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永娟
摘 要:識字是一切學習能力的基礎,只有在識字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汲取知識,提高理解能力,為將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提高學習能力;所以,識字階段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么讓學生更高效地識字呢?筆者認為讓識字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會事半功倍,下面就簡要地談談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低段的趣味識字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策略;基礎
一、 故事引入,激發學生的識字熱情
愛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從幼兒園到小學階段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個有趣的故事能牢牢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有效緩解孩子從幼兒園的輕松環境過渡到小學生涯的緊張心理。在進入小學課堂時,我先讓學生自我介紹,適應一個新的大家庭,然后告訴他們:“老師今天為大家帶來了一個故事,故事里的小主人是和你們年齡一樣大的小朋友,你們想聽嗎?”講臺下一陣歡呼,于是,我給他們講了駱賓王的故事。
《鵝》是他們早已耳熟能詳的詩,但那是一種讀書不求甚解的背誦,小學和幼兒園的不同區別在于,要在熟悉的基礎上去理解,要培養出知其然還要去探索其所以然的習慣。當孩子們知道他們背誦過的詩是駱賓王七歲所作時,有驚嘆,有不可思議,但更多的是羨慕。這個時候再加以引導:“同學們覺得駱賓王值不值得崇拜?”答案是肯定的!“但每一份成就背后都伴隨著辛勤的付出,會寫出這么美的詩,說明駱賓王一定有很好的表達能力,一定看過很多的書,會去理解書中所寫的含義,那他一定也會認識很多的字,對不對?”如此一來,給學生心中樹立一個同齡的榜樣,同時說明識字的重要性,激發出孩子們對識字的熱情。
二、 先漢字,后拼音
先漢字,后拼音是新教材提倡的一個觀點,這是很有它的道理的,現在我們的孩子往往是先用頭腦去記憶,然后再用眼睛去證實。就如同不少學生在上小學之前已經會背很多詩詞,《三字經》《弟子規》《唐詩》等等不一而足,但把他們會背的文章拿到他們手里卻未必會讀;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領讀一遍他們熟悉的兒童詩,讓他們手指指著跟讀,就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學生心中也有一種“原來如此”的感覺,他們會覺得識字其實沒那么難,從心理上能得到一種放松。但也要讓孩子們清楚只有學好拼音,才能讓學生認識更多的字,甚至想認識的或必須認識的所有字。拼音是識字的工具,好的匠人都得會用很好的操作工具,這樣才能很好地完成他們的作品。
三、 遵循漢字的書寫規律,用形象的比喻加深學生的記憶
我國最初的文字形式就有一種是“象形文字”,是說根據事物的形態來編寫文字符號,便于記憶。在教學上,我們也可以借用前人的智慧,將這一方法倒用,來加深學生對漢字的記憶,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漢字是一種多么輕松而有趣的事,從而把漢字存在記憶中變成一個理所當然的過程。
如在教學“廳”字時,先讓學生了解“廳”字的結構,它是一個半包圍結構的字,書寫順序應該是從外到內。在教孩子們書寫順序的時候,加一些有趣的描述,首先寫“廠”,我們每個人都有家,有了家才有安全感,“廠”這個偏旁就仿佛我們的家對不對,有了它,我們才有了遮風避雨的港灣,同學們看,上面那一橫是不是正好能擋住雨和陽光呢?接下來,寫“丁”,丁的意思是人口,古有人丁興旺的說法,“廠”是家,“丁”是人,把人讓進家里,就美滿了,對嗎?這個時候有學生提出問題:“那為什么家里沒有門呢?”引起了同學們的一陣歡笑,說明大家也都樂在其中,跟著老師的思路,在愉快地探索著,這是一件好事。“因為‘廳只是家里的一部分,同學們想一想,你們的家里有幾個房間,每一個房間都是用來干什么的呢?”這引起同學們的思考并踴躍回答老師的問題,從他們的回答中大家都清楚了家里有臥室,有廚房、書房、衛生間,還有客廳。這個時候把孩子們的思維拉到“客廳”上,“同學們,你們知道客廳的用途嗎?”“對了,客廳里除了看電視,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歡談,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接待到家里來的客人。既然客廳是個人來人往的地方,那門是不是應該開著呢?”一場充滿歡笑而有吸引力的識字課結束了,課后的作業中,錯誤率很少。
又如在教學“坐”字時,應先寫兩個“人”,再寫“土”。從“坐”字的整體形態上來看,給人一種周正的感覺,在教學這個字的時候可以趁機規范一下學生們的坐姿。分解下來,兩“人”席地而坐,中間有“丨”,下面有“一”,有依靠和穩妥的意思。根據文字的“形”和所代表的意義來給孩子們分解,便于他們記憶。
四、 結束語
小學低段的孩子,他們身上還有未脫的稚氣,不太講理,卻很容易被有趣的事物吸引,注意力還不太集中,綜合這些特點,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就顯得尤為重要。這需要老師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時間,不厭其煩地去拆分字體,站在兒童的立場去賦予漢字更多的故事和更多的想象空間,甚至加進去一些人文知識,講講漢字背后的故事和歷史,讓漢字不僅僅是單一的存在,以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所有記憶的法則,都離不開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提高記憶的效率和持久性,老師的用心加上孩子們的慧心,識字一定不會是一件難事。
參考文獻:
[1]陸艷.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淺談[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S2):245-246.
[2]呂舜昌.提高小學低年級識字效率的教學思考[J].淄博師專學報,2006,(04):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