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洪
摘 要:數學是一門源于生活的基礎科學。北師大版的小學數學教材在編寫的過程中設計了內容豐富的數學實踐課。教師要讓學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數學知識,就需要懂得合理應用教材中的資源,將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在一起,一方面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介紹了當前小學數學活動課的教學現狀,并以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時間學習的活動課為例探討了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教學方法
多年來我國的數學教育注重數學理論知識和基礎知識的教育,學生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數學學習與生活實際脫離嚴重。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日漸深入,數學教育由注重基礎知識教學向注重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轉變。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注重小學數學的課堂實踐性,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內容設計與生活聯系緊密的活動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讓學生從活動中掌握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本文從當前小學數學活動課的教學現狀出發,以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時間活動課教學為例,介紹了小學數學活動課的教學方法。
一、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現狀
1.教師對數學活動課認識不足,對活動課的重視程度不夠。雖然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數學教學注重向實際應用轉變,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師的思想觀念沒有及時轉變。在數學課上,依然以傳授數學知識和技能作為數學教學的核心。教師關注的重點還在學生的考試成績上,所以部分教師將數學活動課都用來講習題等數學訓練上,導致數學活動課形同虛設,沒有發揮其真正的作用。
2.教師數學教學模式陳舊,無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當前仍然有部分教師選用傳統的方式進行數學教學,即教師講數學原理和數學公式,要求學生背和記,然后應用到數學題上。這種方式會讓數學課變得枯燥、無趣。而數學活動課則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數學活動課上,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中的問題緊密聯系在一起,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和總結掌握數學規律和數學知識。學生在活動課上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數學問題,會對所學和所用到的數學知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模式
為了更好地說明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的具體應用模式,本文將以北師大版的小學數學時間學習活動課為例,探討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模式。
1.時間活動課的目標
時間雖然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卻比較抽象,不像其他的數學單位可以利用具體的物體來表現。時間教學活動課的目標就是讓學生在生活實踐當中體驗和探索“時、分、秒”的概念,發現三者之間的關系,掌握時間的知識,培養學生遵守時間和愛惜時間的習慣,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學會合理安排時間。
2.時間活動課的課前準備
要想上好數學活動課,教師和學生上課之前都要做好準備工作。教師在時間活動課之前可以提出以下幾個問題,(1)鐘表上有幾根指針,都有什么特點?(2)一分鐘秒針走了多少下?(3)一分鐘你都能夠做些什么?以上是學生的準備工作。教師要做的準備工作就是根據課程的教學目標將整個活動課的內容進行合理的安排,帶領學生由淺入深,逐步了解時間的知識。除此以外,教師還要準備好數學活動課上需要的教具和多媒體課件。教師在多媒體課件中還要準備生活中常見的與時間相關的事物給學生播放,比如準備一分鐘時長的紅燈,一分鐘時長的音樂等。
3.時間活動課的課堂實施
數學活動課上教師可以先對課前設置的問題一和二進行提問,引導學生回答鐘表上的指針都有哪些,哪個走得最快,哪個走得最慢。在學生回答完畢后,教師可以利用教具鐘表進行總結,講解時針、分針和秒針走一圈所代表的不同意義。重點講解秒針走1圈是60秒,此時分針正好走1小格,由此可以得出1分鐘等于60秒。講完分和秒的關系后學生對于一分鐘到底有多長還是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此時教師可以提問課前設置的問題三:同學們你們都在一分鐘內做了哪些事情?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就可以了解原來一分鐘可以跳幾下,寫幾個字等等,對抽象的時間概念有了形象的了解。為了加深學生的體驗,教師可以播放提前準備好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看多媒體的同時,一起看看教具鐘表的變化。比如紅燈亮的時間剛好秒針轉一圈是一分鐘,音樂從開始到結束時間剛好也是一分鐘。教師通過對生活中時間應用的具體展示可以讓學生對時間有更深刻的認識。
4.時間活動課總結
時間活動課結束之前,教師要對所學到的數學知識進行總結,教師還可以布置課后的練習作業,比如讓學生數一數一分鐘可以數多少個數,摸一摸一分鐘脈搏跳動多少下,加深學生對于時間的理解。
綜上所述,合理應用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進行數學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常見數學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譚美.如何開展小學數學活動課[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7(5):18.
[2]王繼楠.小學數學文化主題式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7.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