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凱華
摘要:結合新課改的發展要求,高中地理教學要遵循學生的發展規律,研究學習問題的創設以及教學方法的優化策略。本研究就以人教版的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一課為例,探討如何讓學生把握本章節的重點與難點,探析教學對策與課程內容涉及方法。
關鍵詞:高中地理;新課改;教學對策
人教版的高中地理第二章節“地球上的大氣”作為必修章節,在教材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也是學習高中地理的重要內容,為學生掌握區域地理與人文地理的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而對于此章節的重點與難點的把握,本文將對其做出論述與分析,以供參考。
一、 教學設想
(一) 教學內容
本章一共分為四小節,分別是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氣壓帶與風帶、常見的天氣系統以及全球氣候變化。教學目的主要是讓學生熟知并掌握大氣的組成部分與分層結構、大氣的冷熱狀況以及運動規律、各種氣候的成因。這一章的內容較多,知識含量較豐富,難點與重點知識也很多,比如說大氣環流、氣候成因、氣候自然帶特征等。教師要使學生充分理解,以避免知識點混淆。
(二)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重點把握大氣受熱過程、熱力環流形成過程、水平氣壓梯度力、近地面摩擦力、地轉偏向力與等壓線的相關知識,理解大氣運動的影響因素與根本原因。
2. 使學生重點學習三圈環流、氣壓帶風帶的根本成因與規律以及海陸分布、季風的相關內容,把握氣壓帶與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3. 使學生重點把握鋒面氣旋與反氣旋的特點、形成過程、運動規律以及對天氣的影響。
二、 教學設計
(一) 重難點突破
1. 熱力環流
首先要向學生介紹氣壓、高壓、低壓、等壓面的基本概念,幫助學生掃清知識盲區,理解氣壓是什么,有什么特征,依據等壓面怎么判斷。用圖示講解大氣的受熱過程,使學生明確近地面的大氣才是最直接與最主要的熱量來源,以免學生混淆為近地面的直接熱源是太陽。此外還要掌握大氣的削弱作用與保溫作用,引用“全球變暖”的事例來加深學生的環保意識。其次要遵循前后邏輯順序的講解方式。強調熱力環流的垂直運動在先,水平運動在后。其原理的實質是因為地面的冷熱受力不均,才會導致大氣進行垂直運動,而垂直運動又引發了水平面上的氣壓差異,繼而產生了水平運動。
2. 三圈環流
首先教師要著重講解氣壓帶、風帶與三圈環流的形成過程,提高學生的繪制地理圖形與空間想象能力。對于本章節的內容,學生的動手畫圖的能力一定要著重培養,比如說單圈環流、三圈環流以及氣旋與反氣旋、鋒面的內容都要結合學生實踐畫圖進行講解。其實畫圖的過程也是加深記憶與理解的過程,從而也避免學生眼高手低的現象。
3. 氣候類型與成因
氣候類型的復雜性與多樣性,也使其成因同樣復雜,這部分內容也是本章的重點內容,更是考試中的高頻考點。因此要加深學生的理解程度,掌握氣候類型與成因的變化規律,切莫死記硬背,以免時間一長,混淆知識點。首先教師可以從特殊的氣候類型開始講起,然后再過渡到一般的氣候類型。讓學生們自主發現哪些風帶與氣壓帶會影響多雨與少雨的情況,教師講到這可以進行知識拓展,介紹形成降雨的條件與成因,最終引導學生得出在上升氣流上的氣壓帶較多雨,而風帶從低緯度到高緯度吹向的多雨的規律。然后要重點講解三種特殊的氣候類型: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與熱帶雨林氣候,將學生容易混淆的成因以及分布規律進行仔細的講解。此外就是對影響氣候的成因做一個系統的介紹,通過馬達加斯加島的東側熱帶雨林、澳大利亞東北部、東非高原的熱帶草原氣候的特殊成因,讓學生們明白氣壓帶與風帶并不是影響氣候的唯一要素,還要結合地形、洋流、大氣環流、太陽輻射等綜合因素全面考慮。此外對于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以及成因特點的掌握,需要學生通過畫圖、識圖的方式來加深理解與記憶,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與識圖分析能力。
4. 鋒面氣旋
重點強調的是鋒面只存在于氣旋中,反氣旋不存在鋒面的成因,結合冷暖氣流的知識,解釋鋒面形成的原因。在講解的過程當中要讓學生學會識圖辨風向,學會風向的畫法,以及冷暖鋒的判斷。
在鋒面氣旋中,冷暖鋒的判斷要根據冷氣團與暖氣團的移動方向來判斷。經常采用的判斷方法就是根據槽線處的鋒面移動方向。比如說虛線內是氣壓梯度力的方向,有高壓指向低壓,并垂直于等壓線。對于地理的講解必須要結合直觀形象的圖形來講解,讓“啞圖”會說話,學生的注意力也會跟隨圖示的順序做到自然轉移,從而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歸納總結的學習能力。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使學生掌握重難點知識,培養學生讀圖分析能力、主動探究學習、動手實驗等綜合素養。利用所學知識點,真正實現了手腦并用、視聽結合的教學效果,提高考試的解題技巧,提升學生地理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紀懿芯,林媚珍.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典型問題及對策探微[J].課程教學研究,2014,02:51-54.
[2]劉昱萱,翟祿新.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4,07:127+129.
[3]陸光明.高中地理微課制作的基本策略——以氣壓帶和風帶移動對氣候的影響為例[J].教學與管理,2015,01:54-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