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映華
摘 要:高校的行政管理主要是為全校的師生提供信息應用與服務,方便師生們在日常教學、學習和生活中享受到安全可靠的服務。在我國,大部分學校已經開始使用服務于師生的智能信息化系統(tǒng),但是由于傳統(tǒng)思想模式的限制,并不是所有有關于高校的部門都應用上了信息化服務系統(tǒng),這使得高校的行政管理信息化遭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礙。而從信息化建設視角來看,只有將行政管理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才能更加高效、科學地處理學校繁雜的事物,才能讓老師和同學們享受到最好的服務,才能夠使得學校發(fā)展地又快又好。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進行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然后將推進信息化高校行政管理的問題找出來,最后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為把高校行政管理推向信息化、科學化而努力。
關鍵詞:信息化建設視角;高校;行政管理;策略分析
隨著信息技術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們的思維也開始發(fā)生了改變。信息化時代直線,高校的行政管理政策也開始發(fā)生轉變。高校行政管理應該面向全校師生,為師生提供完整統(tǒng)一、安全穩(wěn)定、科學先進、周詳全面的信息化服務,不斷提高學校行政管理在管理和服務方面的能力,最終形成一個科學有效的管理系統(tǒng),能夠將學校的行政管理層層推進,達到系統(tǒng)的服務,不斷向系統(tǒng)科學的方向發(fā)展。從信息化角度來看,學校進行各種信息化和系統(tǒng)化的設置,對于提高學校的整體辦學能力十分有效。
1 高校進行信息化的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我國各大高校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水平還是很低的。雖然絕大多數高校已經將教學、科研、管理與生活等方面錄入了電子管理系統(tǒng)并且極力將管理系統(tǒng)升級,但是真正實現了教學管理、科研管理以及人文管理的信息化行政管理的學校還不到百分之三十,這就使得信息化行政管理在高校的發(fā)展當中有一定的困難和阻礙,這也極大地降低了高校進行行政管理的效率。
實際上,高校的行政管理進行信息化不僅僅關系到高校的辦學成就,更多的是有關信息化管理的一場變革。當今時代已經是信息化時代,如果不緊跟信息潮流,就會被這個社會所淘汰。這也不僅僅是一場關于技術的變革,更是一場關于管理理念和思維方式的變革。信息化的高校行政管理能夠幫助我們在復雜的行政事務中抽取一定的信息,分清主次,理出頭緒,讓行政管理更好地服務于教學[1]。
2 高校行政管理進行信息化建設出現的問題
(一)“信息孤島”現象普遍存在
高校的行政管理可不僅僅是一個部門負責,它是分部門進行處理各種學校事務的。各種事務之間盤根錯節(jié),情況各異,給行政管理增添了很大的麻煩。而且各大高校合作的信息公司也不同,所采用的數據和硬件也不同,這就使得信息系統(tǒng)在根本上就有差異,無法做到各大高校的資源共享以及信息共享。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問題也不能共同商量,找出解決方法。此外,資源浪費以及重復建設的情況十分常見。師生在進行各種業(yè)務的處理時需要進入不同的系統(tǒng),而所有的信息系統(tǒng)都是獨立的,這就形成了一座座“信息孤島”,無法實現真正的信息化[2]。
(二)相關工作人員思想陳舊
不是所有的高校的各大行政管理人員都有前衛(wèi)的思維和求變的意識。大部分行政管理人員,尤其是是一些年老的行政管理人員信息化意識淡薄,缺乏推進信息化建設的主動性。他們長時間受到傳統(tǒng)觀念和傳統(tǒng)工作模式的影響,不愿意主動接受新事物,覺得工作無論做多做少,工資一定照常,所以缺乏一定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大部分的行政管理人員對于辦公室軟件的使用能力十分有限,有的甚至不會用過多的辦公室軟件功能,在技術上有一定的困難。
(三)高校對行政管理不夠重視信息化建設
從信息化建設的視角來看,高校的行政管理實際上是一項十分復雜而且長期的工程,需要耗費很多的耐心來完成。而大多數高校的高層管理者認為信息化建設只是迎合國家政策的“面子工程”,在名義上是信息化的行政管理,但實際上能夠懂得信息化建設的人員還沒有完全按要求配備到位,而且專職的信息技術人員更是少之又少。沒有了學校高層管理者的支持,所謂的信息化行政管理只不過是一句響亮的名號。
3 如何進行信息化的高校行政管理
(一)規(guī)范信息化管理制度
由于缺乏高校領導層的支持,很多很好的信息化建設項目無法順利推行。所以要想解決信息化建設推行的第一步就是要成立由校領導帶頭的信息化建設小組,明確信息化建設的具體工作,帶領相關人員進行信息化的討論和決策。學校應該積極適應網絡信息化,以各種互聯網為基礎,以公共平臺為支撐,以智慧校園為目的的信息化建設新格局,建立合理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制度,為師生們有序提供優(yōu)質的信息化服務。此外,學校還應該建設專門的信息化服務辦公室,聘請專門的信息技術人員,負責整體的信息化系統(tǒng)的管理和維護,推進信息建設的工作。不僅如此,學校還應該制定科學合理的工作制度,主要內容應包括信息化建設規(guī)范與標準規(guī)范等內容,保證能夠與其他高校或者校內各部門之間信息共享,避免產生“信息孤島”現象[3]。
(二)“自上而下”的管理制度
“信息孤島”的問題基本上是各大高校在進行行政管理的過程中出現的普遍問題。學校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于“信息孤島”問題加以重視。而有一種比較合適的方案是“自上而下”,信息化工作辦公室以溝通、梳理業(yè)務流程的方式,參與各行政管理部門的業(yè)務系統(tǒng)建設。也就是說,學校的行政管理部門應該對于現有的信息業(yè)務系統(tǒng)進行維護和升級,把這些系統(tǒng)進行有條理的處理,對于不懂的問題一定要耐心的問技術人員,將所有的信息業(yè)務系統(tǒng)進行處理,實現數據和信息的資源共享。而對于一些學校要求建立的信息系統(tǒng)也要實行規(guī)范的管理,如果不能將數據信息掌握好,很可能出現重復建立信息系統(tǒng)的問題,從而影響行政管理的辦事效率。因此,實行“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不僅能夠將信息處理的井井有條,還能夠節(jié)約資源,保證工作高效進行。
(三)著力培養(yǎng)行政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意識
上文已經提到,不論是領導層的支持還是相關制度的出臺都能影響到信息化建設的進度。而最能影響信息化建設進度的就是需要操作管理這些信息的教輔人員了。這些行政管理人員思維固化,不主動,不積極,不改變。所以要想進行徹底的整理和改革,就要從兩方面入手:第一方面,信息化建設的目標是對已經形成的標準化工作模式進行線上管理,從而節(jié)省行政管理人員人工處理時間,確保有更多時間從整體的角度去思考工作,從而提升整體工作水平。與此同時,行政管理人員需要注重業(yè)務的拓展和升級。這也就是從技術層面上對于各個行政管理人員的要求,讓他們意識到這些技術的重要性。從另一方面來說,學校應該積極地進行信息化建設方面的宣傳,不僅僅是講座、宣傳單頁、網頁宣傳等來深化行政管理人員對于信息化建設的認識,還需要在各種情況下組織一定的培訓,提升行政管理人員的思維水平和綜合素質,讓他們能夠在心理上接受信息化建設并且意識到自己責任重大,從而更加積極地工作。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科學的進步,生活中越來越多的東西都和信息化扯上關系。實際上,信息化的建設不僅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與我們的工作也息息相關。而各大高校加入信息化建設的陣營正是說明了這一點。高校的行政管理只有真正和信息建設結合起來,才能夠高效處理學校各種紛繁復雜的工作,才能夠做到資源共享,才能夠不斷地提高辦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楊宗義,金鳳秋.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有效途徑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100-101.
[2] 賴建霞.大專院校教學管理執(zhí)行力體系的設計與實現路徑[J].西部素質教育. 2016(23):118-119.
[3]林力.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行政管理執(zhí)行力探究[J].山東農業(yè)工程學院學報. 2017(08):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