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筠
【摘要】自從我國成功加入世界經貿組織過后,和其余國家往來活動也變得頻繁起來,英語作為其中的主要交流語言,開始引起愈來愈多人員的關注,尤其作為高校,要確保在加大英語專業化教育力度的同時,集中性地鍛煉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這樣一來,大學生才能夠更加從容熟練地和外國友人對話交流。在此類背景下,筆者決定在強調跨文化交際培養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影響作用前提下,深入性探討培養大學生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高校英語 跨文化交際 影響作用 培養策略
隨著時代的進步,如今高校不單單要求英語教師保留可靠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同時更希望有效地鍛煉學生這方面技能,畢竟跨文化交際是我國了解外國發展狀況和文化背景的主要途徑。至于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在高校英語教育中的影響作用,以及有效的培養策略等內容,將在后續內容中加以逐步深入性呈現。
一、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影響作用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持續改革發展,不斷加深與世界各國的友好往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掌握成為必不可缺的部分。基于此,高校英語教學中就更應將跨文化交際能力人才培養作為核心使命。中西方文化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跡象,包括彼此之間的思想理念和禮貌表達形式等都不盡相同,所以更需要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要做的,則是在摒棄過往單方面關注語言形式的教學習慣前提下,引導學生透過不同途徑深入性掌握英語使用國家的文化背景,包括特定區域的風俗習慣等,只有通過教學講解,才可以令大學生在日后跨文化交際中盡量減少對方的誤解現象。如要求學生在跨文化交際環節中,全面尊重對方的文化知識背景和風俗習慣,為日后高校學生視野和思維空間開拓、英語學習興趣遞增、跨文化交際能力提升等目標貫徹,提供必要的保障條件。
二、現代高校英語教育中培養和強化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策略
在高校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工作處理過程中,教師要確保適當發揮其主導作用,具體就是深入性理解英語和本民族文化內涵之后,扮演好英語文化的有效傳播和解釋媒介角色,輔助學生理解不同形式的文化差異跡象,進一步樹立起合理的跨文化交際意識,鍛煉高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1.在課堂教學內自然地貫穿融入跨文化交際意識。
第一,依照教材提供的素材和知識點,在合理時機內完成跨文化意識的滲透任務。在該類行為流程中,教師要保證預先深入性把握教材中不同內容隱藏的文化內涵,之后選擇適當時機條件詳細闡述有關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如此一來,不僅僅能夠強化高校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技能,同時更可以實時性激發這類群體強烈的英語學習欲望,為日后整個高校英語課程教學質量大幅度提升,奠定了基礎。
第二,設置生動化感知情境,令學生可以及時檢驗和鞏固已學的跨文化交際要訣。歸根結底,就是要求教師依照教材內容中隱藏的諸多文化內涵,創設生動化的感知情境,令學生在體驗過程中自然地實踐已學的跨文化知識,感受到了英語文化學習和應用的現實意義。需要注意的是,在這部分情境創設環節中,教師務必要維持整個課堂氛圍的和諧和愉悅狀態,切不可令學生產生過度緊張的心理反應,這樣才能切實激發他們的英語對外交際潛能。該類跨文化交際的教學模式,不單單表現出教師對學生文化知識的傳授,并且更方便學生及時性檢驗和練習已學知識點,使得他們猶如處于英語國家之中,逐步掌握英語語言的使用訣竅,進一步有效改善自身的跨文化交際水準。
2.組織課外交際活動,強化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可以考慮借助多媒體等高端技術設備,進行錄像和廣播播放,亦或是直接聘請外教和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為他們后續英語演講比賽和英文歌曲延長等活動組織,提供豐富可靠的指導性依據。事實證明,這種種有趣的實踐活動,可以充分激發高校學生學習和說英語的積極態度,進一步提升這類群體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技能實力。
再就是要求院校領導加大對內部英語教師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指導力度,即在確保全面迎合時代和社會改革發展趨勢的同時,系統化整改傳統的英語課程教學大綱,額外設置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專業課程項目,確保教師可以向學生實時性傳授最為前沿的英語知識,并借此持續改善個人的理論水平。畢竟唯獨教師個人英語文化知識豐富之后,才能更加靈活與高效率地應用到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之中。
三、結語
綜上所述,想要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不單單要依靠于多元的實踐活動,同時更要教師實時性接受有關培訓指導,利用高端化技術和設施條件演繹特定語言場景。這樣一來,學生感受和掌握英語文化的積極主動性意識就會全面激發,愿意在課后利用網絡或是圖書館查詢整理一系列關于西方國家文化的資料,輔助教師全面加快課外交際活動的組織進度。歸結來講,跨文化交際意識和技能的培養工作,始終屬于一類潛移默化的適應過程,除了上述筆者闡述的處理建議之外,還有許多科學人性化的方法值得指導教師加以深入性挖掘和探索。
參考文獻:
[1]高艷.跨文化英語教學之我見[J].呂梁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0,17(03):94-99.
[2]王守仁.關于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23(01):150-155.
[3]何剛.話語、社交、文化——文化驅動的社會語用視角[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26(03):179-188.
[4]胡文仲.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外語教學中如何定位[J].外語界, 2013,15(06):120-1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