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宇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政治課程的重要性。特別是高中政治,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價值觀和道德觀。新課改下,在高中政治課堂上開展生活化教學,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并備受廣大師生的關注。以學生的生活背景開展生活化教學,緊密聯系生活與政治,能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生活化;高中政治;新課題;路徑
培養學生正確的人身觀和價值觀,是高中政治教學的宗旨。一直以來,高中政治課堂上,主要是講授課本知識,未能緊密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因此不能實現預期的目標,也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新課改要求高中政治課應滿足學生的感悟和生活體驗,彰顯一定的時代氣息,使學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政治知識。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高中政治教學理論與實踐脫離。而采用生活化教學策略,有機地結合了學生的生活實踐和政治課理論,進而使課堂教學效果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一、 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意義
檢驗知識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就是實踐。高中政治和現實生活間的聯系是非常密切的。開展政治生活化教學,具有以下的作用:
1. 更好地推進教育改革
高中政治教學內容應該有機地結合學生的思想和社會生活實際。因為脫離了生活實際,傳統的高中政治教學不能將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有效調動起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要求高中政治教學有機地結合生活實際,由此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政治知識,才能使政治教學面向生活和全體學生。在使學生掌握政治知識的同時,使自身的生活能力和社會認知能力進一步提升,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 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新課改要求高中政治教學應立足于學生的成長特點和實際需求,重視現實生活,使政治教學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貼近,幫助學生對周圍的事物正確看待。有機地統一了社會發展與個人成長,進而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3. 有利于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
對課本知識單純的講解,是傳統高中政治教學的主要模式。學生們對抽象的理論知識不感興趣。僅僅是依靠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不能真正發揮高中政治學科的功能和價值。而政治教學生活化平臺的搭建,有機地結合課本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在對社會適應和認知的過程中,能對政治知識的價值更深刻地感受。
二、 實現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1. 創新教學觀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為了實現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教師應遵循一切為學生發展的教育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學內容。為此,教師應主動探索,對新的教學方法不斷探究,使政治教學內容與生活化聯系更加密切,促進政治教學生活化的不斷發展。
2. 精選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新課改要求高中政治教學結合學生未來發展需求,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在社會生活中蘊含理論知識,以完美地結合理論邏輯和生活邏輯,理論知識和生活現象。作為師生共同探求知識的體驗過程,高中政治教學應不僅僅局限于教材內容的講解,教師應結合最新的時事政治,遵循政治學科的特點,在政治教學中貫穿具體的生活事例,將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出來。
3. 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為了實現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教師應采用活動式教學和案例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結合教學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教師應通過典型案例的講解,使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升。活動式教學主要通過開展課堂活動,立足于教學需要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主動參與,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認識生活化教學方式,教師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運用,能使學生對課本知識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4. 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
教師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通過生活化情境的創設,能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并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以促進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形成。為此,教師應立足于課本,面向生活,對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進行創設,緊密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在課堂中引入學生身邊的人和事,將教學內容用生活化的情境去展現,使學生對理論知識更好地理解和吸收。
三、 結論
對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高中政治課教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傳統的講解理論知識的方法,已經不能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給予滿足。而在政治教學中引入生活化,能將學科的價值和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莫素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04).
[2]李揚慶.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探究[J].學周刊,2017,(14).
[3]陳福進.淺談生活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07).
[4]彭詩媛.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探究[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7,(06).
[5]姚玉娟.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思考與探析[J].中華少年,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