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玲
摘要:在進行山水畫的學習和創(chuàng)作過程中,墨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元素,如果說筆是繪畫工具,皴法是繪畫技法的畫,那么墨就是山水畫最直接的表現(xiàn),不論是外行人還是內(nèi)行人,在欣賞山水畫時都知道山水畫是用墨繪畫而成的,因此墨可以說是山水畫的“身份證”。盡管墨只有一種顏色就是黑色,但在古人看來墨分五色,因此學好如何用一種顏色表達出五種色彩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對學生靈活掌握墨的技法的鍛煉與提升。
關鍵詞:墨;山水畫;有效應用;掌握技法
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提出:“運墨而五色具。”這句話的含義是說盡管墨只有一種顏色,即所謂的黑色,但在使用過程中,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繪制,我們可以調(diào)制成五種不同的顏色,將這五種顏色運用在山水畫之上,就能夠繪制出很多不同的畫面效果。對于任何人來說,一提到山水畫馬上就會想到的是墨水,確實墨是山水畫的代表,沒有墨也就沒有山水畫,因此我們可以說墨是山水畫的身份的象征,墨在山水畫中的具體功效是非常明顯的。
一、 墨在山水畫中的有效應用
墨在山水畫重點有效應用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
首先,墨是山水畫的象征,沒有墨,再好的筆也畫不出畫,沒有墨,再高超的皴法技術也無法將山水畫的質(zhì)感表現(xiàn)出來,因此要想學好山水畫,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選好墨,用好墨,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加強對山水畫技能的提升。
其次,墨盡管只有一種顏色,但是通過加水、減水、調(diào)和等多種方式可以繪制出不同效果的墨色,這就是古人對于“墨分五色”的含義,在進行山水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靈活掌握墨的五種顏色,引導他們通過不同的方式來熟練掌握這些墨的顏色,從而更好地繪制出優(yōu)秀的山水畫作品。
最后,不同質(zhì)量的墨對于山水畫的畫面也有很大的影響。一般來說質(zhì)量好的墨水,墨汁清純,畫出的畫面就更加富有層次感,相反質(zhì)量不好的墨汁,其內(nèi)在摻雜的雜質(zhì)較多,畫出的畫面也就缺乏藝術感。因此在進行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模式辨別方法。
二、 墨在山水畫繪畫過程中的掌握技法
既然墨在山水畫的繪畫過程中起到如此大的作用,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山水畫的過程中,一定要將基礎的山水畫繪畫技法講授給學生,讓學生對基本的五色有一定的了解后,更好地掌握山水畫用墨的技法。
(一) 深入了解墨分五色的含義
墨分五色。尤其好墨,落紙濃而不滯,淡而不灰,層次分明。甚至有人講:有佳墨者,猶如名將之有良馬也。這自然指的是畫家,在他們眼里,墨不僅斑斕五彩,而且絢麗有情。這當然說的是松煙墨或油煙墨。在山水畫繪畫過程中,墨并不是只有一種黑色,當我們將墨與不同分量的水進行混合后,就能產(chǎn)生不同透明度的墨色,同時用不同干濕度的墨同樣能夠制作出不同的墨色,這些共同組成了墨的五種顏色,所謂墨的五色主要為“干、濕、濃、淡、焦”,如果我們在將空白算入到其中的話,就是后來人們所稱的“六彩”了,在五色之中,干和濕主要指的是水分的多少對比,濃和淡主要指的是色度深淺的比較,即我們使用多重的墨來進行繪畫,焦主要好似說在色度上更深于濃的一種色彩,而白往往指的就是空白,焦與白之間形成鮮明的對比。
(二) 掌握不同墨色的特點
既然墨分為五種不同的顏色,但是這些顏色又不同于我們?nèi)粘Kf的“赤橙紅綠藍靛紫”,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不同墨色的具體特點,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進行繪畫的創(chuàng)作。
一般來說,“干”墨中所摻雜的水分較少,甚至不加水就可以,通過這種干墨我們可以很好將山石的那種蒼勁、虛靈的意境表現(xiàn)出來;“濕”墨中加水比較多,當我們將墨與不同比例的水混合在一起并均勻調(diào)和后,就可以形成濕墨,用濕墨可以將苔蘚、樹葉很好的表現(xiàn)出來。“淡”墨色淡且不暗,淡也分為干濕兩種,淡墨能夠將物體的明亮面更好的表現(xiàn)出來。“濃”為濃黑色,用于對近景或者物體的黑暗面進行描繪,從而形成較為真實的效果。“焦”筆濃墨更黑一些,往往是用筆蘸上最黑的墨,常用來突出畫面最濃黑處,或勾點或皴。
(三) 掌握不同墨色的繪制技法
在進行墨的使用過程中,我們可以靈活使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繪制。一般來說,墨的使用方法主要有平涂、積墨、破墨和潑墨幾種。首先是平涂,就是用筆直接在畫面上將墨均勻的涂上即可,這種技法主要運用在一些物象的畫面上,在繪畫過程中應注意墨的均勻和平穩(wěn)。積墨其實是平涂的一個升級版,平涂往往只用涂一次,而積墨則是平涂若干次,使湖面形成反復堆積的效果,積墨盡管次數(shù)較多,但要注意堆積過程中的層次感,一定不要出現(xiàn)死墨團,同時在積的過程中,要注意筆的交錯、重疊的變化以及點染面積的大小變化。破墨指的是通過一種墨去擊破另外一種墨的方法,它與積墨之間存在的最大的區(qū)別在于破墨往往是在第一層墨沒有干的情況下直接進行破墨,從而形成不同的藝術效果。最后所謂潑墨指的是先用大筆蘸水將底部全部涂上淡淡的一層,然后再用濃墨進行調(diào)和的一種技法,使筆上墨色從焦墨自然過渡到清墨,然后大筆揮灑,橫涂豎抹,盡情盡意,水墨淋漓。
三、 總結
總之,在進行山水畫繪畫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讓初中生更好地掌握山水畫的繪畫技法,一定要讓學生掌握良好的用墨方法,首先教師應該先讓學生明白墨的顏色不僅僅只有一種,而是五至六種,其次教師應讓學生掌握不同墨色的具體特點及調(diào)配方法,使用方法,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畫出更加優(yōu)秀的山水畫作品。
參考文獻:
[1]陶亞萍.山水畫創(chuàng)作中墨法的形式語言研究[J].美苑,2014,06.
[2]金維.談積墨法在以太行山為題材的山水畫創(chuàng)作中的發(fā)展及其原因[J].美術教育研究,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