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海
摘 要:微課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和學習方式,以其富有感染力的音效、生動直觀的圖像、啟發性的視頻片段等特點脫穎而出,改變了過去教師單一的教學模式,利用微課輔助課堂教學,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內容、形式和情景,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創造意識,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率,已成為大勢所趨。
關鍵詞:微課教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興趣
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強調音樂實踐。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因此,所有的音樂教學領域都應重視學生的藝術實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將其作為學生走進音樂,是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通過音樂藝術實踐,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應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內容、形式和情景,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因此,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利用微課輔助課堂教學,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內容、形式和情景,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創造意識,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率,已成為大勢所趨。
一、微課的概念及特點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拔⒄n”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境”。因此,“微課”既有別于傳統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微課相對于其他的多媒體而言,教學時間較短,教學內容較少,資源容量較小,資源組成結構“情景化”。
二、微課在音樂歌唱教學中的運用
音樂課堂教學中歌唱教學問題一直是很受關注的領域,課中,教師一般會安排以學習一首歌曲為這堂課的主要任務,圍繞這一任務教師將組織展開一系列的導入、練聲甚至欣賞、演唱等活動,但是往往有時候學生的演唱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教師高音示范不到位,在遇到這些棘手問題時,及時運用微課中的歌唱教學來彌補了教學的缺陷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還可以豐富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在音樂歌唱教學中有著廣泛的運用前景。利用微課,也改變了以教師反復范唱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使學生迅速進入動態的教學環境,及時得到啟發,從而學得興趣盎然。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巧妙地化解了歌唱教學中的難點。
三、微課在節奏練習教學中的運用
借助微課,練習歌曲中的難點節奏。在音樂教學中,節奏是組成音樂的第一要素。他好像音樂的骨骼,沒有節奏,旋律就不存在了,節奏更是學好唱歌的重要前提。因此,節奏訓練比較枯燥,學生一般不感興趣。如果此時不注意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去聽、去練、效果肯定不佳。許多學生在歌曲學唱時節奏把握不準,需要單獨摘出其中節奏單獨練習,經過節奏練習大部分學生能夠掌握節奏,但是還有個別同學沒有唱準節奏,經常感覺費了很長時間效果還是不理想的狀態,這些難點節奏的教學,就可以運用微課,將歌曲中難點與微課相結合,利用微課中生動的音像、圖文顏色的變化,直觀真實地呈現于學生面前,既可以輕松地引導學生掌握難點節奏,又可以從中調動每一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演唱自信心,使他們在節奏練習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熏陶。
四、微課在課堂樂器演奏教學中的運用
利用微課,培養學生的演奏能力及興趣。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樂器演奏對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和創造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器樂教學階段對于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創造能力、和音樂表現能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皹菲鬟M課堂”這種新的課堂教學形式不僅是新課標的要求,更是素質教育的需要,是為學生美好人生打基礎而進行的大膽嘗試,樂器演奏的教學擴大了音樂的表現力,改變了音樂教學的面貌。樂器演奏的教學對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課堂樂器易于學習、易于演奏、便于集體教學。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最感苦惱的是教師示范很到位,由于班級學生多,看不清楚指法,手型,分個講解慢,到了學生演奏的時候就變成了對牛彈琴,而運用微課進行演奏教學則利用它的直觀性和真實感,很好地將學生的指法、手型與樂器結合到一起,彌補了學生的“演奏空白”,從而激發起學生內心的真實感受和演奏的欲望。這樣一來學生學習課堂樂器的積極性更加高漲了,課堂氣氛也更加活躍了。甚至老師還沒有教授的課程,他們已經能準確地演奏出來,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很了不起的進步。
總之,微課教學通過圖像、聲音、文字、光彩、顏色、視聽并舉,提供的現象直觀、清晰、生動,烘托由色彩、形象、聲音等混合構成的學習氛圍,使教學過程情境化、形象化、趣味化,從而使學生簡便、快捷地直觀現象,感到自然、真切,甚至可以身臨其境,誘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加大學生信息的接受量,有效促進學生在理解歌曲內容、豐富情感體驗、解決節奏疑難、培養音樂興趣、提高音樂審美能力、理解音樂歷史與相關文化知識、鑒賞能力等方面的迅速提高。