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寶鋒
摘 要:初中是對學生進行思維引導啟發的重要階段。尤其是對地理教學來說,不僅要注重讓學生了解掌握相關的課本教學知識,同時要讓學生學會將這些知識進行靈活運用。而有效進行圖文展示教學對于初中地理學習水平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作用。所以在當前的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如何促進圖文結合教學手段的進步是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進行思考和改進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圖文展示;初中地理;應用研究
在新課程改革助力推動下,圖文展示有諸多明顯的優勢所在,因此在當前的初中地理教學活動過程中其被越加廣泛地進行使用。
一、圖文展示在初中地理教學活動中的優勢所在
1.圖文并茂,提高學生理解力
地理知識雖然在實際生活中有著較強的實用性,但僅僅通過枯燥干巴的課本教材進行教學教育,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往往會受到很大的阻礙與限制。比如說,在學習七年級地理教材第三章“世界的陸地與海洋”時,學生對于七大洲、四大洋可能都有所耳聞,并且能夠準確說出名稱,但是具體位置在哪兒并不是很明了,這就需要進行圖文展示,對于各個洲的位置、各洲的分界線、地形分布特點等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與認知,同時這也為他們在接下來的地理學習過程中奠立良好的學習思維基礎。
2.調動課堂氣氛,集中學生課堂學習注意力
學生從小學到初中階段仍保持著對于新奇事物的好奇感,所以單調的課本教材知識往往讓他們感到有些厭倦,提不起學習的興致,這也是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一直不高的主要原因所在。在教學時利用圖文展示這一方法,讓學生進行自我探究和摸索,一方面能夠提高他們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能夠培養他們的自主理解能力。比如說,在學習“世界的區域”這一章內容的時候,對于這一章節的內容,老師可以給學生一些有關這些地理區域環境、人文以及相關的地理位置的圖片,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研究的方式對這些地區的特點進行分析,接著進行小組探究結果的展示。以這樣小組競爭的方式有效提高課堂效率以及積極性。
二、提高初中地理教學圖文展示運用的措施
1.媒體展示,多角度、多方面進行詳細講解
在新課程改革教育助力下,電子媒體教學已經是課堂教學普遍使用的教學方法,地理教學也不例外。通過多媒體進行圖片展示,或者進行動圖變化演示將會更直觀地展現課本教材內容,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在學習“地球與地球儀”時所接觸到的地球公轉與自轉問題,在對這一內容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對有關太陽直射點的變化以及四季交替過程產生諸多不解和疑問,老師僅僅通過口頭簡述只會讓學生覺得更加抽象和迷茫。通過多媒體進行動態演示,讓學生直觀地感受相關的變化移動過程,不僅對于知識內容能夠讓學生有很深的印象體會,同時也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在進行解題時將問題想象成圖,有效提高答題思維與能力。同樣繪制等深線、等高線時,其方向等變動過程都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實例演示。
2.學會充分把握課堂教學,將圖、文有效結合,提高教學效率
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需要進行圖文結合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水平,但這并不意味著每一個知識點、每一章教學內容都需要進行圖文展示,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有明確的側重點。比如說,在學習“中國的疆域和人口”時,對于中國的疆域領土和各個省市的分布范圍,老師可以利用地圖進行教育教學,讓學生對此有所印象,而對于人口分布特點就不需要進行圖片展示了,只需要對此做簡單介紹,讓學生有所了解就行。同樣的,在學習接下來的“中國的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時,老師需要學生通過參照地圖對于中國的整體地勢特點加以分析,并且了解我國東西走向、南北走向的山脈以及其位置等。而對于我國所產出的自然資源則可以略用圖片進行分析其產出原因,也可用口頭進行講述,讓學生有所印象就行。所以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老師必須積極備課,對于課堂教學內容有明確的規劃,以期準備好相關的教學用具,針對課堂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地理學習的進步。
總之,初中是學生學習奠基的重要階段,老師必須致力于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有效改進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引導學生不斷提高學意識,促進更多的優秀人才成長。
參考文獻:
[1]劉毅.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探究[J].科普童話,2017(1).
[2]劉亨惠.在初中地理教學中以圖導學教學模式應用研究 [J].名師在線,2016(9).
[3]黃志湘.地理圖片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文理導航(上旬),2016(7).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