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桂蓮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中出現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將其合理地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同時也有助于對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小學語文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對語文知識的掌握和語文素養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針對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組合作;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眾所周知,小學語文學習是學好其他學科知識的基礎,只有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能力,才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往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發展需求,所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就產生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高效的自主學習方式,通過合作學習可以明顯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及綜合素質,同時也可以有效滿足素質教育要求。下面就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對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被廣泛使用,合理的教學方式可以促進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讓學生通過參與活動的方式,有效地加深學習語文知識的內容,同時更好地對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進行激發。小組合作學習主要以小組為單位的方式進行學習知識,并通過相互幫助學習相應的內容,這樣有助于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同時也促進了班級中學生的和諧共處。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轉變學習方式,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首先,教師要和學生多溝通,讓學生真正了解在課堂上值得注意的問題,同時鼓勵學生多發言,以便活躍課堂的氣氛。其次,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多思考,讓學生主動聽取其他同學的意見,學會尊重他人。最后,教師將學生分為小組,然后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進而有效地提升教學效率。比如,在學習《比本領》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進行掌握和了解,然后把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在這一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并找出不認識的字,然后小組進行討論,學生在討論中可以相互學習生詞、生字。此外,對于文中的詞語,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讀句子表演,學生在讀句子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加深對詞語的印象,還可以鍛煉其閱讀能力,有效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二)創設情境,建立新型的教學模式
小組合作學習的優點就是其具有具體性、互動性及真實性。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老師可以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結合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合作的氛圍中充分發揮其想象力,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比如,在學習《守株待兔》這一寓言時,教師可以創設情境,給學生身臨其將的感受。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做道具,布置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使學生自然地進入到學習狀態。在課上引導學生通過分組來表演,這樣可以形成小組之間的良性竟爭,不同的小組也會有不同表演風格。在具體的創設情境中,學生很容易就學習到相應的內容,并且記憶的時間也會延長,由此可見,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三)合理的小組評價
以往的考核方式就是讓學生通過考試完成,這樣做對小學生的應用能力的培養顯然是不合適的。隨著小學語文教學的不斷改革,主要是從教學評價模式的改革方面入手,在素質教育時代,語文教師教學的考核和評價要更加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核,比如,對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協作能力等方面進行考核,很多能力的考核都是不能在試卷上所體現的。通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老師成為引導者,學生成為課堂上的真正主人。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在一邊對學生在討論中的表現進行觀察并加以記錄,最后對學生進行統一的評價。比如,在班級內有些性格內向的學生,他們不愛發言,這時教師要對其多加鼓勵,對他們的不足之處進行指正,同時在以后的分組討論中多給他們提供一些發言的機會,使他們可以敞開心扉,大膽地將自己的想法進行表達;對于一些發言積極、大膽的學生,要給予鼓勵和獎勵,比如讓小組內的成員推選組長,給小組長一些獎勵,進而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的來講,在小學語文實際教學過程中,合理地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需要教師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更新,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中明確自己的職能。對學生進行明確分組,讓學生清楚地了解小組合作的目標,進而在目標的推動下開展相應的合作學習,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不斷地對合作學習策略進行探究,以便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呂翠花.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0):117.
[2]馬玉敏.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實效性[J].中外交流,2016(18).
[3]周宏杰.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課外語文,2017(25):94.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