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冕+穆振海

【摘要】近年來,數字媒體產業快速發展,伴隨而來的是人才的巨大缺口。合理的課程體系是培養合格人才的保障。文章立足于數字媒體技術教育快速發展的背景,經過大量的實地走訪和調研,聽取企業的用人需求和同行高校的辦學經驗,并結合具體院校的辦學特點和優勢,構建出一套完整的課程教學體系,促進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關鍵詞】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體系;企業需求
一、課程體系建設研究的意義
隨著國家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戰略的逐步落地,以及互聯網對數字創意產業發展的驅動力日漸增強,數字創意產業需要龐大的人力資源。當前數字創意產業中發展最快的領域是游戲、VR(虛擬現實)、網絡動漫、影視動畫、創意設計、在線教育等細分領域。據SMIA首屆高端數字媒體人才雙選會數據,我國數字創意和數字媒體技術人才缺口達80萬。
為了順應這一產業需求,我國于2004年由浙江大學開始招收第一屆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本科生。到2015年,已經有134所本科高校招收了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本科生,主要分布在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西部地區開設的院校較少,廣西地區僅5所院校開設了數字媒體技術專業。鑒于這種人才供需嚴重失衡的情況,我院積極組織申報數字媒體技術本科專業,并進行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研究,為辦好數字媒體技術本科專業做準備。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的研究與建設在這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培養目標和知識體系分析
(一)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培養目標定位
根據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定義、廣西數字媒體產業發展人才需求情況以及我院作為工科院校的專業建設的優勢,制定我院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力求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數學與自然科學基礎知識相關的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備良好的技術素質和一定的藝術修養,能在互動媒體、媒體網絡、新媒體工程、數字創意、虛擬現實與互動影視等領域從事系統設計、開發與應用工作的應用型復合人才。
(二)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知識體系分析
數字媒體技術從學科角度來看屬于典型的交叉學科,它包含計算機科學知識、藝術學知識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以游戲設計方向為例,要求掌握計算機語言和編程、信息技術、軟件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等計算機學科知識;同時要求具有造型設計、場景設計、道具設計和界面設計等藝術設計能力;還要有游戲策劃、游戲推廣、文案寫作和媒體研究等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根據以上分析繪制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知識體系構成圖(如圖1所示)。
三、企業人才需求和專業核心能力分析
課程建設最重要的是人才培養定位正確,課程體系要有相應的行業存在作為依賴,有快速發展的人才需求作為支撐。為此,我們請教了多位大學教授和行業專家,走訪了大量的高校和企業,向數字媒體行業協會進行咨詢,對數字媒體產業的發展前景、人才需求的規格和數字媒體技術人才崗位的核心能力進行了全面分析。其中廣西壯族自治區內的企業有桂林云尚動畫制作有限公司、桂林天宮動漫文化有限公司、桂林卓成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桂林力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廣西壯族自治區外的企業和基地有深圳國家動漫產業基地、深圳互聯網產業園、深圳市合泰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北京漫尚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近十年來,具有計算機背景的技術人才缺少審美判斷能力,具有藝術背景的視覺、裝潢設計人才缺少計算機應用能力,具有文科背景的媒體學、傳播學人才缺少對行業的了解。這幾類人才的大量輸出,導致行業高層專家及公司領導普遍認為缺乏“適用”的復合型人才。原因在于,傳統院校教學缺乏跨專業培養的產業、職業意識,其課程體系和技術環境大大滯后于行業實際發展水平。
四、構建面向企業需求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體系
(一)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構建的指導思想與原則
數字媒體技術課程體系的建設把技術與藝術相結合,以跨學科的復合型的課程體系構建為基本指導思想?,F在企業所需要的是能對知識進行綜合運用的復合型人才,不但要掌握多項藝術設計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要有較為深厚的文化藝術學科功底,而且還必須具備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技術和軟件開發能力。課程體系構建要遵循計算機應用技術與藝術表現相結合、核心知識技能與創新能力培養相結合、課堂理論教學與藝術創作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以培養對技術與藝術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為重點,努力提高數字媒體技術人才的綜合素質。
(二)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設置調查分析
在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調查中,我們搜集了區內外眾多高校的教學計劃,其中走訪的高校有重慶師范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成都東軟學院、廣西科技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欽州學院、梧州學院等,取得了真實可靠的資料,我們分析并整理這些資料以便從整體上了解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本科課程開設情況。
在調查的高校中,作為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基礎核心課程開設最多的有數字媒體技術導論、設計概論與美學、設計思維與方法、線性代數、造型、計算機基礎、高等數學等;作為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核心課程開設最多的有計算機圖形圖像、數字圖像處理、視覺傳達設計、三維造型與動畫技術、多媒體技術基礎、軟件工程、游戲設計基礎、動畫運動規律、游戲架構設計、計算機網絡、數字音頻、非線性編輯與后期合成、數據庫系統原理、數字媒體資源管理和數字媒體市場營銷;另外還有一些課程是作為數字媒體方向核心課程開設的,如虛擬現實技術、交互設計等。
(三)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結構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構建是完成人才培養目標的根本保障,培養適應企業需求的數字媒體技術人才需要一套全面的、有特色的課程設置方案。本方案緊緊結合社會和市場對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搜集全國各地數字媒體技術本科專業教學計劃,分析并整理這些資料,以便從整體上了解數字媒體技術本科課程開設情況,并查閱相關文獻,掌握先進的課程設計理念,為課程體系的構建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綜合這幾方面的準備工作,對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構建。
數字媒體技術課程體系的具體構建方案分為學校通識教育課程模塊、學科基礎課程模塊、專業課程模塊和集中實踐環節。
1.學校通識教育課程模塊。學校通識教育課程模塊是每個學校任何一個專業必須開設的模塊,目的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2.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學科基礎課程模塊。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學科基礎課程模塊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字媒體技術基本素養,所開設的課程是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例如程序設計基礎與實驗、設計概論和美學等。
3.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模塊。專業課程模塊數字媒體技術的核心課程是為培養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人才而開設的主要的專業課程,集中反映了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中對專業技能的要求。專業課程模塊中包含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方向模塊課程)以及專業任選課,例如數據結構基礎、圖像信息處理、計算機圖形學和場景設計與表現等。專業選修課分為兩個方向模塊,即游戲設計方向和交互設計方向。
4.數字媒體技術專業集中實踐環節課程模塊。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實踐性很強,要求學生有比較強的動手能力,因此安排了大量的實踐教學環節,目的是增強教學過程的實踐性,以培養學生較強的實踐能力,例如計算機動畫課程設計、計算機網絡課程設計和數字媒體制作實訓等實踐環節。
五、總結
雖然很多院校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有很多課程是共同的,但對于普通的應用型高校來講,必須突出自身的優勢和辦學特色。作為工科專業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更應該堅持“應用為本”的理念,培養以技術為主,藝術、人文社科等為輔的應用型復合人才。課程體系的構建,充分考慮了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所面向的企業需求,不同的崗位對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人才的能力需求也不同。所以本專業核心課程體系的構建建立在對數字媒體技術行業人才需求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并且經過大量的市場調研和企業需求分析,在課程設置中將技術、藝術、傳播和人文教育有機地結合到專業教學和集中實踐環節中,使學生技藝并重,具備較高的綜合素養,適應企業需求。
【參考文獻】
[1]趙喜玲,潘赟.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6(14):99-100.
[2]山笑珂.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05):223-224.
[3]楊哲.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探討[J].現代教育技術,2010,21(08):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