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亮
摘 要:數學是初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邏輯思維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但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由于學生的先天因素、認知因素和環境因素等影響,導致學困生的產生。教師應該改進教學策略,從學生的數學學習實際情況出發,完善數學教學模式,創建能夠滿足學生數學能力發展需求的數學課堂,使得學生建立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完成學困生的轉化。結合初中數學教學現狀,系統分析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對策。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困生;轉化對策
在當下初中數學教學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基礎相對比較薄弱、數學素養較差的學生。在他們的刻板印象中,數學知識點過于抽象,相對其他學科而言難度較大,并且學習過程枯燥,很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中要重視學困生的轉化,幫助學生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從而使學生愿意主動地去探究知識點,為學生掃清數學道路上的障礙,進而達到培養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教學目標。
一、數學學困生產生的原因
學困生的智力正常,但由于長時間保持錯誤的學習模式或學習態度,導致出現學習困難,他們普遍存在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師要重視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幫助學生及時做出調整。
(一)心態問題
心態問題是造成學困生的最主要因素。學生在數學課堂中認為學習數學對自身能力提升的效果微乎其微,沒有將注意力放在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和探究上,使得他們落后于整個教學進度。在考試成績不理想之后會遭到教師和家長的指責,很難聽到鼓勵的話,導致他們產生自卑心理,讓他們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懷疑,一步步落入學困生的行列。
(二)環境問題
在傳統初中數學課堂中,部分教師對學困生采取一種放之任之的態度,不會針對他們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策略,進行針對性教學,也不會拉近和他們的距離去了解他們的學習困難,使得學生在快節奏的課堂環境下最終成為學困生。同時由于有些家庭因為文化氛圍較差,不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讓學生認為數學學習無足輕重,因此逐漸喪失了學習的動力。
二、轉化策略
(一)調整教學觀念
學生會因為喜歡某一門課的老師而投入更多的精力在這門課的學習上,教師要抓住學生這個特點,調整教學觀念,用熱情的態度去了解學困生學習中的困難,讓他們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懷,也要時刻保持耐心,花更多的時間引導學生。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初中數學高效教學的基礎,能幫助教師營造自由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得學生把數學學習當作一種“享受”,進而在課堂上會更加用心地聽老師的講解,同時因為注意力集中,記憶和理解效果也會提升。
例如,在進行“一元一次方程”相應知識點的教學時,我會重視對學困生的引導。這部分內容對小學數學基礎好的學生而言比較簡單,在基本知識點講完之后我先在黑板上寫下一道頗有難度的題目讓學生解決,接著我會走下講臺走向那些學困生,詢問他們在理解基礎知識時的問題,并且一一指導,幫助他們解決。在課堂的最后我會展示這些學困生解題的成果,表揚他們在數學課堂中的積極性,拉近和他們的距離,為之后的數學教學做好準備。教師在學困生的轉化過程中要重視教學觀念的轉變,幫助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二)激發數學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原動力,教師在進行學困生的轉化時要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讓學生發現數學魅力,進而幫助學困生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學困生數學興趣的激發要從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出發,通過添加數學小游戲等方式將抽象的數學知識點形象具體化,降低理解難度。同時教師也可以在教學中融入生活實際,使得學困生發現數學學習對自己生活實際的重要作用,進而達到激發數學興趣的教學目的,提高學習自覺性。
例如,在進行“統計與概率”這個章節的教學時,為了激發學困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我會融入生活素材為他們創建生活化的數學情境。我為學生介紹了彩票站雙色球中獎、銷售信息,讓學生計算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的概率分別為多少,通過這個生活化問題讓學困生深入探究概率知識點。學困生在貼近自己生活實際的課堂環境中會變得更加主動,積極配合我的教學,并且在我的引導下慢慢地感受到了數學的樂趣,在潛移默化中激發了數學學習興趣。
(三)加強和家長的聯系
課堂環境固然重要,但對學生而言影響最大的是家庭環境,小部分家長在見到較差的考試成績時,會對學生進行嚴厲批評甚至又打又罵,使得學生進一步對數學產生厭惡心理。因此,教師要適當地加強和家長之間的聯系,了解學生近階段心理上的變化,并且讓家長多鼓勵學生,使用合理的辦法幫助學生建立數學學習自信心,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為學生構建家庭和學校之間的橋梁。
在當下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困生的成因,調整教學策略,高效地完成轉化,讓這部分學生改變對數學的刻板觀念,在循序漸進中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養成自主探究的習慣,從根本上改變學困生的數學學習現狀。
參考文獻:
[1]王麗娜.解析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與轉化對策[J].讀寫算(教研版),2013.
[2]吳茂國.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對策[J].讀與寫(上,下旬),2016.
[3]康敬.淺談如何改變初中數學后進生[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19).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