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
摘 要:充分利用網絡與物理實驗進行課程整合是信息時代新課程對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實驗是一種探究行為,網絡是一種工具、媒介。物理教學中可以很好地將兩者有機結合,讓一堂很枯燥的物理課變得生動活躍,既有理論的部分又有實踐的部分,更好地提升物理課堂的內涵,實現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拓展。
關鍵詞:網絡;小組合作;分組實驗;探究;創新
眾所周知,現在的新課程注重校本教研,關注在學生發展基礎上的合作、探究與創新學習;傳統學校往往忽視課程資源利用,所教授的知識比較生硬,所列舉的例子也比較呆板,被教材束縛。因此關注課程資源的整合利用,重視師生整合、校內外整合、課內外整合、多學科整合是很有必要的。教學是讓學生主動發現知識、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的過程,是教師指導學生主動構建知識、學生主動參與探究與構建知識的過程。物理教學中,應該把理念與認識作為根本,合理地運用網絡資源,帶領學生進入實驗探究情境中,通過網絡環境下的物理小組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意識能力。
一般說來網絡環境下的物理實驗教學模式為:
情景設置→網絡實驗探究→學生分組實驗探究→互動交流升華
這類課程的亮點在于網絡實驗探究與實際的學生分組實驗相結合,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豐富更多的感性認識,給學生網絡平臺充分發揮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物理知識很自然地被學生所認同,同時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小組合作的協同意識。
特點一:網絡解決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增加了許多實驗素材,豐富了物理學習環境
網絡背景在學習信息的制造、貯存和傳遞方面有著特別的優勢,它克服了傳統課堂教學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問題,網絡互動課堂中學生可以根據課題內容在課前或者課堂上利用internet廣泛搜羅與課題相關的資源,教師也可以通過事先的篩選獲得網絡中大量的相關資源,針對相關課程的實驗,這樣學生可以獲得相關最新的前沿動態、相關的論文資料等,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識,當然這些知識不是空洞的,圖文并茂甚至有網絡視頻,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物理實驗興趣。
特點二:學生提供了完全個性化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有更多的自主權
在網絡背景下我們可以給學生許多的分組實驗的課題,這些實驗雖然內容不一,但是殊途同歸,都能起到很好地學習課程內容的作用。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興趣來小組討論決定要做的實驗,選擇器材,設計實驗原理,記錄數據等等,真正把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給所有的學生都提供了一個完全個性化的學習空間,轉變了傳統的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思維品質,鼓勵學生參與課堂又不拘泥于課堂,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特點與潛在能力,符合新課改對現在教育的要求。
特點三:小組合作分組實驗為協作化學習提供有效的平臺,提升他們團結協作的精神
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創設“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小組形式來改變班級教學結構,其目的就在于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助與合作,促進了組內成員的互助與合作,使學生在各自的小組活動中盡己所能。分組實驗則是提供了活動的形式與空間,學生可以根據提供活動的知識背景,選擇某一個實驗。各組組內成員都必須視小組的成功為個人的成功,每一個成員在關注自己的同時還要關心和幫助組內的其他成員獲得成功。一個實驗的課題的選擇到實驗思想的設計再到儀器的選擇都是一個合作小組智慧的結晶,實驗過程中分工協作,實施實驗,記錄數據,分析反饋,等等,把一個小組實驗變成一個協作的工程,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也提高了團結精神,在互幫互助中共同進步。
特點四:增加了許多師生、生生之間互動的機會,有效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與創新精神
合作探究學習實現培養合作精神促進認知發展的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施展個性的空間,探究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疑問,例如實驗設計思路的差異,實驗系統誤差分析差異,數據處理的方法差異等,這些寶貴的財富,教師要積極肯定,通過小組內部以及小組之間,或者師生之間進行互動交流,分析推理說服,摒棄不合理的部分,肯定創新的成分,吸收合理科學的建議與思路,把課堂真正變成學生發展不斷進步的平臺,讓物理課堂變成學生興趣的天地,創新的舞臺。
總結
網絡背景與物理實驗課程整合是信息時代對物理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網絡的介入拓寬了課堂教學的時空緯度,給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然而,實現使網絡背景與小組合作相結合實實在在地為物理教學服務的道路還很漫長,教學實踐中,我們應少一些盲目沖動,多一些理性分析,不斷地探索多媒體技術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的教學方法、模式。
參考文獻:
[1]肖川.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2]鐘啟泉,崔允漷,吳剛平.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導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鄭偉華,李國平.物理實驗與多媒體教學的結合與思考[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7,(1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