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輝
摘 要:翻轉課堂既是一種教學方法,也是一種推進教學改革的新思維。其內涵主旨在于通過“教學形式”“教學方法”的改變而提升教學效果,完成與素質教育、以人為本理念的對接,促進綜合型人才的培養。當前通過引入、應用、推廣這種新型教學模式,極大的推動了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教學改革。但適用范圍有限,而且實踐中困難重重。下面就從實際教學經驗出發,對翻轉課堂對小學數學課的影響做出討論。
關鍵詞:翻轉課堂;小學;數學課;影響
翻轉課堂突出了個性化教學,要求對學生自學能力有一個較好的評估,從而實現差異化教學,因而從教師的角度分析,備課、既定步驟與零時生成的互動、問答必然會產生沖突,其要求非常高,雖然克服了“重復”教學模式,但工作量、職業能力要求非常高。而在學生方面的調查研究、信息收集也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整體上觀察翻轉課堂對于教師、學生有理論上的利益,但在實踐中卻對教師、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一定的時間做必要的準備,并透過過渡時期的延長最終達到目標。
一、 翻轉課堂增加了教學工作量
翻轉課堂的理論依據表明它可以應用于小學數學課的教學,比如,在微課堂教學環節,就引入了學生觀看視頻的方式,令學生首先主動去觀察、學習,既引發了學生的興趣,又通過問題的設置,引導學生進入到了牽引環節,對所要學習的課程主題進行了討論;進一步在互動環節利用翻轉課堂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性,學生可以自主的去學習、討論,并在教師的引導下最終做出所學知識的歸納總結,以及在課后的繼續探索。但是,翻轉課堂增加了教學準備工作量。包括微課的設計與制作、微課的發布、學習平臺的管理等。學生在課前的學習是教師難以掌控的,雖然學習任務單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學習微課,教師也能夠通過回收學習任務單檢查學生課前的學習情況,但很顯然這些都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課中與學生的互動,就意味著教師不能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地執行教學方案,中間也許會遇到突發狀況,課堂的生成性較強,需要教師的教學機智。
二、 翻轉課堂對教育主體的影響
1. 翻轉課堂對教師的教學能力要求高
翻轉課堂的最終目的是通過課前學習淺層知識,課中留出大量時間針對性的解決學生的問題,并培養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如創新、合作、問題解決等。一般的教學都是以講授為主的,教師們抱怨課業任務重,沒有時間組織學生互動、沒有時間進行項目化學習、沒有時間開展小組合作等。但是,借助于翻轉課堂,當我們已經有了足夠的時間時,教師能否善用這么一段時間呢?未必。因為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新課改倡導的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方式為例,試問有多少教師真正能夠運用自如地自主、合作與探究式學習?君不見,在信息化教學技能推廣的培訓中,有多少教師抵制新技術、新工具、新方法,找出種種理由,不肯自主地、探究式地嘗試這些新方法;君不見,教研活動中,教師們談論一通,最終留下的卻是只言片語,哪有合作的氛圍與結果?因此,從很多跡象可以認識到教師本身對這種開放式的學習方式都不擅長,更別提去引導學生創新、問題解決了。另外,在微課的制作時,最佳的情況是根據學生現有學習水平,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等定制、開發微課,而不是通過批量引用外校或市場上的微課。如何設計切合學生真實需要與生活經驗的微課,也需要教師花很多功夫。
2. 翻轉課堂對小學生的自主性要求過高
理論上講,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課中的應用所產生的影響最突出的表現于學生方面,具體如學生由原來的被動性學習,轉變到了主動性學習方面。其中的推動力或主要原因在于,翻轉課堂能夠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中起作用的“主體”,并借助這種中心設置,較好的在可視化、直觀、形象化、生活化的學習氛圍中,將小學數學課與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結合在一起,如對微視頻的運用就非常直觀的達到了這種效果。然而在實踐過程中,教師需要應用角色互換、課堂主體翻轉,令學生在參與中獲得一種學習體驗,激發了學生興趣與參與的積極性,由此推動了學生對于小學數學課的重新理解,明晰了數學、生活之間的關系;感受到了學習與快樂之間的接觸。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很難有所謂的“主觀意圖”,因此也很難在這個學習階段有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自主性”,或者滿足翻轉課堂的“自主性”。即使把學習的主動性歸還給學生,利用學生的主動性參與到小學數學課的學習之內,也很難完成小學生對小學數學課的“自主學習”。所以從學生的角度講翻轉課堂的實踐也面臨許多困難,在推進過程中值得探討。
三、 結束語
翻轉課堂對小學數學課的影響需要通過它對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的影響、對教育主體的影響來認識。經過初步分析可以發現,從理論上講在小學數學課教學中,通過對翻轉課堂的應用能夠有效的以其本身所具備的思維屬性、工具屬性,為小學數學課提供新思維、新方法,并通過這種理念、方法的了解、運用、實踐,極大的推動了小學數學課教育教學模式的轉變。然而事實上,由于它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職業素質、學生有很強的自主學習能力,這與我國小學數學課教學的實際情況存在過大的差異。需要教師、學生、家長和學校領導幾方面能一致的配合,學生與教師的適應還有一個過程,需要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逐步推廣。
參考文獻:
[1]代岳忠.例談小學數學翻轉課堂的研、改、思[J].學周刊,2015,(35):42.
[2]翟樹紅,于躍.“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亞太教育,2016,(4):25-26.
[3]張劼.小學數學課堂到翻轉的時候了嗎[J].學園,2016,(2):109-110.
[4]陳惠芳.基于“翻轉課堂”的小學數學導學策略研究[J].時代教育,2016,(14):225.
[5]曹彬.關于運用微視頻“翻轉課堂”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啟示[J].新課程導學,201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