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永平??
摘要:對于高中數學教學而言,是培養同學們綜合素質的關鍵階段,能夠幫助同學們將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并對其具有長遠的影響。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是創建高效教學培養同學們綜合能力的重要方式,同時這也是我國新課程改革中,素質教育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的要求。在本文中,我將對現階段我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并針對高中數學怎樣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探究,并提出相關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新時期;策略
前言
創建高效的課堂教學,就是指在老師的引導與啟發下,學生能夠自主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且可以在指定的時間內,將教學任務得以高效率地完成。高中時期的教學,是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最佳階段,而在高中課堂上創建高效的教學模式是使學生綜合能力得到提升的有效方式。因此,創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現階段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急需教育者們解決。
一、 現階段我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 以老師的視角進行分析
在高中數學課堂上,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起著較為關鍵的作用,像一座橋梁連接在知識與學生之間。在新時期的高中數學課堂上,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卻存在著一些問題。有很多老師在教學時一味地遵循教材上的內容,很少對學生進行教材之外的知識拓展。其實,老師尊重教材上的內容,并按照大綱進行教學是沒錯的,但在新課改的推行下,素質教育提倡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學生不但要夠掌握教學中的基礎知識,還應該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老師單一地注重教材上的內容是教學中的一大誤區,阻礙了學生能力的發展。
(二) 以學生的視角進行分析
在新時期,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質量得不到提升和學生也有一定的關系。首先,高中生在數學學習的基礎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使老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的時候受到了阻礙。老師只能采取平均的教學方法,顧及到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卻限制了同學們個性化的發展。其次,同學們自身具備的素質也會對改善成績產生影響,有很多學生缺乏學習的自律性和競爭性,在學習中態度被動,不愿配合老師在教學中應用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習成績得不到提升。
二、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構建高效教學模式的有效性策略
(一) 確立較為科學的教學目標以及執行方案
當老師在進行課程準備的時候,應該確切地了解素質教育對數學課堂教學以及教學目標的要求,使老師能夠準確地掌握教學的進程。為了使教學目標得到實現,應該根據教學大綱,規劃出一整年的教學計劃。該教學計劃不僅要滿足同學們對學習的需求,還應該與學校的特點相符。老師可以將學習目標分成階段性目標和最終目標,并利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將教學分成不同的階段,使教學更加細致、更加全面。
(二) 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帶動學生對學習的熱情
在新課程改革的作用下,不僅提倡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還要求學生應該自主地遵循自然行為。在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傳統理念下的被動教學已經得到了良好的改革,營造教學情境等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已經漸漸地得到教學的普及。老師在課堂上為學生創建出良好的教學情境,有利于學習氛圍的營造,與此同時還能夠引導學生有效地發現、探索以及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在這種教學方式下,能夠使學生學習的興趣得到有效的激發,并且不用擔心會出現學生過于張揚的想象。當學生處于這種思維情況下,老師就可以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靈活地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將高效課堂以及師生共贏真正地得以實現。
例如,當課程進行到人教版高中數學中有關“函數”相關內容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將多媒體技術引用到課堂教學中來,運用數形相結合的方式向同學們講解有關函數的知識。在大屏幕上,將原本十分抽象的公式轉變成圖形,使其更加直觀化,同學們可以對函數圖像有著清楚的了解。這時,老師就可以將教學內容引入其中,為同學們講解圖像中的最低點和最高點分別對應函數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以及函數的單調性等相關的內容,然后可以讓同學們對所學的內容進行討論。這樣,不但為教學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也帶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使高中數學高效性課堂得到實現。
(三) 在教學中注重因材施教并推動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應該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只有這樣才可以準確地判斷出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使老師可以對教學方案進行及時的調整。對于學生而言,使高中數學高效性課堂得到實現,應該要了解老師的教學方式,并跟隨老師講課的進程進行學習。只有師生之間進行完美的配合,課堂教學氣氛才會變得活躍起來,進而提升教學效率。學生的性格、興趣以及學習能力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因此,老師應該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該教學方式能夠將學生學習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情況得到解決。新課改提倡師生之間互動的作用,而分層教學為師生互動創造了良好的機會,其能夠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并使高中數學高效性課堂得到實現。
例如,當課程進行到人教版高中數學教材有關“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相關內容時,老師可以應用分層教學的方式,對數學學習相對較弱的同學組A,老師可以教材內容為主對其進行教學;對數學學習相對較強的同學組B,老師可以對其進行潛力的挖掘,開展教學內容的拓展訓練。比如求解這道不等式x2-4x+5<0,老師可以讓A組同學在3分鐘之內自主解答問題;而讓B組同學可以在相互討論的情況下5分鐘之內解答問題。
結論
綜上所述,在高中階段的教育中,數學屬于基礎學科的教學,其處于高中教學結構中的核心位置,對高中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高效性的課堂教學,可以帶動學生學習的熱情,進而使其成績得到進步。老師應該確立較為科學的教學目標以及執行方案,并通過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帶動學生對學習的熱情,還要在教學中注重因材施教,推動師生之間的交流,使高效的課堂教學得到實現,并提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張渭平.淺談高中數學“10+30”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赤子(上中旬),2015,(06):273-274.
[2] 張敏霞.優化課堂教學綻放數學光彩——淺談如何提升高中數學的教學效率[J].華夏教師,2014,(10):72-73.
[3] 李雷.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學周刊,2013,(21):1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