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升東??
摘要:根據新課標對小學數學的教學要求,本文深入探究了教材、網絡、生活等可利用的資源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作用,并對以后形成科學系統的教學資源庫起著指導作用,有利于提供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開放資源;豐富課堂;小學數學
傳統的數學教學存在封閉性,局限于教材和課堂,但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課堂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一、 合理利用教材資源
1. 課堂教學探索化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是保證高效課堂的重要手段。小學數學課堂需要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既要教給學生課本中的知識,也要鍛煉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例如教師在講“長方形和正方形”一節時,可以發給每位學生一盤卷尺,讓他們分別測量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長,找出其中的不同點,通過分析,發現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差異,教師鼓勵學生之間結組討論,歸納總結兩個圖形之間本質的差別在哪里,從而真正了解并學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定義。同時,學生通過測量兩者的邊長,還可以計算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這樣不僅擴展了課堂教學資源,還使學生在探索實踐中更好的感覺到數學課堂的魅力所在,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討論中。
2. 教材知識情景化
將教材中的知識活化,與生活中的情景相結合,使抽象的事物得以具象化,是豐富小學數學課堂,發揮教材作用的重要途徑。將教材知識情景化,要求教師必須熟悉教材的難點、重點,根據教材中的內容制定出符合學生現有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的情景教學活動,將教材知識轉化成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或者事件,在情感上給予學生積極的體驗,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的理解并消化教材內容。如在“元、角、分”一節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創設商品買賣的情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扮演售貨員及顧客,進行一系列諸如講價、付款、找零等買賣活動。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使教材更有趣味性,也鍛煉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和與人交際的能力,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還收獲到了成功的情感體驗以及素質提升。
二、 合理利用網絡資源
1. 擴展信息資源庫
傳統的數學教學課堂比較局限于課本,存在較強的封閉性,教師可以利用當下的網絡優勢,通過創建資源信息庫的方式來發展多樣化的教學資源,豐富數學教學課堂,從而打破傳統教學的桎梏。首先,教師可以學習計算機知識,提升自身的計算機能力,通過掌握專業的技術,利用互聯網平臺創建數學網站,與校外的各大數學網站形成有效的網絡連接,以網絡平臺共享的方式了解更多的數學信息,學校與學校之間教師形成有效的溝通,通過資源庫的形式分享自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模式,取長補短,不斷完善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其次,教師可以引進多媒體教學,利用多媒體將知識更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另外,報刊、電視、廣播等也可以從不同的層面來豐富課堂的教學資源,開創課堂教學的多元化時代。
2. 構建網絡學習平臺
運用當今的網絡優勢,教師可以構建網絡學習平臺,隨時隨地和學生進行交流,教師在平臺上為學生答疑解惑,同時利用平臺的便利為學生布置作業,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可以用來更充分的為學生備課,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網絡學習平臺的構建,可以實現教師與學生一對多的教學要求,同時更加適合教師因材施教,針對每個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全面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其次,網絡平臺的構建,豐富了數學課堂教學內容,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搜索引擎搜索到更多有關數學的知識,這一行為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以免學生被網絡上不正確的信息誤導。網絡平臺的構建,不僅擴展了教學資源,更是連接教師與學生關系的紐帶,有助于促進師生交流。
三、 合理利用生活資源
1. 巧用自然資源
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因此,拓展小學數學課堂資源可以巧用生活資源。大自然是生活賜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科學合理的利用自然資源對于豐富數學課堂有著深遠意義。比如在“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節中,教師可以從豐收的果園入手,引導學生思考每種水果的個數,通過采集和分發水果,來熟悉加法和減法的運算規則,使數學教學變得富有趣味性。又如在“確定位置”一節中,教師可以從身邊的建筑物或者花草樹木入手,讓學生思考自己熟悉的建筑物或其他事物處在哪個方位,從而更精準的把握位置的概念。通過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小學生的天性得以釋放,有助于更好的實行素質教育。
2. 結合社會資源
數學教學應該提倡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將數學應用于生活才是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因此,教師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學生周圍的生活環境,為學生設置相應的情景,去引導學生提問、探索并得出結論,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統計”一節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課堂上的桌子、椅子、粉筆等常用物品進行計量統計,并鼓勵學生積極發言,通過學生之間的回答和交流,明確各類物品的數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如在“升和毫升”一節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展示各種各樣的水杯,不同的水杯容量也不盡相同,通過對比深入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
四、 結語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小學數學課堂的資源開發是大勢所趨,教師要積極響應教學改革的要求,開闊課堂資源,從教學實際出發,以教材為前提,以學生為中心,全面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蘇慧.開放的資源生動的課堂——例談小學數學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J].亞太教育,2015,(32):161.
[2]谷洪秀.充分發揮網絡資源優勢,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J].中國校外教育,2015,(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