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倩
摘要:中職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今,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發點之一,就是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政治教學不僅需要思想洗禮,更需要人文關懷。開展富于人文關懷的中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從三方面入手:回歸生活、尊重個性、春風化雨。
關鍵詞:中職政治教學 高效課堂 人文關懷
長期以來,思想政治教育為很多師生所誤解,以為思想政治教育是固化思想的工具,抑制了人的個性發展。中職學校由于生源的特殊性,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難度更加困難。其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學校“教書育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讓學生生活得更加積極和快樂。想要思想政治教育開展得順利,我們要做的就是要避免空喊口號、強制灌輸,要多給予學生人文關懷,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更關注他們的生理、心理狀態,幫助他們認識、發現自己的價值,重塑理想和信仰,讓他們能夠在正確理念的指引下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富于人文關懷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能夠達到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目標、價值和境界,而且能避免傳統教育方式給學生造成的排斥心理。當今的中職學生他們的成長經歷和生活環境都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他們的個性與思想也與以往的學生大不相同,有想法、有個性是他們的共同特點,因而實施富于人文關懷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更適合他們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那么,該如何開展富于人文關懷的中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呢?
一、中職思想政治教育要回歸生活
人文關懷的理念是從人本身出發,關注人的思想、情感體驗,那么,它就不是寫在紙上的標語和口號,必須要回歸生活,讓思想政治教育從“天上”來到學生“身邊”。首先,教師進行教學時要多從現實生活取材。時代在發展,如今,中職學生的生活已經與以往大不相同,如果還是單純地依照教材的知識點和人物事跡來進行教學,學生必然會感覺到與自己的生活有距離感,從而難以從內心中認同。這就需要政治教師在教學中多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選擇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事例來對教材中相應的知識點進行解說,根據實際教學的需要,及時、有效地調整、補充相應的教學內容,做到與時俱進、與生活同步相關,只有這樣,才能讓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有現實性,更有吸引力。而且,如今生活中信息來源異常豐富,來自于各種渠道的“數據”信息多樣而又復雜,學生們的思維都十分活躍,眼界也異常開闊,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等更容易引發他們的積極關注與思考,而通過對于這些現象和問題的辨析,也更容易促使他們形成積極的、有益的、與時俱進的思想認識。其次,教師進行教學時要多關注學生本身。思想政治教育不僅需要從外部對學生進行思想的引導,還需要從內部幫助學生調節心理健康。由于社會經濟條件的發展,現如今唯“物”至上、唯“金錢”至上的不良思潮也深深地沖擊著中職學生的心理與思維,如果不能在他們被這些不良風氣影響、侵蝕時恰如其分地對他們進行心理的調節,讓他們對功利主義有個正確的認識,在面對社會生活時,他們的內心難免會感到困惑和茫然,對他們健康心理的形成極為不利。因而此時,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多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態,了解他們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積極地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從內而外地塑造他們的人格,讓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文化的沖擊,應對工作、生活中的挑戰。而在對他們的心理進行調節和人格塑造時,最離不開的就是“情感”的因素,教師應對學生給予充分的欣賞和耐心的關愛,通過溫暖的教育完成學生對自我的認同和肯定,發掘自身的潛能,從而實現精神世界的塑造。
二、中職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個性
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個“制作”思想的“流水線”,讓學生的思想一個一個經過“加工”就能成型。中職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尊重學生的個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是由學生不同的個性特征決定的,我們要幫助學生擺正思想的方向,更要尊重他們自身的規律和個性發展的規律。思想教育同樣需要因材施教,要用更符合人性的教育方法來實現學生個性和人格的發展、完善。
1.用情感影響性格。富于人文關懷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增強情感的投入,只有教師能夠充分地投入情感,才會更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征,在尊重其個性的基礎上完成對其性格的塑造。而且塑造學生、讓他們具有優良的思想認識和品德,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又是一個不可量化的過程,是需要通過對學生的心理施加影響引起變化的一個紛繁復雜的過程。因而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情感交流越深入,心理溝通越順暢,教育效果就會更好。
2.注重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教師對學生要有深入的了解,這也是人性化教學的一個必要條件,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更何況是復雜的人呢?教師要對學生實施思想教育,一定得先能動態地、全面地把握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根據個體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這樣一方面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更愿意接納教師的思想觀點;另一方面因為“量身定做”也更適合個體的特點,讓其能正確地認識自己,約束行為,調整思想,控制情感,形成積極的“三觀”。
三、中職思想政治教育要春風化雨
有人說:“一個演員想要感動觀眾,先要感動自己。”同理,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效進行、取得成效,教師必須從自身出發,調動自身的教育激情,對教育的內容發自內心地欣賞與認同,并積極地提升自身的素養,讓美好的品德、積極的思想浸潤自己的一言一行中,言傳身教,不需要由黑而白生硬地扭轉學生的思想,而是潤物細無聲地、潛移默化地實現對學生的教育、影響。思想政治教育不是“1+1=2”的知識傳授,而是一項春風化雨的工程,用“美好”來感染、陶冶學生,促進他們完善人格、健康心理的形成與發展。
綜上所述,現今的中職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更多的人文關懷,需要回歸生活,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實施春風化雨的教育,這是合“時”合“勢”的教育方式,值得更多教師來進行嘗試和探索,讓中職思想政治教育發揮其最大效用,幫助學生們迎來更順利的職業生涯,迎來更美好的人生。
參考文獻:
[1]王巧英.論人文關懷對提升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5,(01).
[2]趙鵬.淺析中職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J].課程教育研究,2017,(11).
(作者單位:湘中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