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川
〔摘 要〕在高職院校美術和其他藝術專業相關課程中,美術賞析課開設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如何去體會和記住美術作品,由此培養審美感知力,并在職業技能方面有所提升。改進高職美術賞析課程,不斷對教學內容、方法和思路進行創新,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提升素質。
〔關鍵詞〕美術賞析課 高職學生 美術鑒賞力 培養策略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才競爭形勢的愈發緊張,人們開始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有了新的關注。美術賞析課開設主要目標是要從整體上改進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良好的精神境界,并使其實現身心的健康發展,自身素質得到不斷提升。目前,高職院校逐步將藝術賞析課程作為重點課程進行推廣,在教學方式和課程安排上也不斷有所改進,這對于高職院校學生提升美術鑒賞力有著極為關鍵的幫助。現如今,藝術設計類專業在高職院校十分普遍,比較有代表的課程有廣告設計、網頁設計和三維動畫等。然而,專業教師在向學生傳授基本的專業知識時,更要注重學生美術鑒賞力的培養,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取得良好成績,創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因此,美術賞析在設計相關專業中作用比較突出,這也為進一步完善美學教學體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高職院校美術賞析課存在的問題
(一)師資力量匱乏,硬件基礎設施薄弱
一方面,多數高職院校的公共美術教師偏少,而部分年輕的教師從專業美術院校畢業后,在公共美術的教學方式和內容方面缺乏教學經驗,更需要進一步的培訓和學習來完善。另一方面,非美術專業教師教授專業美術課,師資隊伍水平不一致,專業知識貧瘠,教學能力有待于完善。絕大部分職業院校并沒有給予公共美術課相應的重視,為此在硬件設施上無法滿足現實需求,美術賞析課沒有配備專業的美術教室。
(二)美術賞析課程教學內容重理論輕實踐
在高職院校中,公共美術課的目標通常是為了提高繪畫專業能力,而更多非專業出身的學生對繪畫很難產生求知欲,而專業知識又較為枯燥,理解起來存在諸多困難,學生的學習狀態很難保障,對課程也無法積極參與和深入。這也使得即便在課堂教學增設了實踐教學環節,學生也因為基礎知識的欠缺而失去了好奇心。
(三)教材缺乏統一規范的管理
絕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并沒有統一課本,教師授課使用的教材和方式有很強的主觀性,在高職公共藝術教育課程開展上,只從專業教學模式出發,沒有考慮到適用性,教師缺乏科研意識,也就忽略了發展高職公共藝術教育的初衷。
二、高職院校公共美術教育的重要性
高職美術賞析課程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欣賞能力,還要透過作品的外在理解,以此來精化學生的心靈,讓他們有更多的藝術感知。公共美術教學既能幫助學生自主對所見事物進行獨立繪畫,還要將自己的情感融入繪畫作品中,以此體現出更具進步的正能量。在高職美術的賞析實踐教學中,尤其要突出學生職業能力的培育,這有著長遠的現實價值。
在人類文化教育的過程中,美術教育的作用不可小覷。它在無聲無息中不斷滋養著我們的心田,受教育者得到更多進步思想的感化。學校的美術教學在學生思想道德、藝術審美和創新能力實現方面有著突出效果。從某種形式來看,美術賞析使學生對藝術魅力、美術生命和作者心靈感知上都有很強的啟示意義。在具體的職業教育上,美術教師要采取全方位的方法促使學生不斷保持積極的繪畫熱情,積極參與到作品的創作活動中來。具體的教學活動,則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量體裁衣,實現學生專業性和有效性的融合,全力去闡釋和發掘美術作品中的藝術價值,并且使學生在美術賞析和繪畫學習中獲得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一)賞析國內外優秀美術作品,提高的鑒賞能力
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專業課和文化課方面投入精力很多,與之對應的是,對藝術有關課程的知識都涉及不多。借助于經典的藝術作品的圖片和視頻資料的賞析活動,美術賞析使得學生對古今中外不同時期、不同文化都有所了解,能夠對藝術形成的時代背景和作品所蘊含的故事進行延伸,以此拓寬學生視野,提高求知欲。
(二)提升素質,開闊眼界,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朱光潛和宗白華等學者也提出以藝術來改造人性和人心。這既是對中國傳統“樂教”思想的傳承,也是與席勒等人有著對現代社會十分相近的反思。未來社會的進步,學生就自然需要從美術教育中人與自然和諧共存關系中得到啟示,這樣的教育才會有更豐碩的成果,也是更為完美的。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要保持求知的心態,對任何出現的問題都要有求解的心,克服困難,戰勝困難。這樣學生的心理才是正面的,他們才會擁有光明的前景。因此,美術教育從長遠來看,肩負著極為可貴的教育責任,為學生美德思想培養提供了堅實基礎。所以,藝術素質教育要以人格培養作為最基本的要求。
三、高職美術賞析課教學的新思考
高校開展素質教育離不開美術教育的參與,這對于改進大學生整體素質有著良好的作用。依托于美術賞析課、課外活動課和實踐課這三種基本形式進行美術教育活動,從其教學的教學目標、教材設計、課程安排和師資隊伍建設及藝術教育等方面對高校美術教育進行全方位的工作開展。
(一)深度分析美術作品中的文化內涵
不僅要充分了解美術作品所蘊含的藝術價值,還要從作品的知識背景出發,了解作者的創作風格、品位創作的時代特征,從而體會作品所反映的人文精神等。要從教學的深度內涵出發,以趣味性為手段,促進歷史、文學等學科內容的融入,提升美術鑒賞力。
(二)重視美術賞析課教學內容設計
與音樂、表演相同的是,美術課同樣可以傳遞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任何美術鑒賞課都需要課堂教學設計的參與,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審美能力和潛在審美意識的提升,促使學生審美素養有所改進,學生可以積極去探索美好的存在,甚至于創造美。教師可以按照欣賞、臨摹、寫生和重創作的順利進行教學,挖掘學生潛在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借助于教學大綱、課程安排、教案和課堂情景模擬等方法,積極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進。將建筑、雕塑、民俗傳統工藝和現代藝術設計及美術等內容都納入教學內容,以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創新,來激發學生性情陶冶的要求,以此改進審美思路,使學生在形象思維、創新能力和情境表達上有新的突破。
(三)融合地方特色,打造符合當地高職院校公共美術教學的課程
民間美術普及的最佳途徑就是開設美術賞析課,將其作為教學的重點內容來進行,從地域上更容易實現,也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而且,對學生的學習要以感知和認識民間美術自身的實用性、技巧性和裝飾性、題材性及多樣性為主,將專業的學院派設計和古老的美術學習結合起來,使學生自我反思,更好地從民間美術的精華中獲得啟示,使自己的設計更具藝術魅力。湖南比較有地方特色的藝術作品有湘繡、刺繡挑花,蠟染花布藝術和剪紙藝術等,這些豐富的地方藝術寶庫能夠幫助湖南藝術高職院校的學生在人文素質教育方面有更多優勢。
高職院校要將學生專業技術學習和藝術鑒賞能力的提升一起重視起來。通過公共美術課程的開設,學生能夠以良好的心態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不斷增強個人的審美情趣和創新精神,使自身素質不斷得到改進。
參考文獻:
[1]胡曉.高職美術賞析教學對學生基本職業能力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1(05)
[2]杜麗娜.高職美術教育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研究[J].中國市場.2012(32)
[3]沈強.高職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淺說.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4).
[4]陳梅,郭挺,翁莉.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基本能力與職業能力培養研究.內江科技,201 0(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