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月 楊軍
【摘要】古詩詞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是需要通過我們現代的教育來傳承下去的一種寶貴的文化,是我們祖先給我們的一筆寶貴的財富。但是在現在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詩詞教育是很貧乏的。對于知識的講解以及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興趣等都具有一定的缺陷,以至于現在的古詩詞教學只是流于一種形式。
【關鍵詞】小學教育;古詩詞教學;小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小學語文課堂中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需要我們現代人的繼承和發揚光大,在小學教材中面對學生的認知水平編入了不同難度的古詩詞供學生學習。古詩詞對小學教學來說是很重要的,對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將會是更重要的。但是在現在的小學中往往被忽略,沒得到教師和學生的青睞,對于古詩詞就是簡單的背誦和一帶而過的態度,調查中發現有極少數的學生會對古詩詞感興趣,都是應付考試而進行簡單的、表面的學習,沒有系統的、正規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法。
(一)學習古詩詞是對古代文化的傳承
古詩詞是祖先們給我們留下的一筆寶貴的財富,包括唐詩宋詞等都需要現在的學生有初步的了解。在現在的小學課本中,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都會將難度不同的古詩詞編入教材。這是對古代文化的一種認識和了解,現在的我們只能通過這些詩詞來了解古代文人志士的經歷和人生的經驗。例如李白的《贈汪倫》,我們能夠體會到李白和汪倫之間的友誼之情,能夠通過古詩詞的學習來了解古時的文化,并且能夠通過這樣一代一代的學習來將這種文化繼續傳承下去。傳承古文化是我們現代教育的責任和義務,是體現我們現代學生的價值所在。傳承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
(二)學習古詩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情操
從小我們就會讓自己的孩子背誦古詩,牙牙學語之時就會說上兩句,我們都會覺得孩子很棒。長大之后卻忘記了在這一方面還要培養孩子,孩子的大量課余時間都被各種特長班和補習班占據,沒有了自由的時間來學習古詩,來陶冶情操。古詩的學習將會提升一個人的氣質,會使一個人充滿文化的氣息。
就像現在的我們網絡是一個發達的平臺,我們要是在網上看到某人出口成章的詩句,我們都不禁會羨慕這樣的人,而這樣的人并不是一朝就能形成這樣的文化底蘊,而是需要不斷地學習和積累才能形成的。這正是我們為什么要學習古詩詞的原因,也體現了我們學習古詩詞的重要性。
(三)學習古詩詞是順應時代的發展
在2016年高考之際,給了所有考生一個考驗,在語文考試的作文中有了一種獨特的想法,講幾句古詩連接起來寫一篇作文。這是前所未有的一個考驗,對于古詩積累較多的學生來說,這簡直是如魚得水,但是對古詩了解甚少的學生來說確實晴天霹靂。試問連古詩句的意思都不理解怎樣來將這些句子串聯起來。這是這個時代對古文化的一種尊重,更是這個時代的進步。高考已經做出了改變,而我們還能原地不動嗎?
在這個教育環境下,我們必須要順應時代的發展。高考對小學生來說雖然很遙遠,但是這樣的學習是靠每天的積累,我們教師必須教育學生任何事情從小做起,連一個好習慣都需要慢慢的養成,更何況是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更是需要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去實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跟上這個時代的步伐,我們人類就是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積累知識才能達成自己的愿望。
二、小學語文課堂中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問題
小學古詩詞的學習不管是從什么角度來分析都是很重要的,但是這么重要的教育還在被教師和學校所忽略。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有很多的問題產生,學校、教師和學生各個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責任,面對古詩詞的教學,各方面都是懈怠的,沒有將這種教育重視起來。因此,在教育中存在很多的問題。
(一)教師的文化底蘊淡薄
現在的教師都是經過專門的師范院校培養出來的優秀人士,但是在普遍的教師行列中對古文化的了解知之甚少,因為沒有經過這一方面的專門學習。所以在小學課堂中,面對古詩的教學,教師都會通過參考書的答案粗略備課。對這首古詩的寫作背景也是居于表面,并不是十分了解。在這樣的條件下,就導致課堂上古詩的學習也是浮于表面,學生并不能完全理解古詩的意思以及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將這首古詩作出來。
在面對學生的提問,教師不能很好地給出答案,此時我們就澆滅了一顆想學習的心。這些都是教師的文化底蘊不夠豐富,不能在這樣的古詩詞教學中給出很好的教育。這樣的教育,教師和學生都不會得到很好地發展,學生不能進步,教師不能前進,以至于這樣的教育處于一個停滯不前的狀態。
(二)教學方式不新穎
小學的古詩詞課堂是千篇一律、大相徑庭的,幾乎都是一個套路走下來的。課堂上讀古詩、背古詩、寫翻譯,簡簡單單的幾項活動就將一首古詩講完了,在高年級的課堂上體現得更明顯。
課堂上發現不了教師奇特的教學方式,更發現不了對古詩的滲透理解,只是簡單的過程,就將學習告終。對于那些渴望學習的孩子來說真的是意猶未盡,教學觀念的僵化將會是最大的問題,教師還一味地利用過去老一套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方式學生當然不會買賬,教育也就自然不會有很好的效果。課堂上教師是按照舊觀念進行教學,學生也是應付教師進行機械的記錄,這樣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失敗的過程。教學形式不改變,教學效果自然也不會有很好的效果。
(三)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厚
在乏味的古詩教學中,只是簡單地背誦,沒有太多新奇的東 西,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厚,有的小學生甚至不喜歡上古詩課。在小學課本中,會根據學生的不同認知水平編入難度不同的古詩。然而這卻成了學生的一種負擔,因為一學習古詩面臨的就是枯燥乏味的背誦,沒有太多好玩的東西來吸引他們的學習。小學生的學習主要就是要讓他們感興趣,才會開始去學習,所以小學教育中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興趣,再去要求學生學習擁有好的成績。興趣也需要教師的調動,整堂課在歡樂中度過才會是更好的課堂。endprint
(四)古詩詞講解過程過于表面
調查中發現,小學的古詩詞教學就是讀古詩、記下標準的古詩詞的含義、背古詩、默寫古詩。就是這樣幾個簡單的過程,每首古詩都是一樣的教學環節,過程過于簡單就會使教學效果不明顯,考試時學生對古詩題依然不會,對每句古詩的含義也是記憶模糊,學習的成效不明顯,這樣我們的教學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小學生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也不會得到全面發展,更有甚者對古詩失去興趣,沒有了學習的耐心,唯一有的就是蒙混過關。這樣的教育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結果。
(五)網絡知識的雜亂
在現如今的社會中,科學技術是發達的,面對這樣發達的技術,我們整個社會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就正是因為這樣發達的網絡,才對我們的學習和教學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響。現在的網絡對古文化的曲解造成了古文化失去原有的色彩和它的魅力。
面對這樣的局面,就需要我們的教師要擇優選取材料,否則就會使我們的教學達不到原定的計劃,還會對學生的認知造成一定的影響。
三、小學語文課堂中古詩詞教學的策略
面對古詩詞教學的一系列問題,我們會發現不管是學校、教師還是學生,在學習古詩詞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在面對這些問題時,我們不能讓問題惡化,更不能置之不理,我們需要做出及時改正,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會越來越好,在古詩詞教學中才會有另一番天地。
(一)教師進行集體培訓
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提高教師對古文化的了解,就只有對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在培訓中一點點增加文化知識的儲備,這樣的活動需要學校的整體組織,對教師的學習給予及時的評價,使教師在學習中也受到表揚的待遇,也會對這項工作產生興趣,從而就會更高效地學習,這樣對古詩詞的教學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二)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對于小學生來說,新奇獨特的教育方式才是他們想要的,面對每天的古板教學,自然不會跟隨教師的思路去學習。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采用多樣的教學方式。古詩是博大精深的,古詩的詩句優美、語言凝練。在古詩中,我們會學到很多的東西,例如典故、借喻等。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教師可以運用這樣的知識的滲透,讓小學生自己作一首古詩,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小學生可能不會作出太好的詩詞來,但是教師一定給予積極的評價,這樣才會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
(三)創設不同的情境來學習
面對小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感到乏味這件事,就需要教師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古詩詞學習中,背誦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幫助學生理解古詩詞的含義更是重要的,當學生理解了每句話的意思,古詩的背誦就水到渠成了。每首古詩的學習我們可以利用古詩編造情境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學習。
例如學習古詩《元日》時,第一句古詩“爆竹聲中一歲除”,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對于這一句話的解釋,讓學生通過這句話來編造一個小故事。在小故事的編造和講解過程中,學生自然地就將這句話爛熟于心了,從而達到了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這樣的方式還有很多,需要我們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搜索,不斷創新,和學生一起成長。
(四)形成有效的教學環節
小學古詩詞的教學已經形成了最好的教學方式,每個教師都應該按照這樣的教學環節來設計自己的課堂。
首先要知道作者,知道作者的“名、時、地、評、作”。所謂“名”,就是作者的名字以及作者的號等;“時”就是作者的生平,是從哪一年生到哪一年離世;“地”就是作者在古文化中的地位是什么;“評”就是現代人們對作者是怎樣評價的;“作”,顧名思義就是作者的代表作了。
其次是讀詩文,讀詩文是最基本的,通過讀詩文來大致了解這首古詩究竟講了什么,最起碼會通過幾個關鍵詞來將這首古詩大致串聯一遍。
再次是明詩意,這個過程需要教師交代作者的寫作背景,再來通過對寫作背景的了解以及關鍵詞的理解,引導學生自己說出詩句的意思,不一定讓學生記下正確的答案才是最好的,學生記下自己想出來的答案會更好理解。
最后就是悟詩情,這就需要學生理解了每句話的意思后,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才能讓學生了解這首古詩的含義,才會悟出最真實的感受,我們的教學效果也將會是最好的。
這樣的幾個過程將會使我們的古詩教學更完善,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
(五)正確選取知識材料
在這樣一個知識豐富的時代,面對優中選優將會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這就需要教師的智慧選擇。只有教師的正確選擇,我們的課堂才能夠更優質,學生學到的東西才會更好。
在選取材料時,教師需要積累多個教學網站,在正規的網站中積累就會避免錯誤的知識導向,這樣就會使我們的教學效果更顯著。除了教學網站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古詩詞大師的公眾號或者是教育發表平臺等來積累知識并進行有效教學。
總之,在我們的古詩詞教學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教師、學校、學生,甚至是社會的風氣都會對古詩詞教學有一定的影響。但是時代已經在告誡我們古詩詞的重要性,我們就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正能量,學生也將會是更感興趣,這樣我們的古詩詞教學才會更有意義和價值,同時也將會有更顯著的教學效果。
我們不是為了成績而教育,我們是為了成為人而教育。在教育中,我們不應該只是關注學生記住了多少,應該關注的是學生是否學會了學習的方法,是否能夠在之后的學習中舉一反三,在人生的各種考驗中得心應手才是問題的關鍵。習慣是很重要的一點,對于小學生來說,能夠自己形成學習的好習慣才是我們教育的重點。
中華傳統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我們學習其中的古詩詞只是冰山一角。我們是中華的兒女,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將是我們畢生的責任和義務,我們的責任不光是教育、是學習,更重要的是傳承、是弘揚。
參考文獻
[1]吳桐.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現存問題及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5).
[2]王敬.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7).
作者簡介:鄭月,女,1993年生,遼寧省瓦房店市,教育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小學教育;楊軍,女,1969年生,遼寧省錦州市,學士學位,基礎教育研究所所長,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
(編輯:馬夢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