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英??
摘要:在教學課堂中把具有一定情感氛圍的教學活動,稱為“情境教學法”。“情境”指在實際教學期間,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同時也可以稱之為教學雙方之間的關系。情境體驗式的教學模式是情境—活動—體驗—反思。從某種程度上講,課堂教學期間的情境教學法能夠充分滿足高中學生在認知水平以及心理特點上的需求,有助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政治課堂;學生思維
思想政治課程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要求,就是塑造學生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為了實現素質教育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創造更多的空間,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學生的智慧,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情境體驗教學既是一種教學方法,又是一種教學思想、境界。它是以主體性原則、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政治紀律要求為基礎的。該模式的基本概念是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行為。實現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和諧發展,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質。
一、 高中政治課堂創設情景境教學的必要性
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但政治知識大多是純理論的知識,相對其他學科來說,概括起來會有很多理性的、抽象的知識。對于中學生來說,他們相對缺乏抽象思維能力,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所以它形成了一種矛盾,是政治知識的抽象性和實際問題的具體性之間的矛盾。因此,在整個教學中,學生接受知識的時候往往是被動的,主動性與創造性相對缺乏,將會對高中政治教學活動產生較大影響,阻礙教學效果提升,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挫傷學生興趣。因此,教師在政治課堂的教學中積極創設科學化的教學情境,從而使學生在課堂參與活動中呈現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狀態,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實現從“生動直覺”到“抽象思維”的飛躍,用理性知識分析社會現象,引導社會生活,使所有高中學生都可以在這種情境中激發學習沖動,積極探索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效率。
二、 高中政治課堂創設情境的實施策略
1. 通過設置情境導入新的經驗。即教師開始課堂教學,創造生活的情境,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激起學生欲望來進行認識、分析、解決問題。例如,《生活和哲學》課堂中教導“意識的作用”的觀點,引用了“蜘蛛結網”“蜜蜂建筑蜂巢”這兩個事列,然后對比與人類的勞動有何不同。教師可以提問,動物的這種行為是勞動嗎?如果不是,與人類勞動的區別在哪里?教學中學生的思維一旦處于積極探索和主動狀態,他們就會樂于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可以為下一步教學內容的實施做好了鋪墊。
2. 在過程中貫穿情境教學。常言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是,情境教學應該是貫穿于整個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在導入部分,用設置情境的方法是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果在下面的教學中一味的平鋪直敘的教學,那么學生很快就感到學習乏味了,失去了對知識的探索欲望。現階段,高中政治教材當中,針對部分教學知識點進行安排的時候,都為課堂授課提供了相應的生活素材,保證高中政治教師可以相對輕松地實現情境教學的有效應用。例如:高中政治《生活與哲學》“意識的作用”課程教學時,引用的是“是先有石頭,還是先有人們對于石頭的認識?”這個回答是很明確的:先有石頭,后有認識。但是,如果再問“是先有電腦,還是先有人們關于電腦的設計?”這樣的情境設置,可以更好的引導學生去思考人類意識的重要性。政治課堂教學中,所引用的素材,包括歷史故事以及警句諺語等,而且事政熱點以及生活常識的引用也是比較常見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生活情境以及高中政治課本理論之間的有機結合,運用舉例法以及分小組討論法等積極開展日常教學。
三、 高中政治課堂情境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 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政治課堂教學情境是教學生在情境教學中掌握理論知識的目的。如果我們在教學中盲目地追求情境,就會偏離教學的正常軌道。這就要求教師認真備課。對于那些有必要去創造場景的人來說,創設情境必須是合理的。同時,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教師都應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認識學生的認知水平,并允許和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保留自己的觀點。這樣可以消除師生之間的心理障礙,增強心理相容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創設情境,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參與、討論、思考和師生的互動。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便達到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學習,主動學習的目的,讓學生在課堂上敢說、敢想,從而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
2. 注重在教學中對學生思維的培養。新課改下高考內容比較靈活,而且取材廣泛。這就為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發散思維能力,對知識和材料能很好地變通。主要是指高中學生必須要學會舉一反三以及觸類旁通,不斷發散自己的思維。在實際教學期間,當我們創設思維培養情境的時候,教師需引導學生就理解概念或者是基本原理等進行多角度分析,并將其運用到不同教學情境中,做到知識轉移。這就要求教師需精心選取和設計教學情境,熟練掌握政治課程標準,研究教參、教材,選取和高中政治教學實際相符合的教學情境,做到“少且精”為高效課堂服務。高中政治課堂的情境教學對象為教師以及學生,是知識與情感進行有機結合的教學過程,從而便于學生情感熏陶,更好地理解知識,有效塑造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