,就直接利用數學教師總結的共識,不進行思考。這種教學方法只能尋找到答案,缺少過程,從而無法體現應用題教學自身價值。
二、 應對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障礙的策略
(一) 積極創新小學應用題設計
現階段,小學數學的應用題在設計方面都比較簡單甚至太過簡單,題目中的條件都是充分且具體的,所以學生只需要進行簡單的思考就會得出答案。通常來講,題目直接給出套用相應公式就能解題的條件就行。小學教師在設計應用題的時候可以設置條件不足的題型,使小學生進行解題的時候利用已知的條件取得比較有價值的解題信息,然后認真思考和分析,找到缺失條件,然后按照提示信息獲得最后結果,只有問題實現環環相扣、條件缺少的應用題,才能有效培養小學生對信息的搜集,判斷,分析等綜合能力,從而有效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好勝心,讓小學生充分體會數學的實用性及樂趣性,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小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二) 積極拓展小學生解題思路
小學數學教師教授應用題的時候,雖然答案具有唯一性,可是卻有諸多方法能夠得出最終結果。要想有效提高小學生的推理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對相應信息的搜集和處理能力,教師要有意識地拓展小學生解題的思路,引導學生通過不同方法解決數學應用題,一方面可以打開學生思路,還能鞏固小學生之前所學的知識,可謂一舉兩得。小學生有效掌握應用題的所有條件間內在邏輯以后,利用不同視角盡量多地找到解題的方法,逐漸學會能夠舉一反三,這樣就可以有效鍛煉小學生的抽象理解能力和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是學生思維能夠處在一個比較活躍的狀態中。除此之外,小學數學教師還必須高度重視在課堂中教師的引導性作用,對學生進行恰當地引導和啟發,從而積極營造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使數學課堂的教學氛圍變得愉悅和輕松。
(三) 貼近生活,巧妙設題
小學數學教師不管是設立相應的教學目標方面,還是設計具體的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時候,都要注意從實際生活出發,把培養小學生綜合能力和顯示生活進行有效結合,從而取得更好的小學數學教學效果。例如,數學教師教授完分數應用題之后,就可以簡單的從現實生活角度設計這樣一個應用題:
一天,王老師帶著四百元錢到商場買衣服,商場的衣服款式繁多,顏色艷麗,并且商場做店慶,所有衣服都打折出售。王老師相中了幾件衣服,都非常喜歡。外套的價格是一百八十元,褲子的價格為外套價格的四分之三,而連衣裙的價格比外套的價格多六分之一,請同學們幫王老師算一下,她帶的錢是否夠買下所有的衣服呢?
小學生解這道分數應用題的時候,雖然在解題,但完全可以當做是解決生活中的小事。這種應用題在設計方面有效貼合學生生活,在幫助學生鞏固之前學過的數學知識基礎上,還會使學生在他們之后的生活中遇到類似問題進行積極的計算和解決。
(四) 有效引導學生掌握解題策略
所謂解題策略,包含諸多因素:首先,引導小學生對相應信息進行收集和整理。例如整理題目已知條件和隱含條件,然后綜合運用這些信息,利于對問題的有效解決;第二,引導學生對相關數量關系進行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有很多,也非常復雜,數學教師傳授學生解題方法的同時應引導學生理解為何選用這種解題方式,從而使學生能夠將方法運用自如。第三,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探索解決應用題的方法,特別是對解題步驟方面的探索,這樣能逐漸培養小學生形成比較連貫的和邏輯化比較強的思維。
三、 結語
小學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而應用題更是培養小學生推理能力和邏輯思維的重要手段。雖然在現階段的教學中還存在諸多障礙,但只要數學教師積極探索,尋求貼合實際生活,符合小學生智力發展水平及規律的教學方法,就能有效保證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賀傳運.數學應用題的有效教學策略探析[J].成才之路,2017,(01).
[2]蔡源.小學數學應用題難點解析[J].好家長,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