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琴+趙烈玉
摘 要:教學大綱指出:“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聽說讀寫的實踐,重視在實踐中學習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鼓勵他們采用適合自己的方法,主動地學習……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睘榱碎_發學生的智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其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我們必須在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學能力;學習興趣
一、激發學生自學的興趣是自學語文的前提
興趣是人樂于接觸、認識某事物,并力求參與相應活動的一種積極意識傾向。它能推動學生去尋求知識,開闊眼界,鼓勵學生用心去鉆研、學習,提高學習質量。對學習感興趣的學生,學習會更加主動、積極,產生愉快緊張的情緒和主動的意志狀態,從而提高自己學習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下列辦法來激發學生自學的興趣:
(一)以疑激趣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疑問時,教師因勢利導,激起他們自學的欲望和興趣,所以,在指導學生自學課文時,我強調學生要一邊讀一邊想,尤其對“想”字下功夫,學會設疑,釋疑。如教《飛奪瀘定橋》一文,我引導學生注意敵人說的“飛過來吧”的“飛”和題目中的“飛”有什么不同,使學生對兩個“飛”字的含義產生疑問,經過查字典,聯系具體的語言環境,反復閱讀課文、議論,終于弄明白兩個“飛”字的意思是截然不同的。但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自學、鉆研的興趣,使他們懂得在閱讀課文時,要善于捕捉突出中心的關鍵字眼,并反復推敲,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容。
(二)以境引境
教師帶領學生進入課文所講的境界中,引起他們自學的興趣。對《三亞落日》《煙臺的?!返任恼?,在教學時,充分利用掛圖,幻燈片,再現書中所寫的情境,播放課文錄音,視聽結合。讓學生從具體、鮮明的畫面和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中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高了。
(三)以讀生趣
讓學生反復朗讀課文,以讀激趣,使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去自學課文。如教《大江保衛戰》一文,我采用了“以讀激情,語音傳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學方法,并配合采用“導語撥動情思”“范讀誘發情思”“多讀激發情思”等方法,激發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和情感,使他們帶著最佳的自學心境,進行品詞品句,理解課文內容,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樹立自學的信心是自學語文的關鍵
要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想方設法讓學生擺脫“你講我聽”的思想束縛,在課堂上安排充足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小學生由于年齡特點,自主性不是很強,要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想方設法讓學生擺脫“你講我聽”的思想束縛,用信任去開啟學生的心靈。在課堂上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學。我嘗試運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讓他們自己去體會課文,感悟課文,提出問題,再從反復的讀書中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讓學生主動地、自覺地看書,積極動腦思考。在課堂上,對疑難問題,進行小組合作,充分討論交流,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均等的學習機會,人人動手、動口、動腦。要創造條件,讓不同程度學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對在學習上取得成功的學生,及時加以肯定、表揚,讓他們把成功的喜悅變成自學的動力,牢固地確立起自學的信心。
三、養成各種良好的自學方法是自學語文的核心
“不好的教師是傳授真理,好的教師教兒童發現真理”德國教育家第多斯惠的話對我啟發很大。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發展迅猛。課堂上教師傳授的知識是有限的。只有授予學生能接受的學習方法,通過訓練形成學習技能,才能使學生適應時代發展,終生受益。如果教師在要求學生自學時,不進行合理引導,而是放任自流,學生在課堂上就會如脫韁的野馬,既無法駕馭,又達不到目的。教師在教學時要在一定原則要求下,引導學生通過探究、合作、參與、創新等多種方式達到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目的。
(一)巧設疑問,讓學生做好讀書筆記
一些學生,教師讓他看書,他既不動筆,又不動腦,只是走馬觀花,書上和筆記本上空白一片,結果一無所獲。因此,教師必須先布置好學生自學的任務,一方面,教師要求學生在課本上用筆劃出生字詞并查字詞典,劃出關鍵句段并認真理解;另一方面,教師要對這篇課文作充分的研究,并通過幾個有概括性、誘導性的問題來指導學生自學,這樣,學生帶著問題去理解和分析文章,就會有的放矢,達到自學的目的。
(二)讓學生自講自練
教師適時點撥學生自學,并非是老師和其他學生完全分離的埋頭單干,其實質應是師生間的共同探討和創造。例如:我每次在學生自學完畢后,就要從好、中、差三個等級的學生中抽出學生代表,讓他們分別到講臺上來給其他學生和老師講解他們的答案、思路以及他們在思考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三)讓學生相互評價,取長補短
在檢驗學生自學結果和總結學生自學經驗時,教師的點撥固然重要,但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和交流也絕不可少,他們可以在相互評價的過程中做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真正通過對別人的評價和總結來不斷完善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例如:我在作文教學時,很少先去改學生的作文,而是要在學生互相評價和改正后再連同他們的評價一起點撥。其實,學生閱讀同學的文章會感到無比的親切,而且非常認真,這對他們的閱讀和寫作,尤其是自學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
綜上所述,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高低是判斷該生能否主動的、創造性地進行學習的重要標志。自學能力的培養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要全方位進行。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主”的原則,把學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