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蓮
【摘要】小學階段的教學體系中,英語課程是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而通過英語朗讀則可強化性學生的英語興趣,對于英語單詞的理解力一定程度的增強,但是,現階段的小學英語教學,朗讀教學過程中仍舊會遇到諸多的阻礙性問題,出現這些阻礙的根本原因是大多是因為教師未能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無法參照相關的教學標準,完成教學任務,基于此,筆者針對小學英語朗讀訓練教學進行了相應的分析,主要基于各類教學案例,使教學工作可以高效的落實。
【關鍵詞】小學 英語 朗讀 訓練 教學案例
小學階段的英語科目在整體的教學體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同時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同時,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把控教學方式的合理性和科學性,而后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結合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成長規律,制定切合實際的教學方案,筆者主要針對小學階段的英語朗讀案例教學方式進行了切合實際的分析和探究,同時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一、小學英語朗讀訓練重要性
1.可將發音不準的歧義予以避免。比如,“yes”這個單詞,如若將其讀成降調所表達的就是肯定的意思,將其讀成升調,那么,所表達的意思就是疑惑或疑問,因此,發音或是朗讀過程中,一定要著重關注發音語調可控性,同時也要結合實際的場景,對朗讀方式進行變換和更新,不可死教條,需結合情境表達的實際意義,高效的完成表達任務。
2.可使小學生的語言表達更加流暢。英語口語表達的過程中,小學生將會全方面的結合眼耳口鼻以及思維頭腦的作用,實現語言的內化,學生必須首先對所需朗讀的內容進行全面的觀察和閱讀,而后激發大腦進行思考,對其實際意義予以認知和消化,此后再通過發音朗讀的方式將聲音傳輸到耳朵之中,對發音的對錯進行審視和識別,再運用鼻腔、胸腔的氣息調節作用,即將發音不準確之處予以總結,最終使口語表達更為高效和精準。在此過程中,小學生將會在班級之內大聲朗讀,與同學進行積極交流,表達自我,會感受朗讀所帶來的知識消化過程的喜悅之情,激發自己的學習積極性,體現到學習所帶來的成就感,逐漸培養自己的英語知識學習自信心。
二、英語朗讀常見問題
應用語音正如漢語中的拼音知識一般,各種不同類型的字母進行拼接,將會發出一同的音調,同時含義也極具差異性。讀音錯誤將會導致最終所表達的意思有所不同,比如,“walk”與“work”兩者的讀音方式就容易混淆,如若未能對讀音進行良好把控,就會導致最終的語言表達意義出現誤差。
很多學生在進行英語口語表達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各類的語言表達障礙,眼睛觀察能力較差,注意力不集中,無法對所需朗讀內容進行深層次的理解,不能運用氣息和情緒的調節作用,使朗讀缺乏鮮活性,這些現象都是典型的語言表達問題和心理障礙,筆者基于這些常見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建議。
三、朗讀教學策略
1.將英語口語表達與生活實踐相融合,為朗讀教學做準備。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若想完成教學滲透這一目標,就應當從評價、目標以及過程等諸多環節做好把控,促使小學生可對英語基礎知識內容予以全方面的理解和消化,逐步起到增強自我基礎知識水平的效果,筆者針對實踐教學案例,分析了教學滲透的具體方法。
2.運用朗讀競賽的方式,調動學生參與英語課堂的積極性。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競爭意識,此時,英語教師在進行朗讀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引導性作用,使小學生認識到朗讀以及小學英語知識學習的重要性,但是,實際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小學生由于學習經驗不足,對于朗讀文本知識內容的理解程度不夠,更多的是為了朗讀任務而讀,這就無疑會給英語朗讀教學任務的完成形成諸多阻礙,因此,英語教師應引導學生將文本中的內容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和消化,體會閱讀內容中所表達的真情實感,并轉換不同的朗讀方式,讓學生自行感悟哪一種朗讀方式更為合理,更能符合朗讀內容的實際需要。
3.借助英語兒歌途徑,引導學生高效掌握英語朗讀方式。現階段,仍有部分小學院校的英語教學過程中,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此種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實際的學習需要,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運用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引導小學生學好英語教學中的各類內容,其中的英語朗讀教學同樣如此,可通過兒歌播放和學習的方式,從極具趣味的學習環境中,對朗讀知識進行掌握,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重點針對學生日常朗讀中的問題,完成錯誤糾正任務,比如,朗讀過程中學生的節奏感缺失、拖音情況嚴重等問題,教師都應在兒歌的表演環節,將諸多朗讀知識滲透給學生,使兒歌的表演更具活力,這樣的教學方式,真正實現了課堂朗讀教學的拓展工作,可重點對學生的語音語調以及節奏感進行訓練和強化,另外,在輕松并活躍的課程氛圍下,學生掌握英語朗讀知識的能力也會一定程度的增強,強化朗讀技巧。
四、案例分析
筆者首先針對英語口語表達與生活實踐相融合的方式進行了相應的分析,詳見案例1。
案例1:
Teacher:Good morning.
Student:Good morning.
Teacher:What time do you get up?
Student:I get up at six oclock.
Teacher: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Student:I come to school by bus.
Teacher:Me too.
從這個對話中,教師可通過聲情并茂的英語口語表達的方式,為接下來的朗讀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運用英語口語表達的方式將自己的生活實踐予以描述,真正將英語知識學習和實踐相聯系,在此過程中,教師也應引導學生對其中的語調進行調整,使英語口語表達更為精準,教師借助自身的模范帶頭作用,促使學生完成準確的英語表達,而后也可以為之后的英語朗讀做好準備工作。endprint
筆者基于朗讀競賽的方式進行探討,希望借此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詳見案例2。
案例2:
Teacher:Why arent you happy?
Student:My grandmother was ill in hospital.
Teacher:Dont worry,she will recover from your parents care.
Student:I hope so.
Teacher:May your grandmother recover soon.
Student:Thank you,teacher.
這段需要朗讀的情境對話,依然來自于學生的真情實感,同時源自于生活實踐,學生對于這部分對話內容中的個別單詞仍然陌生,此時教師可將這些單詞進行分解、釋義,而后引導學生對這部分知識予以理解和消化,對這些知識進行朗讀時,教師可對學生的讀音進行引導,筆者在詢問學生“Why arent you happy?”這一問題時,需要滿懷關愛和理解,此時的情緒變化、口語表達以及語調等也會隨之變化,變得更加自然,語言表達過程中的情緒也會更加飽滿,在發音的同時,體會心理和情緒的變動,這對于學生高效的完成朗讀知識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
最后,筆者基于兒歌引導式英語教學方式進行闡述,詳見案例3。
案例3:
英語教師可將《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這首英語兒歌為例,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后具備較強的英語朗讀素養,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falling down,falling down...這首兒歌的演唱郎朗上口,學生在學習這部分英語知識時,將會極其興奮,也會集中自己全部的注意力,激發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生對此兒歌內容完全掌握以后,可以通過兒歌朗讀比賽的方式,將班級內同學分為兩組,而后安排幾個同學作為評委,對兩組內所委派同學的兒歌朗讀準確度進行打分,這樣的活動形式,將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朗讀教學是極為關鍵的內容,可通過朗讀教學,運用高效的教學方式,完成教學滲透的目標,強化學生的口語表達語感,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孫玉珍.探析農村小學生英語朗讀訓練的有效形式和方法[J].讀寫算(教研版),2015,5(21):364.
[2]薛芳.淺談小學英語課堂朗讀教學的有效途徑[J].讀與寫(上,下旬),2015,16(13):175-176.
[3]陳文娟.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各板塊的趣味朗讀探究[J].成才之路,2016,27(22):86-86,87.
[4]陳德海.好英語讀出來——小學英語朗讀之我見[J].教師,2014,11(26):68-68.
[5]黃晶晶.小學低年級英語朗讀訓練策略探討[J].校園英語(上旬),2016,13(2):124-124.
[6]祁士萍.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英語朗讀水平的方法[J].瘋狂英語(教學版),2016,16(4):104-1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