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娟
摘 要:轉化思想是常用的數學思想之一,是數學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的基本思想,是數學解題的一種重要的思維方法,不少數學思想都是轉化思想的體現。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用轉化思想來指導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平面圖形;轉化思想
一、小學“平面圖形”教學中轉化思想的運用意義
在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老師可以使用轉換思想來幫助教學和學生對于新知識點的理解。對轉換的運用的意義進行總結,可以分為以下幾點:第一,教師在教學中適當地使用轉化思想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點有一個很好的掌握。在小學這個階段,學生的數學學習才剛剛開始,正是一個“打地基”的時期,在這個時候,學生如果對轉化思想有一個很好的認識和把握,這對于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是非常重要的。轉化思想可以幫助學生對數學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掌握和理解。第二,教師使用轉化思想對知識進行講解,學生可以對知識有一個根本的認識,發現知識之間的聯系。在數學諸多的思想中,轉化思想是他們的領頭羊。比如:數形結合就標明了數學和形狀的互相轉化,函數的思想表現和方程和不等式以及函數之間的轉化。在小學數學中,學習平面圖形這一塊,教師使用轉化思想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對平面圖形這塊有很好的掌握,讓學生對于平面圖形的學習有一個很好的基礎。最后,轉化思想可以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遷移的能力。一般學生對知識的了解都存在于非常淺的層次,只有學生掌握了這種思想,學生對于數學問題的處理才能夠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轉化思想可以可以對學生的思維進行訓練,讓學生對知識可以靈活地掌握。
二、小學“平面圖形”教學中轉化思想的運用策略
(一)利用素材挖掘轉化思想,制定教學方法
在教師進行教學前應該對課本上的知識進行深挖。因為課本在平面圖形這方面的轉化思想沒有明確指出,所以教師應該對課本上的知識有一個很好地把握,形成一個完善的知識體系,然后再根據這些知識搜尋數學方法,發現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系。老師再對知識的聯系和轉化關系進行分析和總結,然后對講課的順序進行精心設計,從而提升教育的質量和效果。不僅如此,老師還應該在生活中進行素材的搜集,讓搜集的素材為我們要講解的轉化的思想提供依據,這不僅可以讓學生對于知識和轉化的思想有一個很好的理解,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在小學時期,學生的思維特點是由具體到抽象,我們使用一些具體的圖形來幫助教學是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的,這不會阻礙到學生的學習。比如,在講解平行四邊形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用紙做兩個邊長相等的等邊三角形,讓學生將這兩個三角形拼在一起,就形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然后根據這個就可以來說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這不但提升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讓學生更快地接受新知識。再比如在進行圓的面積的教學,通過此內容的學習讓學生對圓的面積和周長公式進行掌握。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適當創設羊吃草的情景,并向學生提問拴在木樁上的羊的活動范圍是多少,由此導入新內容。然后組織學生復習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復習將平行四邊形面積轉化成長方形面積來計算時轉化思想的運用,從而引導學生回憶已有學習經驗并進行練習拓展,化曲為直,教會學生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并在課堂總結中再次點明轉化思想的運用,向學生揭示轉化思想的作用和實質,有利于在之后的練習中的運用。
(二)在教學中充分運用轉化思想,更多的練習
在進行平面圖形的教學中,要不斷使用轉化思想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比如:在不規則的圖形的面積的教學的時候,學生使用數方格的方法受到阻礙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對不規則的圖形的面積轉化為已知圖形的面積來計算。教師在這個時候及時地讓學生對轉化思想進行運用,可以幫助學生對轉化思想有一個根本的認識。從而促進學生對于轉化思想的運用。在進行轉化思想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保持足夠的耐心,因為學生接受并且熟練掌握轉化思想需要一定的實踐,他們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對轉化思想有一個熟練的掌握。當然,轉化思想的掌握也是在有一定的知識結構的基礎上才能夠完成的。所以,老師需要對學生們的知識技能進行不斷地訓練考核提升。
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中轉化思想的運用和體現比比皆是,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適當地引導學生掌握和領悟這種數學思想方法的精髓,從而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結構和體系有透徹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索明祥.小學數學教學中轉化思想滲透四法[J].教育革新,2016(8).
[2]陳春香.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轉化思想的滲透與運用對策[J].新課程(綜合版),2018(7).
[3]廖秀芳.教有所思 學有所想:轉化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6).
注:課題項目: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小學數學平面圖形教學中轉化思想的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8]GHB2689)階段性成果。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