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楓
摘 要:國家加快素質教育進程,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學校要應國家要求加強學生素質教育。小學階段是關鍵時期,小學教師要注意教學手法,制定有效措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這對學生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觀察法是現(xiàn)今語文教學中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有效減輕教師壓力,提高學校課堂效果。對現(xiàn)今小學語文學生習作現(xiàn)狀進行分析,具體闡述了觀察法的運用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觀察法
小學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的基礎,關乎語文教學系統(tǒng)的質量。學生的習作能力和教師整體素養(yǎng)息息相關。現(xiàn)今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教師因此要調整工作,改變原有教學方法,突破原有格局。教師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觀察法理念,確定合理的觀察教學模式,保證其科學性、合理性。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養(yǎng)成較好的語文習作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習作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在語文習作中缺乏主動意識
學生在小學語文習作學習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學生不知道從何下手,難以找到習作學習的捷徑。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無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教師難以充分把握教學主題,難以深入了解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語文習作教學工作難以順利開展。學生在語文習作中缺乏主動意識,依靠教師的生拉硬拽不利于學生習作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無法把握正確的教學方式,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習作內容缺乏新意,過于空洞
學生在平時沒有制定習作目標,在現(xiàn)實生活中缺少觀察。學生的習作內容缺乏新意,過于空洞。這是當今學生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學生的素材過于老舊,在日常習作過程中應付教師指派的工作任務,習作內容固定化。另外學生在日常教學中參考同樣的優(yōu)秀例文,習作內容嚴重失真,大部分學生的習作內容相似,沒有閱讀價值。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沒有表露真實感情。在寫作過程中與生活嚴重脫節(jié)。學生用詞華麗,卻缺少真實情感,不利于做好基礎教育工作,難以符合國家素質教育。
二、具體闡述習作觀察法
教師要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深入學生實際,制定合理、科學的教學模式。將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作為工作中心,圍繞這一中心開展各項工作。應用習作觀察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學生習作質量。
1.比較觀察法
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比較觀察法向學生展示各種不同的信息與生活現(xiàn)象。學生通過細致觀察,從而活躍自身思維,提高自身的思維拓展能力。例如,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選取形狀、大小、內容一致,細節(jié)方面存在些許差異的畫作,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觀察思考。學生利用教師留下來的時間不斷找茬,通過獨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的方式找尋畫作中的不同。比較觀察法具有顯著效果,學生在比較觀察的過程中大腦處于興奮狀態(tài),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觀察興趣,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學生通過觀察,其觀察能力與記憶能力能得到有效提高。
2.順序觀察法
順序觀察法講究步驟性和規(guī)范性。教師為學生指派順序任務,學生通過特定的順序有條不紊地開展觀察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整體認知能力有所提高,學生通過細致觀察加深了對事物的理解。教師要保證順序觀察法的合理性,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順序觀察步驟,充分發(fā)揮順序觀察法的最大價值。例如,教師為學生分發(fā)卡片。讓學生按照要求進行觀察。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要嚴格按照卡片順序進行觀察,最終理清自身思路進行思考。
3.連續(xù)觀察法
教師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寫作素材。學生對素材進行多次反復觀察。學生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觀察不斷加深自身理解,完善對素材的整體印象。學生長期觀察特定事物,理解能力和觀察能力能得到有效提高。
例如,教師可以和校方進行交談,在班級或者學校內部設置觀察角,定期組織學生開展觀察活動。學生親生參與,感受不同季節(jié)的植物變化,不間斷地進行數(shù)據記錄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深入生活實際,促進現(xiàn)實與寫作的協(xié)調統(tǒng)一,從而保證語文習作內容的真實性。
三、語文教學中習作觀察法的具體應用
培養(yǎng)學生寫作意識,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學生的觀察習慣一旦養(yǎng)成,在日后習作過程中會事半功倍。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意識,通過有效手段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學生通過對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進行細致觀察,從而突破自身格局。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觀察能力,學生獨立思考從而提升習作能力。教師要根據學生現(xiàn)有寫作狀況為學生制定寫作要求。另外,教師要發(fā)揮引導作用,在適當時機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
教師自行設定習作主題,保證題材的多樣性。讓學生通過口頭表述的方式對自身觀察現(xiàn)象進行具體闡述。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身看法,促進書面和語言兩種方式的協(xié)調統(tǒng)一。
語文學科的作用顯著。教師要注重教學手法,制定合理內容,充分活躍學生思維。觀察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師要通過比較觀察法、順序觀察法和連續(xù)觀察法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能力。通過觀察法語文課堂教學質量顯著提升。教師將時間交給學生,從而保證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整體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常珍.小學中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策略研究[D].渤海大學,2014:23-26.
[2]陸鳳仙.觀察法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J].課外語文,2016(9):45-49.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