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新俊
摘 要:隨著教育技術不斷發(fā)展,教育對初中政治教學提出新的要求,并且政治又是培養(yǎng)學生整體素質的重要課程,政治課程教學的效率與實踐操作非常重要,直接關系著整體教學的質量。但是從初中政治教學現狀來看,教學發(fā)展中存在許多限制性的問題,制約著政治課堂教育進一步發(fā)展。因此,探究初中政治教學的生活化具有重要價值。本文闡述了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探究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學模式。
關鍵詞:生活化思維視野;初中政治;教學模式
對于初中政治而言,教學過程中所用傳統(tǒng)方法將學生作為對象,作為接受知識的主體,而教師是橋梁,把所學政治思維傳輸給學生,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模式效果不佳,極難實現新課改的教學要求。但是采用生活化教學,教師成為一名指導者,在學生所具備的生活常識及經驗情況下,給學生指出一個宏觀的方向,這樣學生就能夠自主學習,研究政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因此,從生活化思維視野下探究初中政治教學具有現實意義。
一、初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
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學,進一步貫徹新課改提出的教育理念,是實現新課改教學要求的基本方法。總體而言,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貫徹新課改的理念
國家教育“九五”規(guī)劃中,明確推出生活、教育、生活是中學辦學模式。因此初中政治就必須要改變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通過教學生活化轉變教師的角色,關注學生生活、以學生為本,有效挖掘學生的潛能,推動學生全面自由的發(fā)展。
(二)增強教學課堂的時效性
初中政治教學生活化,能夠不斷發(fā)展課程教學的理論,豐富成果,完成政治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初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學中,依據初中學生的特征、生活經驗及認知水平,將理論觀點和生活相融合,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給學生提供各種生活素材,不但結合實際貼近生活,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實現政治教學的實效性。
(三)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傳統(tǒng)教學模式來看,課堂教學基本上都是教師說教,學生僅僅是機械記憶知識,所學知識根本不能夠觸動學生的內心深處,因此也就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教學生活化,注重學生對生活的體驗、理解及感悟,學生就更易學習、接受,改變學生的被動狀態(tài),從學會朝著會學轉變,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
二、生活化思維視野下的初中政治教學模式
從前面分析來看,初中政治教學中實現生活化思維是教育發(fā)展所需,更是實現新課改目標所需。事實上,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學模式應該從如下方面開展。
(一)教學目標生活化
因教學目標是整個教學活動中的指揮棒,更是課堂教學的出發(fā)與歸宿點,所以教學目標直接影響著教學實踐。要實現初中政治的教學生活化就必須要制定可行的教學目標。我認為要實現教學目標生活化,可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確保知識目標生活化;不但學生所學知識來源現實社會,而且教學目標也必須要為學生今后的生活服務,讓他們今后的生活更精彩,更幸福。比如以“肖像權”知識為目標;其次、確保能力目標生活化;不但要從現實生活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必須要以服務未來生活為導向,引導學生在今后生活中借助這些能力分析與解決各類實際問題,還能夠養(yǎng)成終生學習習慣。最后,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生活化;不但要實現社會生活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融合,還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態(tài)度、情感及價值觀,這些觀念同樣為今后的終身發(fā)展服務。
(二)教學內容生活化
實現教學目標生活化,還必須要確保教學內容生活化,即政治教學內容要將生活當成本源,以生活為本,只有這種內容才能夠幫助學生樹立生活信念。因此選擇內容時就要面向社會生活,關注學生的實際生活,選擇時應該把握三點:1.內容要具有時代感,保持鮮活性、先進性;教師要將社會中的新方法、新理論及新社會性問題融入到初中政治教學課堂中,特別是初中學生現實生活應該是政治教學的重要源泉。2.教學內容要貼近實際生活,才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所謂教學生活化,就是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實際生活,從生活瑣事中尋找教學的聯(lián)系點。3.問題設置要引導學生觀注社會“熱點”“焦點”;政治教師教學時要結合教材內容,從社會上選擇學生疑惑但又感興趣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及討論,時刻關注初中生喜歡的點,選擇貼近學生現實生活的熱點內容。
(三)教學過程生活化
教學過程生活化是教學生活化的核心。我以“消費者依法享受權利”為例,探究教學過程生活化。在教學時,我從學生較為熟悉的問題入手,創(chuàng)設出和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教學情境。課前將不同牌子的礦泉水放在講臺上,并且標上價格。選一些學生到講臺來選購,通過這種情境引出問題,導入新知識。教師:各位同學看到了,剛剛這幾位客戶各自挑選了自己喜歡的牌子,現實購買中是否有人強迫你一定要購買哪種牌子的礦泉水?學生齊聲回答:沒有。教師:由此可見消費者具有選擇物品的權利,這個權利就稱為選擇權(趁機引出新內容)。好,大家想一想,購買礦泉水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學生:價格、生產日期以及有效期等。教師:假如礦泉水上什么都沒標明,大家會購買嗎?學生:不會。教師:事實上,作為消費者,在購買時有權了解或者詢問商品的真實情況,那么消費者具有什么權利呢?學生思考后回答:知情權。針對這種教學過程,學生就能夠積極主動發(fā)表個人的看法與見解,通過這種教學生活化情景,不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為學習新內容打下了鋪墊作用。
初中政治學習源自于生活,因此政治思想體系應該從生活與實踐入手,要真正學好這門課程,不但要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將所學的政治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學會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采用生活化思維引導學生,能夠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