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可宜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可穿戴設備在人們的生活中掀起了一股熱潮。尤其是在近些年,教育界開始關注積極心理學與教學融入,可穿戴設備的運用成為小學數學中的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模式,將這種模式融入到教學當中,嘗試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方式,傳遞給學生一些知識和技能,開發小學生的智力以及創造力,提升學生心理素質,建立健全學生的人格,促進教學實效性的提升。小學數學中也不例外,在教學中可以協助可穿戴設備,采用積極心理學的視角科學地進行教學工作,將可穿戴設備與教學巧妙結合,創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率。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可穿戴設備;小學數學教學;融合
引言
課堂是學生學習和交流的主要陣地。在教學中,教師的引導、教學方法的使用以及教學思想的滲透都會影響著教學的有效發展。因此,教學中,以積極心理學的視角,將可穿戴設備與小學數學教學有機融合,不僅能夠為小學數學教學開創新的領域,還有助于學生健康的成長。因此,教學實踐當中,要綜合實際情況探討,深入研究可穿戴設備與小學數學教學的融合,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文章結合筆者多年教學經驗分析,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一、 可穿戴設備概述
數字產品已經沖擊了人們的生活,對人們生活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可穿戴設備就是數字產品的一種。可穿戴設備是通過研究,借助科技的手段,將科技的內容整合到人們隨身攜帶的物品當中,并借助智能化的模式,綜合客戶的需求,與人體之間協調,進而達到計算機圍著人轉的效果。在現階段,可穿戴設備已經出現了爆發式的發展,并且被運用于醫學、圖書館等諸多領域。
在教育學生的應用中主要是被用于移動學習或者用作手持設備的學習當中。在不斷發展階段,這一設備已經逐漸被運用于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最為典型的設備就是谷歌眼鏡,通過語言指令,能夠實現互聯網之間的互動,并將信息呈現在計算機的屏幕當中。可見在教學中借助可穿戴設備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趨勢,并對教學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二、 積極心理學下可穿戴設備與小學數學的融合
小學數學課堂是學生與教師交流的主陣地,尤其是在小學階段,教師的一言一行,甚至是教師的一個眼神都可能會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影響。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教師有必要結合積極心理學知識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升課堂活力。通過可穿戴設備,可以提升學生的感知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因此,在教學中融入可穿戴設備也為教學增添了不少特色。故而,有必要將可穿戴設備與小學數學巧妙地融合,幫助學生調整消極的心理狀態,為教學的有效展開夯實基礎。
(一) 借助可穿戴設備實現師生間的互動
小學階段是學生表現欲望非常強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借助積極心理學的評價模式,鼓勵學生學習,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學階段,學生不必擔心記不下課堂筆記,也不必為了聽不明白或者跟不上老師的授課步伐而懊惱。教學階段,僅需要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引導學生,進而提升教學的實效性。如,借助谷歌眼鏡開展小學數學教學,要知道學生剛剛接觸圖形變換部分的內容可能很難深入地理解,就可以借助谷歌眼鏡的攝像功能,將課堂實況記錄下來,并更新到學生學習的計算機部分,用作鞏固知識。在做到“平移、翻轉和軸對稱”部分的問題之前,可以先拿出來鞏固一下。學生在課堂中也無需花費過多的時間來整理筆記,繼而為師生間的交流創造出更多的時間。此外,教師還可以將課堂上的內容發送給由于特殊情況沒有上課的學生,作為學生補課之用。借助可穿戴設備教學,可以減少學生的后顧之憂,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到學習當中。
(二) 借助可穿戴設備融合合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積極心理學中強調交流對學生的重要意義。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學生難免會遇到障礙。面對障礙,教師不應該及時幫助學生解決,而應該采用積極的態度,鼓勵學生,借助其他模式,讓學生在合作中探討知識的內容。通過教師積極的引導和學生主動探討,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促進教學的發展。實踐發現,通過融入可穿戴設備,可以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效果的提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可穿戴設備能夠突破空間和地域的限制,幫助學生了解學習的內容,并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知識,可以通過語言操作傳感,與其他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如,在應用題中,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解法。學生可以借助可穿戴設備交流不同內容,減少畏難情緒,拓寬思維模式,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三) 借助可穿戴設備加深學生的體驗
數學的抽象性一直都是小學數學老師面對的難題。如果僅僅依靠數學教師的言語表達,小學生受限于自身的生活閱歷和空間想象能力,很難全面深入地理解知識的內容。時間久了,如果教師發現不了,就會導致學生產生消極的心理狀態,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學中,通過可穿戴設備,積極引導,以視頻或者圖像化的方式將知識呈現到學生的面前,使學生更加直觀形象地感受知識的存在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當學生發現之后,學習態度會發生轉變,并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使教學實現突破性發展。如,在學習“角的初步認識”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可以借助可穿戴設備為學生呈現出生活中不同部分出現的角。在形象的物體上講解不同形狀角對生活中物體的作用以及如何區分直角、鈍角和銳角。借助這種模式,學生學習的消極心理消失殆盡,也在生活化的內容中了解了學習的重要意義,并能轉變消極心態,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積極心理學引導,幫助學生調整消極的心理狀態,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可穿戴設備的影響之下,開始喜歡學習數學知識,并積極地探索知識中蘊含的道理,加深對知識的體驗。教師在不斷努力中也會發現,科學合理地運用可穿戴設備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在設備的作用下,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此外,教師也要不斷引入新技術新設備,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梅丹.積極心理學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6,(11):47.
[2] 陳旸.積極心理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5,(84):63.
[3] 平建新.可穿戴智能設備在教育技術中的應用研究與展望[J].福建電腦,2016,(6):101.
[4] 陳文峰,溫李懿貞,趙慧臣.可穿戴技術的特點及教育應用[J].數字教育,2015,(2):34-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