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摘 要:小學數學學習在小學學習中的地位至關重要,但是小學數學學科相比其他學科而言,知識繁多,需要識記和理解的內容也比較多,很多小學生感到無從下手,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時間長了,就失去了數學學習的興趣,再加上教師的教學方式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導致學生數學課堂有效性很低。新課標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無形中也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取適合小學生的方法來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帶著興趣高效學習數學知識。那教師應該如何做呢?下面的內容會做出簡要解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培養;數學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學生在主動中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在思考中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讓學生在高效中學習。下面通過四個方面介紹一下教師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一、 利用游戲式教學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游戲式教學是小學生很喜歡的教學方式,在游戲中學生可以快樂地玩耍,在玩耍的同時還能學到數學知識,何樂而不為呢?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很少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做游戲的方式進行學習,認為做游戲是一件浪費時間的事情,學生學習的時候就專心致志地學習,玩耍的時候就快快樂樂地玩耍,不提倡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教師忽略了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對于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作用,與新課標的要求不符。新課程背景下,鑒于小學生愛玩的性格特點,教師要利用游戲式教學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數學知識,也把數學知識運用到游戲中,帶著興趣跟隨教師一起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比如:《加與減(二)》這節內容,教師可以利用游戲式教學讓學生學習這節知識,把全班學生分成甲乙丙三組,分給甲組10個籃球、乙組6個籃球、丙組8個排球,然后提問學生“甲組給乙組幾個籃球兩組球的數量相等,乙組比丙組少幾個球、把少的球的各數給丙組”等問題,教師指定哪個組學生回答,學生在互換球的游戲中,產生了學習興趣,掌握了加減法的要領。
二、 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多媒體教學是小學生很青睞的教學方式,在多媒體中學生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畫面、聽到優美動聽的聲音,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很少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示數學知識,認為多媒體在課堂上還不是太實用,板書形式可以很好地展現教學內容,學生看著板書就可以把教師講解的知識學到手,教師忽略了多媒體對于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作用,與新課標的要求不符。新課程背景下,鑒于小學生喜歡新鮮事物的性格特點,教師要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多媒體展示中思考數學知識,從而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隨著多媒體的展示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究。比如:《認識圖形》這節內容,教師可以給學生利用多媒體展示各種圖形,長方形的A4紙、正方形的手帕;長方體的教科書、正方體的魔方、圓柱體的玻璃杯、圓錐體的漏斗,把這些物體都用多媒體展示出動態變化,讓學生對這些物體產生濃厚的興趣,弄清楚形和體的區別,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三、 利用情景式教學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情景式教學是小學生很喜愛的教學方式,在情景中學生可以身臨其境地體驗數學知識,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只是給學生講解數學知識,認為通過生動的講解學生一定可以把數學知識學好,只要學生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學好數學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教師忽略了情景對于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作用,與新課標的要求不符。新課程背景下,鑒于小學生喜愛表演的性格特點,教師要利用情景式教學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情景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把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都表現在情景中,隨著情景的進行更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比如:《方向與位置》這節內容,教師可以讓幾個學生分別扮演家、學校、圖書館、醫院,擺好位置之后,讓其他學生說出學校在家的什么方向、圖書館在學校的哪個方向等,教師可以變換幾個學生的位置,讓學生對這節內容產生興趣,并熟能生巧地掌握方向與位置的內容。
四、 利用生活化教學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生活化教學是小學生很認可的教學方式,在生活實例中學生可以形象地看到數學知識的展現,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認為學生只要把數學概念及定義等理論知識掌握了,就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解決數學問題,教師忽略了生活對于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作用,與新課標的要求不符。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利用生活化教學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也蘊含著很多數學知識,讓學生通過生活實例看到數學知識,也利用生活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達到理論與實際的完美結合。比如:《分一分與除法》這節內容,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問題讓學生進行學習,例如“有12根香蕉,平均分給12個小朋友,應該如何分”“有12根香蕉,每4根分成一份,可以分成幾份”,這都是生活中經常遇見的問題,學生把這些問題解決之后就會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他們感受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認識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這么緊密,他們要學習更多的數學知識,解決更多的生活問題。
以上內容通過四個方面闡述了教師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這只是其中的幾個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提高自身數學教學水平,不要因為自身水平的不足影響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教師還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把學生的學習效果當成檢驗教學方式的標準,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且在數學方面有所提高,教師才算達到了教學目標;教師更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不斷積累、不斷總結,找到更多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方式,切實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并提高數學學習水平,為初中乃至高中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孔維晉.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新課程:小學,2015.
[2] 高文蔚.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