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摘要:初中趣味化物理實驗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物理規律,還能夠幫助其加深認識、培養創造性思維。本文旨在對初中物理實驗課堂的現狀與不足進行分析,并提出趣味化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教學實踐與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課堂;趣味化
物理在自然學科中起著基礎性作用,有非常強的實踐性與實驗性,實驗教學亦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對解釋抽象的物理概念有著重要作用。物理實驗教學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一種直觀教學方式,教師通過呈現實驗操作方式或者通過學生實際操作使學生體會到物理學習的興趣,從而加深對物理規律、概念的理解與記憶,感受物理的魅力、培養學習物理的主動性。學生通過實驗課堂的學習能夠提高動手能力與思考能力,更好地將課本知識與實驗結果相結合,學會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縝密的思考基礎上提高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與效果。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務必要尋求趣味化物理實驗教學的方式,針對當前不足進行改進,探求有效的教學策略,真正發揮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作用。
一、 初中物理實驗課堂趣味化教學的意義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對于素質教育有著重要作用,一方面初中學生由于年齡特點與心理需求對新環境新事物有著極為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求知欲與好奇心正是推動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內在動力,也是物理實驗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初中物理實驗要求初中生通過動手操作、親身實踐來完成實驗過程,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會感受到物理學習的魅力,極大地增強學生學習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的興趣和主動性。此外,物理實驗還能夠為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求真的科學意識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在接觸物理之初就能夠感受到科學的神奇之處。學生通過多次的物理實驗動手操作,能夠體會到與課本上物理概念完全不同的物理體驗,也能夠通過反復的實驗自己總結出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物理原理甚至是物理公式,例如摩擦力規律、歐姆定律等。而這一切的基礎都要建立在學生樂于學習、善于學習、能夠主動學習的基礎上。趣味化物理實驗教學能夠從根本上為學生提供主動實驗和主動學習的動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 當前初中物理實驗課堂趣味化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 對趣味化教學認識不足,重理論輕實踐
當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對趣味化物理實驗教學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重視,沒有認識到在實驗課堂中采取趣味化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仍然采取傳統的物理實驗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重視物理理論而輕視物理實踐。這種重視不足的情況阻礙了物理實驗課堂的高效開展,也影響著我國物理學科的快速發展。甚至許多初中物理教師對物理實驗都缺乏必要的重視,更遑論趣味化物理實驗教學,許多教師仍然采用教師演示實驗而學生被動觀看的實驗教學方式,更有甚者為了加快教學進度而省略演示步驟,只是讓學生記憶實驗數字和實驗規律,大大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沒有踐行趣味化物理實驗教學的宗旨。
2. 缺少實驗器材與設施,實驗效果不理想
物理實驗課堂開展的最重要基礎和最基本保障就是物理實驗器材與實驗設施的完備,在當前實驗設備科學化、精準化的大背景下,部分學校缺少必要的實驗器材就成為了阻礙學生進步和物理學科發展的負面因素。地區差異使得我國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許多地區的學校盡管有著強烈的趣味化實驗教學愿望,但限于條件艱苦落后而不能實現。此外部分學校雖然具備物理實驗室和實驗器材,但利用率低下,設施器材陳舊,難以達到實驗效果,更無法發揮趣味化實驗教學的作用,這也就陷入了學生學習成績偏低、物理教學質量遲遲難以提升的被動局面。
3. 實驗過程缺乏創新性與探究性,教學效率低下
初中物理實驗課堂趣味化教學的最根本目的就是激發學生的探究性與創新性,使學生能夠在興趣的驅使下積極思考、努力創新、主動探究、提高思維能力,然而當前大多數初中物理實驗課堂教學都忽視了學生主動性與探究性的培養,導致實驗教學效率低下,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部分初中物理教師盡管認識到了物理實驗的重要性,也進行了教學目標的設計、實驗過程的實踐,但是由于其實驗設計與操作過程缺少為學生預留的發揮空間,而導致學生只是機械地按照教師的講解按部就班地進行實驗操作,缺少主動創新的機會,也失去了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機會。這樣的實驗缺乏趣味,也就失去了實驗的真正意義。
三、 初中物理實驗課堂趣味化教學策略
1. 優化教學模式,重視實踐操作,激發學生興趣
初中物理實驗課堂能夠吸引學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為學生提供了動手操作、主動發現的機會,學生對于課本之外的學習知識方式往往都抱有極大的興趣。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避免一味追求教學進度、完成教學任務而剝奪了學生實際進行體驗的機會。教師應當注重物理實驗實踐操作,優化當前教學模式,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盡量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實驗機會,使學生對于實驗原理、物理概念的學習并不僅僅來源于教師課堂上的講解,而是更多地源于其親身實踐、自己總結,真正發揮趣味化實驗教學的作用。
例如在進行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中關于“光的折射”這一演示實驗的教學時,以往的教學模式是教師進行實驗演示,趣味化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讓學生親自試驗,每人攜帶水杯、筷子、玻璃在課上展開實驗。學生通過親自動手而不是觀看教師演示,能夠加深對于光折射現象的印象,通過情景再現的方式牢記物理現象與物理定律。
2. 加大物理實驗設施投入,組織學生自制器材,提高趣味性
趣味化物理實驗教學的物質保障是完備的設施器材,學校應當及時反映對于實驗器材的需求,加大對物理實驗設施的投入,為學生物理實驗操作與學習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進行大量、反復的實驗有利于其真正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識概念、物理實驗原理、物理實驗規律等,并在熟練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應用。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學生自制實驗器材的方式來加強實驗課堂的趣味性,不僅能夠彌補缺乏實驗器材的不足,還可以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更有熱情地進行物理實驗。
例如,在進行九年級上冊中關于斜面的實驗學習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自制簡易的實驗器材。要求學生使用玻璃珠、小鋼球以及厚薄程度不同的書本或者高度不同的三角形木塊等進行實驗,研究斜面的粗糙程度、斜面的高度等對于小球滾落速度的影響。
3. 培養學生探究性與創新思維,提高教學效率
在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由于物理概念較為抽象、物理原理較為難懂,因此進行實驗教學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很好地活躍課堂氣氛,營造活潑的課堂氛圍。針對當前趣味化實驗教學中存在的缺乏主動性和探究性的問題,初中物理教師應當對癥下藥,為學生提供和營造想象空間豐富、探索時間充裕的實驗課堂教學,進行實驗對學生物理知識的掌握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師也應當從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與主動探索精神入手,構建自主交流、自主探索的實驗教學模式,更多地促進學生實驗之外的思考,學會舉一反三,掌握一類物理規律,提高趣味化實驗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八年級物理中進行有關透鏡的實驗教學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實驗室中觀察凸透鏡與凹透鏡的區別,在通過實驗掌握了二者的基本成像規律后讓學生自主探索兩種透鏡在生活當中的作用,并互相交流、踴躍發言,通過理論提出、實踐驗證等途徑進行探究,促進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提高趣味化實驗課堂的教學質量。
四、 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物理趣味化實驗教學對學生物理知識的掌握、物理學科的進步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不僅能夠使物理實驗得到重視,還能夠使學生對于物理實驗具有極為強烈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物理教師要不斷地進行教材研究、實驗探索,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思維發散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創新物理實驗教學方法,優化物理實驗教學模式,促進趣味化物理實驗教學不足的改進和質量的提升。在教學的過程中盡可能多地進行實驗演示并為學生提供親自動手操作實驗的機會,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并培養學生的嚴謹科學態度,為初中物理實驗課堂的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學生科學素質,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郭聯見.初中物理趣味教學活動的開展[J].才智,2016,(23):132-133.
[2]張文.初中物理實驗創新性思維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4,(13):263-264.
[3]吳虹蘭.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4,(34):91-92.
[4]李向瓊.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4,(z1).
[5]魏廣啟.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16,(19):165,167.
[6]孫冠生.初中物理懸念、趣味型教學策略分析[J].基礎教育,2012,(18):62.
[7]郭少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183.
[8]張磊.關于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z2).
[9]邢鳳霞.關于新課改下初中物理趣味教學的幾點建議[J].學周刊,2013,(14):150.
[10]王東峰.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6,(3):15.
[11]朱曉燕.淺談新課改下初中物理趣味教學[J].現代教育教學探索,2015,(9):279-281.
[12]楊武.試論新課改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創新[J].科教文匯,2013,(36):154-155.
[13]李新榮.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5,(z2):14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