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平
摘 要:農村地區小學體育教育發展相對滯后,與城市體育教育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廣大農村地區的體育發展水平直接影響我國整體體育事業的健康有效發展,而廣大農村學生的體質和健康狀況直接影響到我國國民整體身體素質。大力發展農村小學體育教育,提高農村學生的身體素質,是現代化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而我國農村小學體育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存在體育意識較為薄弱、體育資源配置不合理、體育教師缺乏且文化素質偏低等問題,制約著農村小學體育教育健康發展。依據實際教學經驗,對于如何高效開展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做了深入的探討與分析,以期對農村小學體育教學有所作用。
關鍵詞: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現狀;對策
一、我國農村小學體育發展現狀
1.體育意識較為薄弱
隨著教學體制的不斷深化,社會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大,農村家長普遍認為“要想走出農村,就要考個好大學,要想考好大學,必須成績好”,因此,很多農村學校和家長只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并不關心他們的體育生活。農村學校及家長普遍認為:只有狠抓文化成績,在文化課上下功夫才能出成績,最后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學,實現走出農村改變命運。有的學校迫于教育機構的壓力,表面上說“我們要德智體全面發展”,但實際上說一套做一套,當上級領導來檢查時,就裝模作樣“認真”地給農村孩子上體育課;當上級領導檢查結束后,繼續猛抓文化,立馬冷落體育教學,體育教學可有可無,有的學校甚至都不開體育課。
2.體育資源配置不合理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明顯的城鄉差距,體育資源配置存在著明顯差異。依據教育部的政策規定,我國校園建設要求各類校園必須配備至少符合國家標準的操場和相應的體育器材。但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由于經濟落后、財政困難等問題,開展農村小學體育教育的經費嚴重不足。農村大部分地區缺乏標準的場地、器材,這種情況導致廣大農村小學體育教師開展體育教學存在“一把哨子兩個球”單一式的教學方式,不利于開展農村體育教學。
3.體育教師缺乏且文化素質偏低
體育教師是一種需要腦力與體力相結合的職業,農村小學體育教師作為基層工作者,長期在條件艱苦、環境較差的基層工作,為提高農村小學體育教育水平以及提高小學生身體素質付出了辛勤的勞動與汗水,但是,由于受到傳統理念的影響,學校、社會對于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視度不高,體育教師付出的勞動得不到相應的認可與肯定,對體育教師職稱評定、進修學習等不能與其他學科一視同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使得大部分農村地區體育教師缺乏且文化素質相對較低。
二、切實有效提高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的對策
1.家長必須改變陳舊的體育觀念,充分認識到體育生活對孩子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孩子學習成績的重要性。其次,農村學校要加強對體育教學的監管力度,建議把孩子的體育成績歸為孩子升學成績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要徹底改變“體育無用論”和“唯有文化成績好”的錯誤觀念,全面認識體育生活對孩子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對孩子文化成績的重要性。沒有身體何談成績,因此,要加強體育鍛煉,孩子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才能更好地學習。
2.合理配置農村體育資源。農村小學體育的健康發展,需要一定的體育經費和場地設施等作為物質保障。鄉政府應結合農村小學具體情況想方設法來拓寬農村體育教學經費來源,進而完善農村體育資源配置。國家財政撥款是農村體育建設經費的主要來源,同時要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的捐贈、資助等,用以彌補農村小學開展體育教育經費不足的現狀,更好促進農村小學體育教育的健康發展。農村小學校長應該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把抓好體育教學真正擺到具體工作日程統籌全局,合理配置相應場地、器械,協調好現有體育資源。
3.教育體制要不斷完善,把體育學習作為農村孩子成長的重要考核部分,這樣農村小學學校及家長才會重視孩子的體育生活,無形中也提高了農村體育教師的積極性。另外,農村小學的體育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比如,要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不斷地向更高層次的教學機構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要持有“公平”“公正”的教學原則,要一碗水端平,這樣孩子們才能信服于你,老師和孩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這樣才能讓孩子們對體育活動感興趣,從而積極地參加體育活動。此外,要適當地提高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待遇,生活有了保障才能夠安心地進行工作,才能讓農村體育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們的體育教學中去,才能夠更好地為農村孩子提供優質的體育教學。
參考文獻:
[1]張杰.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分析與建議[J].當代體育科技,2013(3).
[2]胡亞明.淺談農村學校體育發展的現狀及對策[J].運城學院學報,2004(2).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