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曉妍
【摘要】文章從職業素養在職業學校語文教學中的意義出發,對現階段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對基于職業素養下的職業學校語文教學模式改革提出了一些看法,能夠為實現職業學校學生職業素養培養,實現職業教育與社會需求同步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職業素養;職業學校;語文教學;改革
在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之下,各用人單位對于人才的整體素質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中職學校作為現代企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在關注學生專業技能培養的同時,也要對學生職業素養進行重點關注。職業學校學生要想在今后的就業中獲得主動地位,就需要對自身的職業素養進行持續提升。作為一門重要的工具學科,語文不僅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前提,而且對學生今后的成長與長遠發展具有現實的意義。現階段的職業學校必須加強語文課程教學改革,對學生職業素養進行重點關注,以就業為導向開展高效的教育教學活動,為學生順利踏入社會,更好適應崗位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職業學校語文課程進行職業素養培養的意義
(一)樹立典型教育,強化學生心理素質
在職業學校開展心理學專項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心理素質。在語文學科教學中,也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與心理學專項教育相比,語文課程教學對于學生心理素質的提升作用更加有效,更具有直觀性。在語文教學中,有許多英雄人物的刻畫,也有反面典型形象的描述。通過學習這些人物對社會的影響,職業學校學生在心理上將受到正面引導與反面警示的雙重作用,學生的心理素質一定程度上將得到強化。
(二)培養良好業務素質
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教學,對學生閱讀、寫作、口語、表達能力等進行了重點關注。通過參與語文課程內外教學活動,職業學校學生的語文基礎得到了有效鞏固與拓展,其語文素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職業學校學生在牢固掌握這些語文能力的基礎上,才能對其他公共基礎課與專業技能課有更好的理解與消化,同時在未來復雜多變的職場中,才能更好地滿足工作崗位多樣化的需求。語文素養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業務素質的提升都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將使他們更從容地面對職場發展形勢與挑戰。
二、職業學校語文教學中進行職業素養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對職業素養的培養缺乏針對性
職業學校語文課程屬于公共基礎必修課,在課程體系中應當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師資力量匱乏、學生重視度不高等因素影響,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教學面臨著一定的問題。現階段,許多職業學校對于語文學科的授課方式都以照本宣科的方式為主,對于職業學校學生而言,顯然是缺乏針對性的,不僅沒有依據不同專業學生的實際需求來開展教育教學活動,而且教學形式千篇一律,教學過程單調枯燥,師生之間缺少互動交流。在這種教學環境之中,學生的職業素養不僅難以得到提升,反而容易出現慵懶與倦怠的學習情緒。
(二)教學模式與方法過于單一
職業學校學生經歷了較長時期的語文課程學習,都具有一定的語文基礎與能力。因此,在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并未開展聽、說、讀、寫于一體的課程教學。課堂教學以閱讀教學模式為主,簡單地對課文進行分析講解,并沒有對課文內容進行適當拓展與延伸。在這種過于直接的教學模式與方法下,學生的職業素養無法形成,將來步入職場,其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寫作能力等都會受到影響,不利于其未來的發展。除此之外,教師片面關注教材內容教學,沒有對教法與教材進行深入鉆研,沒有引導學生進行全面充分的思考,使得職業學校學生個性與思維發展受到了禁錮,無法培養學生就業所需的職業素養。
(三)考核評價機制單一
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教學不僅存在教學方法落后的問題,而且考核評價機制比較單一。通常,教師會以理論知識考核來評價學生語文知識學習的好壞,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沒有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基礎以及學習能力等。在被動評價方式下,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得到激發,同時沒有升學壓力的職業學校學生會認為只要在考試前突擊一下考試重點,或者死記硬背地進行學習就可以得到好的成績,久而久之,造成職業學校學生的語文能力與職業能力脫鉤。除此之外,對于學生語文課程學習能力的評價側重于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幾乎沒有關注學生職業綜合素質的考核。這種重結果輕過程的考核評價方式下使得學生的學習潛能難以得到激發,其職業素養也難以得到提升。
三、基于職業素養的職業學校語文教學模式改革措施
(一)加大教學力度,提高學生字詞積累水平
職業學校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識字基礎,但是學生在沒有一定字詞積累的情況下,很難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刻理解,也無法對自己的情感進行準確的表達。為了更好地提升職業學校學生的職業素養,職業學校語文教學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語文教學力度,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字詞,豐富字詞儲備,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內容,同時運用生動的文字對自己的思想感情與觀點進行準確表達。職業學校學生在步入工作崗位后,運用自身豐富的字詞積累,可以對工作相關文件進行準確理解,對自己的獨特觀點進行表達。這對崗位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此外,在職業學校學生群體中,不規范的書寫現象普遍存在,在引導學生掌握一定數量字詞的同時,也務必關注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形成,通過逐漸落實書寫規范要求,指導學生掌握漢字規律,使學生的漢字書寫更加標準,調動學生字詞學習的積極性。
(二)改進閱讀方式,提高職業素養
閱讀不僅是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走入工作崗位后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能力,是學生搜集與處理信息,正確認知世界,獲得情感體驗與拓展思維的重要過程。在職業學校語文教學中,傳統的教師授課,學生被動聽課的教學方式無法為學生準確傳達教學信息。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閱讀能力的不足致使學生語文水平難以得到提高,并間接影響到其他學科的學習效率,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也將大打折扣。因此,為了使職業學校學生未來在職場中獲得更好發展,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教學改革中要充分發揮出語文學科的人文性與工具性功能,通過對閱讀教學方式進行優化,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滿足。
如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開展閱讀教學,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合作探究等閱讀教學方式,使職業學校學生在語文教學中能夠掌握更扎實的基礎知識。除此之外,可以通過職業信息閱讀教學的開展,在課堂教學中將作者的思想過程與職業理想教育融合在一起,如在進行人物形象分析的過程中,適當進行職業道德滲透;在進行文章主題歸納時,適當穿插勞動制度相關內容介紹。通過在閱讀教學中的職業內容介紹,為學生今后更好步入社會工作,適應工作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提高應用文寫作水平,提升職業素養
應用文寫作是職業學生就業競爭力能提升的重要途徑。在工作崗位上,職業學校學生語文修養的高低可以通過寫作能力表現出來。同時,應用文寫作也是對學生字詞積累、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在工作崗位上,學生可以通過應用文寫作對自身的文化內涵與職業素養進行表現。此外,應用文寫作作為一種重要的溝通途徑將使其工作效果事半功倍。
在職業學校語文教學模式改革中,要把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的提高放在首位,落實在實際課程教學過程中,需對學生強調應用文的正確寫作,運用案例教學法以及講練結合法等方式加強應用文指導。此外,鼓勵學生主動進行寫作探究,在寫作中勇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大膽表達自己的獨到觀點,不斷提升寫作能力,在未來激烈的職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四)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強化學生交際能力
職業教育是為社會發展提供所需人才,與普通高校相比,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更偏向實用性。這就需要職業學校學生將所學知識合理應用到實踐中,將所學知識內化為能力,對企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因此,在職業學校語文教學模式改革時,可以通過開展豐富的綜合實踐活動,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訓練,并為學生提供展現自己才能的舞臺。具體來說,要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進行強化,加強口語交際訓練,并將與職業相關的活動滲透到口語交際教學中來。又如在進行聽力訓練時,不僅要引導學生認真聽清楚問題,分辨問題的主干,還要指導學生掌握更準確的聆聽技巧,學習他人說話的禮儀等,通過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使學生的職業素養得到提升。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語文學科是職業學校基礎課程的重點,對于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職業學校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同時注重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將語文課程知識轉化成為學生走入工作后發展的動力,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真正發揮出語文課程的價值,使職業學校學生真正成長為社會發展所需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楊慧.《中職語文讀本》在建構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體系中的作用[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35(04):64-66.
[2]裴艷.中職語文教學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的實踐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6.
[3]殷婷.基于職業素養的中職語文教學模式改革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4]龔培華.中職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思考與實踐[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2(1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