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利敏
【摘要】“教育回歸生活”“幼兒園一日生活皆課程”,已經成為當今教育界近年來最為熱切的呼喚。一日生活是幼兒在幼兒園一天的全部經歷,是幼兒生命充實與展現的歷程,“是個體在參與、體驗與創造中,利用環境自我更新的歷程”(杜威)。一日生活的內容即幼兒在園的全部生活。
【關鍵詞】幼兒一日生活;自主性;個性
一、問題的提出
(一)教育如果融入一日生活中,幼兒根本學不到上小學所需要的知識
這種看法認為,一日生活中幼兒只能學會一些如穿衣服、擦鼻涕之類的生活本領或者生活知識,沒什么意思,不可能學到上小學所需要的知識。這個觀點誤解了一日生活的內涵,窄化了一日生活的功能,貶低了幼兒在生活環節中的學習及其學到的生活價值,錯誤定位了幼兒期的主要任務等。
(二)生活中學習的知識是瑣碎的、不系統的,所以不能把教育融入生活中
幼兒的學習不應在生活中而應該在成人組織的教學中進行,教授給幼兒成人整理好的、結構完整的系統知識。比起系統的學科知識來說,生活知識的確顯得比較零散,瑣碎,不系統。然而,正是這些將成為幼兒進行系統學習的“所必不可少的素材”。
(三)如果教育融入一日生活中,幼兒園與家庭就沒有什么區別了
這種觀點認為,幼兒在家是生活,在幼兒園是學習;生活知識的學習可以家庭里進行,幼兒園是教育機構,應當教專門的學業知識。如果把教育融入一日生活中,沒有專門的知識教學的話,幼兒園與家庭還有什么不同呢?不難看到,幼兒園教育與家庭的主要區別被錯誤地定位在教師“教知識”幼兒“學知識”上。
二、調整的措施
第一,轉變觀念,以幼兒為本。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心中就要有孩子,就要有愛。只有用心感受孩子純真的笑容,用心聆聽他們稚嫩的聲音,才能真正進入孩子的世界。最主要的不是要求孩子在幼兒期要學會多少知識,而更多的應該是注重行為的養成和人格的形成。
第二,重視一日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一日活動是幼兒園課程的基本內容。孩子在園8小時左右的時間中,生活環節(來離園、盥洗、進餐、午睡)占園生活的50%以上(扣除1小時的游戲活動、1小時的學習活動、2小時的運動)。而這些生活環節又比較零散,教師平時容易把生活活動看成累人的瑣事,忽視生活活動的教育價值。
第三,讓教育自然地融入生活中。大自然是孩子們的課堂。無論白天、夜里,還是晴天、雨天,課堂無所不在。我們堅信大自然可以培養孩子的美感,啟發孩子的悟性,可以向孩子們展示事物的基本規律。大自然從不向孩子們索取,也不厭倦,只要我們愿意接近她,她會毫不保留地接納我們。
第四,重視研究幼兒的生活。
三、我們的實施
最近,幼兒的自主已然成為教育界的新趨向。每一個幼兒能充滿活力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這是教育質量提高的標志,這是一種好現象。幼兒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獨立性、自主性。將自主貫穿于一日生活是很有必要的。
(一)學習
1.晨間戶外活動。一日之計在于晨,晨間活動是幼兒一日生活的開始,開展得好,能使幼兒精神飽滿,情緒愉快地開始一天的生活和學習。晨間鍛煉對幼兒的健康也很重要。
對于幼兒來說,接近1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要合理安排,要不然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每個班級都會安排兩到三個趣味性的戶外項目,幼兒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有些幼兒比較鐘情于一個活動,有些幼兒則會三五成群有組織地活動,而有些幼兒就喜歡跑來跑去。這些活動,都是幼兒在自主意識下想做的。
2.主題活動。點心后的休息時間,其實就是自由結伴找座位。幼兒想坐哪里,和誰一起做,都可以自己決定,充分體現了幼兒的自主性。但是一旦開始主題活動,就要遵守規則。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主題教學活動就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班級所有幼兒都參加的教育活動。
3.早操。早操是體現一個班集體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列隊來說,小班采取拉圓圈來做操,幼兒自主站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教師;中大班采取方陣做操,幼兒可以選擇自己的位置但還是要排成方陣,使幼兒局限在固定的位置,失去選擇權。在早操時,幼兒自愿選擇排頭、前后、順序等,以愉悅的心情去做早操。
4.自主性游戲。游戲往往是幼兒力所能及的活動,每個幼兒都在他們自己的水平上玩,他們不會選擇難度高于自己能力的活動內容。每個班級自主開展區域游戲,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區域。由于班級活動室的限制,幼兒活動不開,因此采取兩班合并的原則,兩個班級的區域游戲串通,這樣幼兒的選擇空間就大了。但是也不局限于一個區域游戲,可以多個游戲先后進行,幼兒自主安排游戲。
5.學習性區域。學習性區域活動是指教師根據教育目標和幼兒發展水平,有目的地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擺弄為主要方式的個別化的自主學習活動。幼兒只有與材料真正發生作用,才能從中迸發出智慧的火花,演繹出生命的靈性。
6.戶外體育游戲。游戲是幼兒的天性,伴隨著幼兒的成長。身體運動是幼兒生長發育的必需,喜歡運動也是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給幼兒充分的自主和自由,讓幼兒在探索實踐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自信心也隨之增強,自主性得到發展。
7.離園準備。離園前活動是幼兒園一日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不可忽視的教育環節。離園前幼兒知道快要回家了,一些控制力不強的幼兒往往喜歡在教室里走來走去,這個時候應讓他們安靜下來,以集體、個人等形式組織游戲,適當地勞動等,如唱歌,念兒歌。這些活動既穩定了幼兒情緒,又激發了其對學習的積極性。
(二)生活
1.入園,晨間談話。晨間談話是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一個特殊環節。教師要真正地了解幼兒,就必須珍惜與幼兒每一次“心靈交匯”的機會。早晨幼兒從各自的家庭來到幼兒園,每個人的情緒都不一樣。恰當的晨談能使他們的不良感情得以控制。而幼兒的問好、打招呼,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你的回應可以調動幼兒的積極主動性。endprint
2.盥洗,點心。每個人的生理需求和飲食習慣不一樣,有的適應時間長,有的適應時間短。幼兒園不是軍事學校,不用什么事情大家一起做。而自主盥洗、點心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幼兒現階段的身心要求。動作快的幼兒可以坐下來休息聊天,順便等待動作慢的幼兒;動作慢的幼兒看到大家都做好了,自然而然就會加快動作,比別人催促要積極多了。
3.盥洗,水果。兩餐之間補充一些點心或者水果,可以補充能量,讓幼兒精力充沛。水果采取自助餐形式,二選一,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
4.盥洗,餐前準備。餐前準備一般會進行談話或者電子閱覽。談話主要是總結一下游戲經驗,糾正一些問題,表揚鼓勵。
5.午餐。每個幼兒的胃口都不一樣,同時我們又提倡不浪費糧食,這對那些胃口小的幼兒不公平。自主盛飯,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費糧食”是我們班級的口號,不僅培養了幼兒的自主性,還提高了幼兒的道德素養。
6.餐后活動。餐后一般會安排一些手指游戲、看書、手上活動等。幼兒可以自己結伴選擇,不僅增進了同伴間的感情,還增強了幼兒的主動性。
7.午睡。根據幼兒的生理特點和年齡特點,午睡有益于幼兒的身心發展。睡眠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幼兒的生長發育、身體健康和學習情況。幼兒自己穿脫衣物,不僅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還調動了積極主動性。
四、我的收獲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我對幼兒自主性有了全新的認識。不再像以前,只要說自主性只會想到游戲,太過于局限。幼兒的一日生活就是幼兒在幼兒園的一天,并不只有游戲,而更多地在于生活、學習習慣的培養等。很多家長甚至部分教師都不尊重幼兒的一日生活,他們只想看到幼兒在園學到了些什么,并不關注它對幼兒的重要性。自主性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它讓幼兒的生活和學習變得更加有趣。
首先,要把握好與幼兒互動的節奏,要求教師站在幼兒的角度,以“假如我是孩子”的心態體現幼兒可能的興趣與需要,不要僅僅從“我想怎么教”來設計活動。
其次,要把握好與幼兒互動的節奏,要求教師給幼兒時間和空間去探索、思考,要提供條件,鼓勵支持幼兒去驗證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錯誤的想法,要允許幼兒犯錯誤,不要急于用成人認為正確的方法或觀點去框住幼兒的頭腦。
顯然,幼兒自主活動可以讓幼兒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發展,幫助幼兒自由、富有個性、健康地成長。這就需要教師在活動中不斷地引導和幫助,同時擺正幼兒與教師在活動中的地位,給幼兒充分自主的權利。只有這樣,幼兒的自主性才能得到發展,幼兒的一日生活才會更精彩,幼兒的個性才能更和諧。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管旅華.《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案例式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