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彪
[摘要]就現階段我們國家職業教育教學的整體發展情況而言,大多數職業院校更加注重對職業技術型人才進行培養,縱觀高職院校的考核標準和機制,也能夠充分體現出對教學方面的重視程度。但是,職業院校在教學過程中,不光要做好技術教學,更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和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如果學生缺少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行,那么,職業院校也將失去培養全方位社會人才的價值和意義。因此,職業學校的發展過程中必須重視對學生開展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結合我國行業發展過程中所追求的工匠精神,不斷在學習生活中予以滲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關鍵詞]工匠精神 高職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路徑
高職院校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為社會和企業的發展培養集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為一體的高素質專業人才,也就是說,高職院校通過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好的對“工匠精神”的培養和塑造起到傳承作用。把“工匠精神”科學合理的融入到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中,才能夠保證學生可以不斷適應和融入新時代的社會發展需要,在保證他們擁有過硬技術的同時,還能夠使得這些人才嚴格按照“工匠精神”的準則,不斷完善自己,升華自己,以便于在市場發展的大潮中勇于實踐、敢于創新。
一、工匠精神與職業教育教學之間的聯系
(一)工匠精神的提出及價值意蘊
早在2016年李克強總理在做政府工作總結報告的時候,就已經明確提出,“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柔性化生產,培育發展工匠精神,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品牌效益”。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特意強調“工匠精神”的發展,說明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始終依賴于堅守真善美的發展境界,人們在工作中見識愛崗敬業和精益求精的發展理念。“工匠精神”的發展主旨在于追求更高的價值和品質,但是,卻不能簡單的認為他與“職業精神”意義相同,所以,把“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意義重大。
(二)工匠精神對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要求
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是有效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發展途徑,其發展價值得到有效體現的方法,就是培育“德藝并舉”的發展型人才。“工匠精神”的發展融入首先應該樹立以“德”為本的發展基礎,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更加注重樹立學生正確的職業價值觀,不僅如此,還應該不斷完善校園文化發展建設,為學生創造實習就業的機會,把握校企合作要領,促進職業院校教師在“藝”的不斷發展完善。
(三)職業教育教學中發揚工匠精神的意義
“工匠精神”發展的極致追求就是做到堅韌持久、精益求精,是學生得以自足社會發展,獲得核心競爭力的主要影響因素。在對高職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不斷引導學生認識到發揚工匠精神的重要意義,促使他們在獲得專業技能知識的同時,提升自己的思想價值觀和人生觀。因為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養主要是為了不斷適應區域經濟發展所需要的高質量、復合型人才為動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中國制造”實現轉型升級。總之,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融入工匠精神,可以有效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不斷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
二、工匠精神融入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徑
(一)轉變思想政治教育的傳統理念
就現階段的發展而言,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更加傾向于培養他們形成正確的三觀和正確的發展理念,換言之,就是教課的內容整體偏向理論而缺乏必要的實踐,他們更加注重對技術、技能方面的教學,很少關注高職學生應該具備的工匠精神。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高職院校需要轉變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模式,改變傳統教學方法策略,運用現代化的科學知識與技能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在進行思想政治教學的過程中實時合理的融入工匠精神發展理念。
特別是在學生剛進入學校的時候,在價值觀還沒有定型的情況下,開展工匠教育,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規劃未來職業道路,增強他們的心理素質。
(二)注重繼承傳統,推陳出新
工匠精神在我國有很長時間的發展歷史,是我國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匠精神的發展核心是形成良好的道德精神,重在追求發展品質和一種傳承精神。要求師生在學生與生活中互相尊重,形成良好的溝通互動氛圍,所以,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以學生為本,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常言道,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老師一定要具備精湛的技藝對學生言傳身教,規范他們的行為,引導他們學習和生活。所以,在現代化的高職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有效融入工匠精神,不僅是繼承優秀傳統文化,而且也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需要。
(三)加強課程的研究,建立完成個性化課程融合體系
通常情況下,學生主要通過老師在課堂上的講授獲得知識,為了更好的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學校應該開展融合性教育課程,不斷豐富學生的理論知識,進而指導他們的實踐發展。所以,在進行教課的過程中,應該理論聯系實際發展要點,進行模擬創新訓練,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可以親身體驗實際操作,通過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培養、其創新精神。與此同時,還需要不斷強化對教師的培育力度,只有培育出一批具備強大創新能力的師資隊伍,才可以更有效的培養出具有創新素質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應該將教書育人與實踐育人相結合,因此建立完善的創新實踐課程體系十分必要。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引導學生知行合一,思政教育本身與工匠精神就有很多融合之處,因此加強兩者課程體系的融合也比較簡便,在思政教育中依據理論知識為導向,強化其職業精神,提升高職學生的整體素養。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效融入工匠精神,能夠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價值觀和社會價值觀,能夠塑造和提升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職業品行,在課堂學習中,還能夠不斷提升理論課學習內容的時效性,培養他們的就能意識和技術能力,為社會主義建設和民族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