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惠玲??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以往的初中英語教學已經滿足不了現代教育的要求,在日常的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知識,以及提高學生的相關英語素質,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導學案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被廣泛應用到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中,該模式注重學生學習自主性和探究性,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具有顯著性的幫助。導學案教學模式的關鍵在于設計學案,學生自學和教師導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英語;導學案;教學效果
通過導學案的教學模式,學生能夠提前獲知教師上課的內容并做好相應的預習準備,這樣就能夠在上課的時候對老師講的內容有所了解,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對于預習中不懂的內容做到課堂上重點學習,并能夠在課堂上和教師進行積極地互動,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以后英語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
一、 初中英語應用導學案教學模式的意義
導學案教學模式是以讓學生學會學習為宗旨,以新課程標準和教學重難點為目標,以學生為主體,以導學案為依托,實現學生自學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整體素質共同提高的一種教學模式。具體來講導學案就是教學對學生的學習計劃進行有目的地指導與引導的教學方式。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提前讓學生獲悉教學方案,提前了解教學內容,對其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進行標記,在課堂上進行重點地關注,帶著教學重點有針對地進行聽課。除此之外,教師不僅可以利用當時教學計劃中的內容進行教學,還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點與相關教學案例加強對教學內容的學習和掌握。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從而能夠在課下進行自主地學習,在課堂上進行有針對性地聽講。最終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
二、 導學案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一) 學生依案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優化原則,要想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需要從導學案開始,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奠定良好知識基礎。板書黑板上的任務在自主學習中至關重要,可將其任務歸結為聽說讀寫,而文本信息和語言知識的綜合是主要的內容部分。從時間段上劃分,課前和課中是自主學習的重要時間,在此期間應明確學習任務。預習是在課前了解上課內容,以課前自主學習為主,學生應在這個過程中注重音、形、意的記憶,并通過句子結構分析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比如:仁愛版英語教材八年級上期unit 3 Topic 1 Section A中,學習了“be fond of”的用法,學生自主學習的第一步必須先學會音的讀法,并能夠熟練默寫該節單詞并了解其含義。第二步在依次掌握句子結構,并學會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造句。第三步需要找出與該節單詞相關的詞或者短語,類似于“like,love,enjoy,have fun”和“be interested in”。這樣自主學習的目的具有任務明確的特點,也能夠達到不錯的效果,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實現溫故而知新,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歸納總結能力,同時也極大提高了學習時間的高效利用。
需要說明的是,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對其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也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采用自主學習模式是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方法。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整個過程中應特別關注中等生,注重督促學生全身心進入學習狀態,并逐漸拓展學習深度和廣度,給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空間和時間。
(二) 合作探究,深入交流
教育社會學有一個鮮明的觀點:你想提高教學質量嗎?你想建設有效課堂嗎?它的出路很簡單,請你由講授走進合作。美國教育中心有這樣一個報告:“講授”24小時以后知識的鞏固率是最低的,只有5%。理由很簡單,一節課老師講了45分鐘,24小時以后多數學生重復的內容只有5%?但是,“閱讀”24小時以后知識的鞏固率要超過5%,上升到了20%;“調動多種感官獲得知識”,24小時以后,知識的鞏固率要上升到30%,而交流,合作,討論,24小時以后知識鞏固率要上升到50%。這是一個理性的依據,充分說明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通過合作獲得知識,印象最為深刻,收獲最大,課堂效益也最大化。那么,英語課堂上該如何根據導學案合作學習呢?
為了加強對導學案的設計工作,應當對基礎的英語教材進行分析,在教師進行授課時對教材的分析與整理工作起著基礎性的作用,之后對學情進行分析,對學生的基本特點,學習的情況進行分析,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與學習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方式與方法。把教學目標進行分解,根據教育心理學一位專家的觀點,教育目標分為三類,分別是認知、情感與動作技能,我國實行的新課標對教育目標的解釋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最后是基于情感態度的價值觀,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對教育目標進行了闡述,對教學中導學案的設計過程中應當依據此進行學案教材的設計工作。對教學的難點與重點工作進行分析,重點內容指的是教學內容中比較重要的教學成分,學生應當掌握的基本知識內容,教學難點指的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理解與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的知識點,教學重點不一定是教學難點,教學難點也不一定是教學重點,兩者既有交合重疊的地方也有互相不一致的地方,應當對其分別把握,確保學生對重點、難點知識能夠理解,基于學生的分析理解基礎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而英語知識點較為瑣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更加注重對知識點的記憶,提高學習效率。
當然,合作還應衍生到課外,即課前和課后的合作。課前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即是預習,可以是查閱字典,預習單詞和課文,復習單詞,也可以是思考問題和提出質疑等。課后合作學習是課內合作學習的補充和擴展,是培養學生合作精神,促進學習和發展的一個重要渠道。語言的學習需要記單詞,需要重復,需要運用,這些單靠課堂45分鐘是不夠的,需要結合教師的專業指導才能夠達到更加顯著的學習效果。
(三) 師生,生生對話交流,展示檢測學習所得
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生詞讀音和詞義含義。通過老師對本節內容和重點句型的概括和總結,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掌握典型句型和詞匯用法,有助于下節英語知識的預習,最后,教師還可以從學生掌握情況落實下節導學案的落實情況。教師在師生對話交流的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教師能夠通過對本節內容進行重點和難點的講解,從而及時糾正對話交流的問題,并及時給予有效的解答和講解,實現知識點的精細化講解分析。對話交流在內容上能夠展示易錯點,采取對話交流、疑難求助、課文朗讀以及合作表演等多種互動方式,具有積極的教學應用價值。
(四) 達標總結
及時總結復習對于知識點比較多的英語知識學習至關重要,知識理解以后如果不進行適當與及時地復習就會很容易忘記,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在以往的英語教學模式中,知識總結部分往往是在課下利用學生的業余時間進行自主復習,但是由于初中生自主學習控制能力有限,因此課下復習很難取得滿意的效果。在導學案的教學模式中是把復習總結部分留在了課堂上進行,對教學內容講解完了以后對知識點進行及時的反思與鞏固,在知識的鞏固方面提高了英語學習的效率,有助于查缺補漏。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利用導學案的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學生預習的效果,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探索能力,對于英語知識學習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應當積極探索導學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參考文獻:
[1]王蘭.“學案導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3,(95):107-108.
[2]張爍琰.探討初中英語教學中學案導學的應用[J].才智,2013,(21):125-125.
[3]姚錦斌.“導學案”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2,(4):21-23.
[4]肖惠玲.《接受·忍受·享受——踐行“五學”有感》英語教師,2015,(10):114-11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