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芳
摘 要:閱讀作為語文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幫助學生提高讀寫水平、提高文學素養的功能?;诖耍饕槍πW生特征及學習現狀,提出有效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方法,以期為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工作提供良好的理論參照,豐富小學語文教學方面研究,促進小學語文教學作用的發揮,為學生的良性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語句訓練
一、激發閱讀興趣
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能夠在極大程度上幫助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習慣。從學生的小學語文學習狀況來看,大部分小學生目前還無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想要保證他們能夠長時間參與閱讀訓練,必須先激發他們對閱讀學習的興趣。一旦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得到激發,那么學生就會逐漸擁有自主閱讀意識,進一步對閱讀產生樂趣,能夠自主進行閱讀,并積極閱讀。
為實現上述目的,可采用如下手段對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激發。一是講故事。小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比較少,并沒有形成完整的價值體系,好奇心較重。教師在進行授課中,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進行引導,誘發其好奇心,從而激發其閱讀興趣。二是開展課外活動。教師通過對授課內容的延伸,開展與其相關的課外討論,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知。以《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后開展以紅軍為主題的討論活動,讓學生感受紅軍意志,學習紅軍精神,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并以此為基礎進行評比活動,對優秀學生進行獎勵等,有效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營造良好閱讀環境
良好的閱讀氛圍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對此,教師可以結合語文教材,開設某一主題的閱讀會,并使用道具裝點教室,促進學生對主題閱讀會的融入,引發學生對內容的感悟,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和認識,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其仿佛身臨其境。比如在講解《白雪公主》這篇童話故事的時候,教師帶領學生展開話劇表演,讓學生扮演其中的白雪公主、小矮人等角色。通過互動的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表演中感受到文學的魅力,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拓展,引導學生閱讀更多內容。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話劇表演等,通過形式去激發學生的興趣,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能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為其未來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三、加強詞句訓練
字、詞是構成語文的兩大要素,也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基礎。在閱讀一篇文章的過程中,想要完美地接收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圖,就必須理解文章中的每個字。換言之,閱讀一篇文章,只要充分理解其中的字詞句,就能把握住文章的大體方向。因此,可以將熟練掌握字詞看成是打開閱讀大門的一把鑰匙。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關鍵在于如何使學生理解詞語的含義,并能夠準確運用詞語,將其組成完整的句子。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準確借助詞句來表達自己心中所想,進而推己及人,更進一步領會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正意圖。對于一篇文章的閱讀,教師不能只讓學生閱讀一遍就結束,而應在閱讀之前給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一邊思考一邊閱讀,從文章中找出相關的詞句,以此來幫助學生感受文章的主題內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悟,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傳授閱讀方法
古語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畢竟無法始終監管學生的閱讀。因此,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教育更加有助于學生實現自主閱讀,進一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正所謂“多讀書,讀好書”。不能夠一味地只追求閱讀數量而放棄閱讀的質量,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多讀一些有用的書,比如國內外經典名著等。另外,教師還需要教給學生有效的閱讀方法,只有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才會發生質的改變。閱讀方法的傳授可以通過教給學生預習方法的方式來完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能夠有效地提升語文教學質量,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自主閱讀學習能力的途徑。那么應該如何指導學生完成預習工作呢?第一,指導學生進行速讀。通過速讀標記出文章的閱讀障礙。預習中第一步就是速讀全文,發現文章中的閱讀障礙并加以解決,保證對整篇文章閱讀的流暢性。第二,通過細讀找出問題。在對文章大局有個整體把握下通過逐字逐句閱讀來找出自己在文章中不理解的部分進行標注。在閱讀過程中,要以一篇帶動多篇,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同時擴充自身的知識面。
經上述分析可知,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采用適宜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通過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在熱愛閱讀的基礎上進行有效閱讀,感受語文的魅力。結合營造良好教學氛圍、加強詞句訓練、講解閱讀方法等教學策略,讓學生在日積月累中不斷開闊自己的視野。
參考文獻:
[1]蔡文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6(15):283-284.
[2]陳明貴.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7):39-40.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