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學會運用教師評語,包括在批改作業、試卷批閱以及學生的日記中,教師恰當的評語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這是老師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的方式,有些話如果只是當面說一句,也許學生不會有很深的印象,但是一旦將口頭語變成書面語,學生的關注度就會提高很多,如果評語比較用心,還可以收到更加喜人的效果。所以在與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除了口頭上的溝通,還可以通過書面的形式進行,對教師評語運用好了有著比較重要的意義。從作業、試卷、日記三個方面的教師評語的運用來對教師應該如何有效運用這種方式與學生溝通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師評語;有效運用
教師評語通常是對學生的一次作業或者一次學習成果進行總結和評論的話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傳達的東西是很多的,比如對該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是優良還是中差,而更重要的是,教師評語可以給學生一些建議和鼓勵,這些建議需要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讓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意思,這些鼓勵應該用心總結,讓學生對自己有更多期待,并且做到堅持。教師評語之所以總是不見效果,可能就是因為沒有針對性和持久性,如果學生看到評語后不知道怎么進行接下來的學習,或者沒有一絲的了解是不會有效果的。所以教師的評語要注意簡潔性、可行性、期待性。我打算從教師的作業、試卷、作文上如何進行有效評論進行談論[1]。
一、語文課堂評語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評價意識
一些教師對學生在學習上的表現和取得的成果幾乎沒有反應,在學生出現錯誤時,不進行糾正,而在學生表現優秀時,也沒有表揚。如果教師不能根據學生的表現做出合適的評價,學生就無法對自己做出正確的評價,無法糾正缺點、發揚優勢。
2.評價語言單一形式化
部分教師盲目地追求完成課堂教學的任務和目標,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不能保證評語具有針對性。僅僅使用“很好”等比較空泛的評語在對學生進行評價,并沒有對學生的特殊性做到兼顧,這樣的評語無法顯示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不能很好地發揮評語對學生的情感上的引導作用[2]。
3.評價語言缺乏親和力
根據心理學中教師評語對學生的作用進行分析可以得知,教師評語給學生的主要作用是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真誠。特別是在課堂上,教師的評語要具有親和力,讓學生在學習上更有積極性。
二、教師評語在不同環境中的運用
1.作業評語的有效運用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語文作業多數是對課文的抄寫,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想讓學生能夠練習好寫字,到了中高年級以后,課文抄寫主要是提高對字詞書寫的準確性,所以教師的評語應該針對學生的書寫進行。學生的字之所以有各種字形,書寫水平不一,其實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低年級的時候教師沒有注意對學生的書寫進行評論引導,如果在小學低年級開始就抓好學生的書寫,讓家長重視起來,想必到了中高年級之后,書寫優秀的同學會變得更加優秀,書寫水平靠后的學生也會有所好轉,一旦形成不良的書寫習慣,學生要改正就會變得很難[3]。
作為語文老師,從低年級就要開始抓學生的書寫,對于學生書寫的要求也要從作業的批改中體現出來,雖然低年級學生有時候可能不懂老師寫的意思,但是因為低年級學生在家里做作業的時候會有家長的陪同,這時候老師寫的評語就可以幫助家長指導學生的學習,讓家長知道該從什么地方來糾正學生的書寫,一旦老師進行了評價,家長也就會開始重視學生的書寫了。
低年級學生的評語可以從學生的書寫格式、書寫形態,以及書寫是否端正三個方面進行要求,比如書寫拼音的作業,教師可以寫這類評語:“你的拼音書寫需要更加飽滿一些;你的拼音書寫很美觀端正;你的拼音書寫要找到對應的位置”等,中年級以后的書寫可以更詳細一些,針對那些書寫比較不工整的同學,可以適當的激勵一下:“字如其人,心態平和端正,字也是端正美觀的;注意書寫的深淺和大小”等。當然,教師評語可以是豐富多彩的,這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想象力,針對性的進行評論,那樣就會有更好的教學效果了。
2.試卷評語的有效運用
語文課本每個單元都有檢測卷,語文的檢測很重要,不僅可以了解學生對學習掌握的情況,也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沒有掌握好的地方是哪些,及時地進行查漏補缺,有些學生的單元檢測成績不穩定,教師可以適當地用一些評語來提醒學生,比如“再接再厲”;如果是一些學生進步了,就可以進行表揚:“進步了,很棒;進步很大,說明你很努力”等;如果是一些學生書寫特別認真,就可以評論一下書寫:“書寫工整,你是一個認真學習的孩子”;如果是書寫不過關的,可以提醒:“你的字可以寫得更好”等等[4]。
總之語文試卷上的評語是可以靈活多變的,比如給90分以上的學生一個“非常棒!”的評語,學生也會有所鼓勵;給80分以上的學生一個“很棒!”,學生也會感受到老師的肯定;給不及格或者靠后的學生一句“加油”的鼓勵,學生應該知道自己需要再努力一些。
試卷上的評語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試卷還需要家長簽名的時候,家長看到學生的評語也會給孩子一些評價和鼓勵,學生的自豪感和積極性也會有所提高。作為小學生,是非常看重老師和家長的評價的,老師的肯定或者適當的批語,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方向的指導,也是老師和學生之間可以通過書面溝通有效提升學習水平的方式[5]。
試卷評語的有效運用,在于老師的持之以恒,每個單元雖然要批改的試卷已經很多,但是對付出努力的學生作一些簡潔的表揚,也是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的。學生一定會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學習上期待,這樣就會在后面的學習中更加的努力。
3.作文評語的有效運用
對于語文老師來說,學生的作文是評論得最多的一項,作文評語如何做到有效,需要老師下苦功去思考。進行針對性、可操作性以及實用性的評價都是要思考的方向。可以針對不同的寫作文體進行評價,不要千篇一律,如果大家都評論“寫得好;有待進步;繼續努力”等等籠統的評語,或者每次評論都沒有多大的變化,那下一個單元發下來的作文本,學生就不會認真去看和思考了。
教師要給學生一些操作性強的評語,也就是具體告訴學生要怎么做,為什么這樣做。而對于中年級如果是一寫篇自我介紹的文章時,老師可以借這個機會對學生進行評價,讓學生知道自己在老師心目中是什么樣的,對學生的一些操行也可以提出一些建議性可行性的評價,如果老師是用心去觀察,認真去提出建議的,學生一定會感受得到,另外這個作業是周期性的,老師也可以有規律性地給學生提出建議,進行評價。
如果是一些不同文體的作文,老師要針對文體的寫作進行評價學生看到評價的內容之后就知道自己要怎么做,那么這個評語就是成功的、有效的,當然有些是要經過時間的考驗的,這需要堅定的信念。
三、提高小學語文課堂評語的有效性策略
1.提高教師的語言素養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其對學生的評價語言是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動力,不僅影響到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而且會對學生的學習效率產生作用。因此語文教師需要提高自己的語言修養,可以通過看一些語言類的書籍,提升知識的儲備。還要對課堂語言藝術進行研究,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提高課堂教學質量[6]。
2.做好評價語言的預設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增加師生在課堂上的互動。因為教學有著明確地教學目標,所以教師要針對教學目標做好備課,對于學生的評語也要做好預設,不能再需要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草草地做出評語。
3.善于傾聽學生的發言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傾聽,通過傾聽,了解學生的想法,根據學生的特點合適的調整教學方案,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能協調學生與老師的關系,提高學習效率,保證教學計劃的正常進行。
學生評價是教師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學業成績、身心素質以及情感態度等的發展過程和狀況進行價值判斷的活動。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是一門大的學問,總而言之,老師要有耐心和細心,給學生一些可操作性強、有針對性的評價,而不是一些籠統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水平都有所不同,老師的評價因此也要有針對性,所以需要老師去觀察學生,需要老師堅持下去,和學生一起努力,改正不良的學習習慣,作為老師,其實只要看到學生的一點點進步,也會是開心的,但學生的進步,前提是老師的發現、關注和提醒,所以老師也要持之以恒,堅持就是勝利。
參考文獻:
[1]姜文厚.提高小學語文教師評價語言的有效性初探[J].基礎教育研究,2014(9):26-27.
[2]沙水花.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評價語言的有效性探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3.
[3]高超.試論教師運用課堂評價語言的問題及其影響:以小學語文為例[J].當代教育科學,2014(2):58-61.
[4]楊金.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能力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西部素質教育,2015(9):105-106.
[5]翟艷偉.口頭激勵性評價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6):194-195.
[6]楊計運.提升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化評價水平策略探討[J].山西青年,2013(8):24.
作者簡介:邱燕紅,女,漢族,廣東省惠州市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