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杰
摘 要:民間美術作為老百姓智慧與藝術的結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但隨著社會的現代化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也在悄然地發生著變化,民間美術藝術的失傳使得民間美術面臨著尷尬的局面。將民間美術融入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不僅能夠促進小學生審美素養的養成,還能起到傳承與發展民間美術的作用。就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展開論述,旨在豐富美術教學內容,傳承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審美趣味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民間美術;小學美術;課堂教學
民間美術中包含很多優秀的作品、精湛的工藝和質樸的匠人精神。將民間美術有效地運用于小學美術教學中,可以促使學生感受古老中國的魅力,可以引發學生對祖國、家鄉的熱愛之情,進而在培養學生民族文化認同感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
一、運用民間美術使美術教學更加多元化
民間美術內容豐富、直觀、易懂,是樸素現實的美術教材。因此將民間美術有效地運用于美術教學中可以使美術教學更加多元化。
首先,民間美術可以豐富美術學習內容。小學美術教材中呈現出的美術內容基本上都是以兒童畫為主,也會涉及一些欣賞類的美術和動手實踐性質的美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幾乎不會涉及到傳統民間美術。因此,民間美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豐富美術學習內容。如剪紙,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剪紙就是用剪刀將紙(一般為紅色)剪成各種各樣的圖案,有窗花、燈花,剪出的圖案形狀各異,生動傳神。還有泥塑,泥塑同樣是我國傳統的一種民間藝術。它以特定的泥土為原料,用手捏制成各種各樣的人物或動物,可以是泥土的裸色,也可以被涂上各種各樣的顏色,捏制成型的泥塑非常傳神,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民間美術還有皮影、戲曲臉譜等,這些都極大地豐富了美術教學內容。
其次,民間美術可以豐富美術教學形式。傳統的美術課堂就是讓學生畫簡筆畫,以至于學生誤以為美術課就是繪畫課。而將民間美術引入小學美術課堂后,學生可以欣賞、可以動手創作、可以繪畫,還可以編故事(皮影故事)等,學生會深刻地感受到美術學習的多元化。
二、運用民間美術來拓展學生的美術學習渠道
傳統的美術教學就是專業的美術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展開美術教學活動。而民間美術是老百姓的美術,所以在將民間美術運用于小學美術課堂時,教師要加強對社會資源的利用,通過課外美術興趣小組拓展學生的美術學習渠道。
由于民間美術是老百姓的美術,很多年長的普通民眾就是民間藝術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挖掘身邊的民間藝術家,讓學生在課下自發地結合成美術興趣小組,展開對民間美術的深入學習。教師還要給學生創設展示自我的舞臺,即,每月抽出固定的時間,讓學生將自己在課下學習到的民間美術展示出來。如學生在課下學會了幾種圖形的剪紙,那么他可以在課前準備好紅紙和剪刀,然后課堂上直觀地將剪紙呈現在班級學生面前,讓班級中的其他學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如學生在課下學會了泥塑,那么他可以在課前準備好相應的泥土,親自將成型泥塑的創作過程展示在班級學生面前,同樣也可以讓班級中的其他學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教師作為學習者和參與者,深入到學生的課外興趣小組中,實時地了解學生的動態和活動。如學生找到了一位身懷絕技的民間藝術家,那么教師可以跟學生一起,向民間藝術家學習,將民間藝術發揚和傳承下去。
三、運用民間美術提升學生發現美和創作美的能力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民間美術的選擇是非常貼近地域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的,學生對民間藝術有著強烈的親近感和熟悉感,他們會發現,原來這些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剪紙、皮影、泥塑都是美術,原來美術和生活的聯系是如此緊密。因此,民間美術可以提高學生發現美、創作美的能力。
如泥塑,就是運用我們身邊的帶些黏性又細膩的土,經過一定的工序成型的。學生會發現,原來這些生活中臟臟的泥土,可以捏制成如此生動逼真的泥像。如剪紙,剪紙的原料就是若干張普通的紅紙,經過剪刀的剪切,像變魔術一樣,就可以變成如此豐富的圖案。學生可以自創剪紙圖案,可以自主設計泥塑的圖案。學生還會大膽想象,生活中的其他物品是不是經過加工,也可以成為點綴生活的美術作品呢?學生會受到民間藝術的熏陶和感染,也會試著將家中的廢舊物品進行循環再利用,會試著將一次性紙杯制作成小青蛙、小蝴蝶等卡通動物形象,會將廢舊撲克牌制作成收納箱,會用這些廢舊物品將生活環境點綴得更加繽紛多姿。
總而言之,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地引入民間美術資源,豐富美術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美術學習渠道,提升學生發現美和創作美的能力。相信在教師和學生的努力下,將會有更多的民間美術出現在美術課堂上,學生的美術素養和審美情趣會得到實質性提升。
參考文獻:
[1]黨媛.探析小學美術教育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好家長,2018(65).
[2]張青.小學美術課堂中民間剪紙藝術的研究[J].考試周刊 2018(82).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